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短评两篇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回銮(luán) 懿旨(yì) 辄(zhé)
诏书(zhào) 两码事(mǎ) 拿拷(kǎo)
(2)多音字
钥 服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否则 反之
辨析
否则:如果不是这样,就……
反之:反过来说或做;与此相反。
例句
①高的浴缸可以冲浪泡澡,但是家里如果有老人和孩子则应尽量选择低缸,否则进出不便。
②如果在法院起诉之前开发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个合同有效,反之则无效。
(2)制止 阻止
辨析
制止: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使用对象多为具体名词。
阻止:使不能前进,使不能行动,使用对象可以是具体名词或抽象的名词。
例句
①许多国家呼吁安理会制止法美英等多国轰炸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②在娄底市娄星北路与大汉路交叉路口,有一栋10多层的违章建筑。在此之前,娄底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以及下属的分局已经下达了多份停工通知书,但未能阻止工地继续施工。
(3)证明 证实
辨析
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证实:只指证明其确实,含义比证明“窄”。
例句
项先生的情况特殊,可以到街道办事处去开具一个证明,证实其父母及祖父母早已去世,这样就可以变通办理公证。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一名20来岁的男子突然一下从桥护栏上翻了出去,坐在桥外侧的排水管上,口中振振有词,情绪激动,似乎随时都要往河里跳。( )
请说明理由:
(2)李木匠天生力气大,在做木工时,斧斧有力,入木三分。( )
请说明理由:
(3)傅抱石巨幅国画《雨花台颂》以4 620万元的惊人高价拍出,创造了近两年国内古今书画拍卖新天价。近年来,书画市场出现厚今薄古现象,近现代书画天价频出,而古代书画却受人冷落,乏人问津。( )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这里并不是理直气壮,根据语境此处可用“念念有词”。
(2)×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此处属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3)√ “厚今薄古”指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重视现代,轻视古代。
[相关·知识]
《奴隶与盗贼》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大沽口,北京告急,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1902年方由西安返回。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了这篇短评,揭发事实,指斥丑态,痛斥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惧外的丑态,悲叹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短评感情充沛,批驳有力,针针见血。
《台上他讲 台下讲他》
这篇短评,原载于1982年10月19日《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栏目。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是我国“拨乱反正”整党开始前(1983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整党工作)的特殊时期。文章发表不久,整党工作就开始了。
[文本·探究]
一、阅读《奴隶与盗贼》,回答问题。
1.《奴隶与盗贼》是一篇时评,文章虽短,讽刺揭露入木三分。试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答案】 文章开头两句提出新闻事实,作为论证的事实论据;中间3~7句是论证的主体,先用假设阐述国人顺从即奴隶、不顺从即盗贼的两难境遇,进而推论出非奴隶即盗贼,“二者必居一”这个中心论点;最后用两个感叹词加一反问收束全文,悲愤之情达到极致。
2.本文是怎样体现短评的思想性、逻辑性的?
【答案】 先是“民间如顺从朝旨乎,则奴隶而已矣”,一个假设,指出百姓的奴隶境遇;紧接着深入一层,“奴隶犹可,两重奴隶,何以堪之!”就是说,人民若是顺从了,不仅是清廷的奴隶,而且是帝国主义的奴隶,清廷是外国列强的奴隶这一层意思不言而喻。下面,运用对称句子,进一步深化主题,给出了第二重意义:朝廷认为“不屈”即“盗贼”,不仅对外国帝国主义来说是盗贼,对清廷来说也是盗贼。“奴隶盗贼,二者必居一于是”,把百姓推入了一个非奴隶即盗贼的可悲境地。
二、阅读《台上他讲 台下讲他》,回答问题。
3.谈一谈你对题目“台上他讲 台下讲他”的理解认识。
【答案】 “台上”和“台下”指领导和群众,而“他讲”和“讲他”指领导的发言和群众的议论,题目通过含有哲学意味的语句吸引读者。
4.“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常常可以见到”在文章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案】 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句话中,“类似的事情”指的是上文中所写的事情,而这句话也同时引出下文的内容,进一步阐释认识。
5.“演员”和“党员”两个词语放在一起起到怎样的效果?
【答案】 两个词语,一个是文艺词语,给人以活泼感,一个是政治词语,给人以庄重感。二者放在一起,既有辩证的味道,又在对比中揭示了问题。
6.从整篇文章来看,你觉得哪些方面有特色?
