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穷 人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主要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而本文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实感的写作特色,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1.向学生介绍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情况。
2.指导学生从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多处省略号的作用。
4.课后小练笔:续写《穷人》。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汹、涌”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汹涌澎湃、熄灭”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揣摩、体会文中关于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学习作者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通过摘录,积累文中环境描写的优美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重点
默读课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写“汹、涌”等生字,能正确读写“汹涌澎湃、熄灭”等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
正确读写生字词。
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穷”)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穷人》,它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列夫·托尔斯泰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这位作家的资料)
3.师: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穷人》是他的又一篇经典力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词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课件出示生字词:汹涌澎湃、溅起、熄灭、掀起、困难、唉、湿淋淋、嘿、糟糕、嘛、皱眉、后脑勺。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理清文章脉络,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归纳。
(课文主要讲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事。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三、细读课文,品读体验
1.快速默读课文第1~11自然段,说说“穷人”指的是哪些人。(桑娜、渔夫一家,西蒙家。)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课件出示:
(1)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菜__________鱼。
(2)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垂下来。
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盖在他们身上,还用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
2.再读课文第9~11自然段。
(1)思考:文中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是什么?(忐忑不安)
(2)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桑娜的所想。
3.指导学生抓住“穷”这个字眼,勾画理解词句,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画出来并思考:
(1)桑娜为什么认为“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从第几自然段可以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第2自然段)
(2)穷苦的桑娜家是什么样的呢?从中你能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引读第1自然段)
(桑娜的家里是“温暖而舒适”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住处虽然简陋,但桑娜却把它收拾得干净利落。“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从中可见桑娜是个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
(3)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知道桑娜“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第3~8自然段)
课件出示:联系课文补充句子。
①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桑娜想:与其________,不如________。宁可________,也要________。
(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3~8自然段,谈谈自己眼中的桑娜形象。
四、总结回顾,留下悬念
师小结:桑娜没有和渔夫商量就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这无疑会给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增加负担。渔夫回来以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穷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穷 人
等待丈夫——抱回孤儿——丈夫归来
善良、 关心他人
第二课时
1.通过揣摩、体会文中关于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学习作者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重点
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回忆上节课还有哪些疑难问题尚未解决,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再读课文,感受“穷”人的富有
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善良、乐于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过渡:桑娜和渔夫的生活虽然在物质上是极端贫困的,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是高尚淳朴的,他们精神是富有的,他们不是穷人!
3.你是从文中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他们的“富有”的?(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找出相关句子,勾画出来。
三、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
1.课件出示描写环境的句子: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温暖、舒适、干干净净、闪闪发亮等。)
(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好的生活,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
2.课件出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
(2)她忐忑不安地想……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①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她经历了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自责,最后坚定决心的复杂心理。)
②指导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美好品质。(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渔夫也同样善良、乐于助人。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的高尚品质。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3)桑娜的两次“沉默”各有什么含义?
(第一次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这种沉默揭示了桑娜的内心经历着激烈的思想斗争。第二次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4.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个“熬”字说明什么?
(渔夫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5.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感人肺腑。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深厚文学功底不得不让人佩服。
四、小结全文,续写《穷人》
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
2.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附例文:
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只见床上多了两个浅黄色头发的小脑袋。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桑娜看着看着,突然无力地瘫坐在一张椅子上,两手掩面,“我们……我们怎么办呀?我们……拿什么给他们吃?要知道……”她再也说不下去了。渔夫拥住桑娜的肩膀,“别急,我来顶着。你我少吃一口饭,总能把他俩给喂饱。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第二天拂晓,渔夫迎着大雾出海了。桑娜望着渔夫远去的背影,把两手放在胸前,念道:“上帝啊!为了西蒙的两个孤儿,保佑他一帆风顺吧!”
五、推荐阅读
《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感悟人物性格品质。在学习第8~27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画出最能体现桑娜矛盾心理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交流,并要求他们思考桑娜当时的心理感受如何。学生在合作中读读、说说、议议,体会到桑娜当时担忧、害怕、坚定的心理。而后,我又抓住句中的省略号,引发学生联系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让学生设想自己如果是桑娜,会担忧什么?害怕什么?后来为什么那么坚定?结果沉寂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