课 题:整理与复习 第 6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2.通过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知识的熟练程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3.感知周长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增长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教学
重难
点
1.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2.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
师:同学们,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四边形的知识呢?同学们先进行小组交流,将我们学过的有关四边形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整理。
课前安排学生自己整理,课堂上只进行展示。小组讨论交流,交流后请每个组派个代表进行展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二、巩固旧知
1.复习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是封闭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的特点。
联系:都有4条边,都有4个角。
区别: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
2.复习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他的周长。
(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变形。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解决问题。
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移动个别边,拼凑成完整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相同数量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
【设计意图】
通过对四边形知识的复习梳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或宽,求另一条边的长度,要利用多种途径理解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等于它的周长的一半。
三、课堂练习
1.填空。
(1)四边形的特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角。
(2)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 )。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相框,它的周长是( )。
(3)4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最短是( )分米。
2.判断。
(1)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2)长方形的周长=边长×4。( )
(3)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等于它的周长的一半。( )
(4)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 )
3.算一算下列每个图形的周长。
6厘米
4.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00米,宽比长短20米,小明沿着操场跑两圈,他跑了多少米?
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强调两圈就是两个周长,后独立解答。
(2)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4分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学生先独立解答,完成后进行讲评。
(3)为一个正方形花坛加围栏,花坛的边长是9米,则围栏的长度至少是多少?如果花坛的一面靠墙,那么花坛的围栏长度至少是多少米?
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交流中澄清模糊认识,理清思路。
(4)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10厘米,宽3厘米,如果按下图叠放,求该图形的周长。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问题入手求组合图形的周长,描出周长,再通过平移,转化成求正方形周长。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