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整理复习(二) 第 15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
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估算近似值,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3.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估算和笔算的一般方法。
2.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回顾笔算除法的注意事项。
(1)先比较被除数首位和除数,确定商的首位在哪一位;(2)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一,就对着这一位商0;(4)如果除到最后有余数,验算时不要忘了加上余数。
2.练习七的第2题。
先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着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
3.练习七的第3题。
先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强调要看清运算符号。
4.练习七的第4题。
(1)弄清题意,明白这是脱式计算题,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
(2)说一说,每道题中都有哪些运算符号,它们的运算顺序各是什么。
请学生说出每一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用横线画出第一步计算的部分。小结四则运算的几种不同情况。
(3)集体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4)订正时,请学生说出672÷(2×3)和(601-246)÷5的运算顺序。
(5)脱式计算如何检查?(做一步查一步)
二、思维训练
1.练习七的第5题。
(1)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尝试独立解答。
(3)集体汇报。
(4)设疑:解决 “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和杨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棍?”这两个问题时,你有什么发现?(都是要先求出卖出冰棍的总数:30×8=240根)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解题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练习七的第6题。
(1)读题,收集数学信息,弄清“够吃吗?”的含义。
(2)尝试独立解答。
(3)集体汇报。
方法一:1个月当成30天算,30×3=90,一个月只要90片,所以够吃一个月;
方法二:125÷3的商的首位是4,说明商比30大,所以够吃一个月。
3.练习七的第7题。
(1)尝试独立解答。
(2)集体汇报。
鼓励学生选择估算,发现针对这道题用估算解决更简便。
三、总结质疑
通过今天练习,你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