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李明的演讲不仅条理qīng xī( ),而且内容丰富。大家对他投来zàn shǎng( )的目光。
2.爸爸表面看起来很yán sù( ),可内心却很疼爱我。
3.阳光明媚,山花烂漫,我们微笑着展开xiōng huái( )拥抱春天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任选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 )( )不解 难以( )( ) ( )( )所思
热闹( )( ) 左顾( )( ) 精疲(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给下面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二岁的周恩来怎么可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结合课文内容,读句子,完成练习。
1.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绕着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
听到伯父“中华不振”的感叹,看到伯父沉郁的表情,周恩来可能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此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恩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五、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画“_____”的句子中,“有位同学”指 (谁),他在思考的问题是 ,他最终给出的答案是 。
2.“中华之崛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课文,说说周恩来想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志者当效此生”这句话中,“有志者”的意思是 ,“此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
。
4.文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提到的读书目的有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为中华之崛起,你为什么而读书?请联系生活,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日积月累。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诗作也表现了这一思想。例如: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请查阅资料,借助相关注释读懂这首诗,再寻找周恩来的其他诗词,选择一首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清晰 赞赏 2.严肃 3.胸怀
二、迷 惑 忘 怀 若 有 非 凡 右 盼 力 竭
示例:今年的校园运动会热闹非凡,令我难以忘怀。
二、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2.十二岁的周恩来不可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
3.这位同学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四、1.怕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示例:当时的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国土上饱受外国人的欺凌
2.示例:如何才能振兴中华呢?我能做些什么呢?
3.在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个中国女人受到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的时候 祖国和人民正处于苦难和屈辱之中
五、1.周恩来 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 示例:因为他不愿意自己的国家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3.有志向的人 周恩来 有志向的人应当效仿周恩来
4.示例:文段主要讲了魏校长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回答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情。从这件事情中我体会到周恩来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5.略
六、示例
春日偶成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