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同步测试题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1、 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人在发烧时常常没有食欲,其根本原因是()。
A.体内细菌干扰
B.所吃食物未被消化
C.体内十五残渣没有排出
D.体温超过37℃,消化酶的活性收到影响
2.下列关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向胰蛋白酶溶液中加入新鲜胃液将改变胰蛋白酶的活性
B.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C.0℃的低温和100℃的高温都将使所有酶失去活性
D.并非所有的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都会变成紫色
3.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
①酶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同一个细胞中酶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③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活细胞中
④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⑤腺嘌呤、氨基酸、尿嘧啶都有可能参与酶的组成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酶制剂不适宜在低温下保存,因为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
⑧酶在任何条件下作用都有高效性
A. ③⑤ B. ③⑦⑧ C. ②③⑤ D. ①②⑦
4.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酶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所需的活化能
C.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D. 同一种酶可能存在于不同细胞中
5.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与酶有关的实验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可用于探究酶的专一性
B.该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进入烧杯液面到浮出液面的时间()来表示
6.酶在经和温度处理后,都没有活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处理的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B. 经过处理的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C. 经过处理的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 D. 经过处理的酶被氧化分解
7.下列两张图片中,左图表示pH对人体肠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催化效率的影响;右图用来描述酶的作用机理,其中A代表底物,B代表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左图的曲线II可能是人体胃蛋白酶
B.左图表明各种酶对pH适应范围很广
C.右图中A和B可分别表示DNA和蛋白质
D.右图中A和B可分别表示淀粉和蛋白质酶
8.下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根据图中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多为蛋白质 B. 此反应为分解反应
C. 此反应中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产物 D. 甲与乙之间有专一性
9.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 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 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D.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10.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1.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核酸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的合成只能在细胞核中进行
B. DNA和ATP含有的化学元素不相同
C. 艾滋病病毒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只存在于拟核的DNA上
1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生物大分子
B.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C.3个ATP分子中含有9个高能磷酸键
D.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13.下图中甲、乙代表物质或结构,丙表示甲、乙两者的共性。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甲:真核细胞;乙:原核细胞;丙: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有遗传物质DNA
B.甲:脱氧核糖核酸;乙:核糖核酸;丙:含氮碱基的种类一样、都有磷酸
C.甲:糖原;乙:纤维素;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单体)都是葡萄糖
D.甲:DNA;乙:ATP;丙:构成二者的物质都有磷酸和腺嘌呤
14.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可以相互替换
15.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B. 装置二在E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的生成
C. 装置二中应让D先放置一段时间,再与E连接
D.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B处的CO2
1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产生的主要来自于无氧呼吸
B.人在憋气时有氧呼吸停止
C.肺炎双球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
D.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
17.在需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
A. 传递给生成水 B. 分解为丙酮酸和
C. 丙酮酸分解为和 D. 与磷酸反应生成
18.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图。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的释放量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微生物呼吸时释放量和消耗量的差值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19.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释放量和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不进行无氧呼吸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20.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2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含量、含量及吸收速率进行了24h测定,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①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②c、e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A.1种说法正确
B.2种说法正确
C.3种说法正确
D.4种说法正确
22. 新疆哈密瓜引种内地,甜度大大降低。新疆哈密瓜甜度高的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积累糖分多 B. 矿质元素丰富
C. 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合成的糖多 D. 内地环境条件使其产生了变异
23. 下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
24.光合作用为生物界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细胞呼吸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 了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总是同时进行的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和氧气可在细胞呼吸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细胞呼吸
D.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需要消耗氧气
25.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得出室内 的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根据曲线所得到的结论是()。
A.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b点和c点
B.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
C.d点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比a点多
D.呼吸速率最高是b点,最低的是c点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相应位置,共50分。)
1. 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两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8分)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
(1) 马拉松跑、4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式是____、____(填字母)。(2分)
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
(2) 在①和②的供能过程中,相同点是体内有机物分解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是指葡萄糖分解为____,并形成少量的____和____。(3分)
(3) ①、②两种供能过程,供能最多的是____,过程①的代谢产物是____,过程②的代谢产物是____。(3分)
2. 下图甲表示在适宜温度和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a和b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不考虑无氧呼吸),据下图回答问题:(9分)
(1) 甲图中M点时,细胞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此时,乙图中应去掉的箭头有____(填字母)(2分)
(2) 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1分)
(3) 若将甲图中绿色植物从M点突然转移至P点条件下,短时间C3含量将____。(1分)
(4) 甲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二氧化碳最大值是____mol/h,此数值相当于乙图中____值。(2分)
(5) 某学生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选用6套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实验数据见表格,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至少两个)。分析此装置图,说明表格中实验数据的具体观察指标是____。(3分)
(6) 上表中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与乙图中____值对应。
3.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11分)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1) 上述实验中,____号试管能与菲林实际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E、F号试管起____作用。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3分)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额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2) 若只考虑AC两组实验,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实验的结论为____。若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此结论,请你写出表格中其他可能的组合____。(5分)
(3) 此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你的答案及理由是____。(3分)
4.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回答问题:(12分)
(1) 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①____;②____;③_____;④_____。(4分)
(2) 图中⑤是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图中⑥是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4分)
(3) 试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如:_____,_____。(2分)
(4) 由C5到C3的生理过程成为____。(1分)
(5)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_____。(1分)
5.如图是某绿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白天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a到b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原因_____。(2分)
(2) c点对应的时刻(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____,此时光合速率____呼吸速率。(4分)
(3) 在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点对应的时刻,a点净光合速率等于_____。(4分)
参考答案
1.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D D B C C C D C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D B B B B A A C B A
2. 非选择题(共50分)
1.
(1) B A
(2)丙酮酸 [H] ATP
(3)① 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
2.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不分顺序) a3、a2、b2、b3
(2)温度
(3)上升
(4)1.0 b4(或b1+b3)
(5)光照强度 CO2浓度、黑藻量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6)a3
3.
(1)A、D 对照 ①②③④
(2)可溶性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酶具有专一性 AB、CD、BD
(3)不能,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4.
(1)光照强度逐渐增强
(2)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 大于
(3)e 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