【答案】 ①语言方面,既充满辩证性,又符合人物身份,而且感情倾向明显;②结构上,能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组织,同时前后二者连接自然;③内容上,能在分析事例中思考现实中的问题。
[写法·借鉴]
短小精悍的短评
短评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它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梁启超的《奴隶与盗贼》,全文仅180多个字,却抓住三个事实:屡下懿旨、治罪儿童、动辄罪己。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清王朝走向衰弱的原因,并表现了忧国忧民思想。其短小精悍可见一斑。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标题是“1 500名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据称包括海归人士”,言称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别说大学生就连硕士博士就业也费劲,就有那么一家天才公司此时出了招聘广告,高薪之下竟引来无数硕士征聘,一下子火了。先前就有过“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也听说过放弃20万年薪回家乡种红薯的硕士农民彭焕新,都挺成功的,虽然在世俗眼光里此举动不可思议,但人家自己乐意,而且赚钱了,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但今天这新闻够轰动,人数众多、层层筛选、条件苛刻。对于这一消息,上至教授,下至百姓,众说纷纭。请你就此现象写一则短评。
【解析】 短评的答题步骤:①旗帜鲜明,表明观点态度。②说理分析,客观辩证,有的放矢。③提出解决方法,通情达理。
【答案】 (1)赞同:①硕士竞聘卖猪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观点态度)
如果市场有需求,就有实现的可能。一方需要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需要钱满足生活需要,好像也算得上市场经济的一种反映。退一步讲,似乎应该为这一现象感到高兴才对。或许高学历们开始没干过,但熟能生巧,为了生存,人往往能激发出自身巨大的潜能,假以时日,高学历们就能练就熟练的、普通杀猪卖肉者的本领,甚至完全有可能超过他们。(说理分析)
改革年代,卖猪肉也需要人才,只有转变思想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解决方法)
②我为千余硕士竞聘“猪肉荣”的现象大声叫好。(观点态度)
因为这是就业者端正心态、消除职业歧视的体现,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世上三百六十行,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根据贡献大小和市场规律来决定薪酬。更何况该公司还要发展壮大“卖猪肉”产业,需要的是人才。(说理分析)
因此我认为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事实,积极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是继续昂着高傲的脑袋。(解决方法)
(2)反对:硕士竞聘卖猪肉,这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观点态度)
“北大才子卖猪肉”“硕士种红薯”。十年寒窗,却终于学非所用。虽说学历不代表实力,但研究生卖猪肉能体现什么学术价值、知识力量?卖猪肉这活也可能需要统计学、经济学甚至会计学,但不至于需要硕士研究生吧!倘若如此,当一个妈妈指着“卖猪肉的”告诉孩子,他是硕士时,孩子又会做何感想?(说理分析)
我觉得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自己,学以致用。(解决方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解析】 本题属于语言运用中的现象评价题,即通过对材料中的某种社会生活现象发表观点来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对“光诱围网捕捞”这一现象,可以有很多观点,可以对“光诱围捕”这一科学方法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它的利弊,引导人们科学合理捕鱼;可以抨击“光诱围网捕捞”这种做法,指出这种做法的危害是过度捕捞,破坏生态平衡;可以由此生发开去谈科学技术的运用问题;等等。
【答案】 (示例一)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
(示例二)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
课件32张PPT。第五章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13 短评两篇否则反之
制止阻止
证明证实
点击上面图标进入…谢谢观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下岗失业并没有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坚定的信念和与生俱来的拼劲儿使她________,创办起自己的家政企业。
②印度和印尼最近遇到了大麻烦:资本外逃,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亚洲金融危机________。
③美国是创新和领导力的发动机,与之相竞争的是二战后________、充满自信的日本以及工业、科技基础强的欧洲。
A.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东山再起
B.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C.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D.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解析】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答案】 A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解析】 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首先要着眼于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④⑤是说摄影的地点和内容,应连在一起。②是对这些作品的风格的总体评价,①是对“细节”的进一步说明,所以②①应相连。⑥是这些作品的又一个特点,“而且”表递进关系,⑥应在①之后。至此,便可得出答案C项。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解析】 A项,搭配不当,“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句子可以改写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不断增强”。B项,“开门迎客”的主语不是“布展工作”,所以应在句前补上分句主语“该园”。C项,介词使用不当,“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去掉“上”或改为“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
【答案】 D
4.阅读下面的新闻素材,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最近,成都人民南路沿线公交站点新增了一些不锈钢的候车椅,十分漂亮,但这些站台座椅呈弧形、“脚踩地就坐得稳,脚一离地就要往下滑”。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椅子的形状是专门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是要防止候车椅被流浪人员占用。这些“防流浪汉椅”一出现就引起了广大市民和网友的关注和议论。
【解析】 针对“防流浪汉椅”的设计与这一建委负责人的话,进行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进行评论。
【答案】 (1)专门设计“防流浪汉椅”,这种做法极不妥当。固然,该座椅可防止流浪汉独家霸占影响市容,也有利于流动人口有效使用,但其只从概念上保障了多数人的权利,即使对普通民众来说“享受”这种座椅也是一种“酷刑”。况且对流浪汉的排斥,是对少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利的漠视,是极不人性化的。任何一项公共设施必须关注民众利益,充满人文关怀。
(2)据以往的经验,公共场所平坦舒适的椅子很容易被流浪人员当成“床”,被少部分人占用后,不仅影响城市形象,广大市民也无法使用。平整舒适的椅子不能提高其有效使用率,公交站台的椅子应该只是满足人们暂时的休息,为更多的人所用。
5.下面是《人民日报》的一则评论,请从中提取五个关键词语(可以是短语,但每个均不超过四个字)。
驱车上路,总能看到一些人的私家车贴着个性车贴。尽管给私家车贴车贴纯属个人行为,别人无权干涉,但是追新求异玩“过火”,就可能伤害公共文明。我们发现,有的张狂嚣张,其实是藐视道路交通法规;有的恶意挑逗,容易激化车主情绪,引发交通矛盾;有的噱头过足,会分散其他车主的注意力,增加了事故风险。车贴一方面是车主的调侃和自嘲,另一方面也显示审美情趣。相对于欧美悠久的汽车文明,我们的“车轮上的文明”还在襁褓之中。一个心灵高尚、文明礼貌的驾驶人,显然应该谨守公共文明的边界,不应该用不文明的车贴吸引人们的眼球、对他人产生视觉污染。车流滚滚,谁都希望心情舒畅、顺顺当当,千万别让车贴辱没了文明。
【解析】 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首先应该明确该语段的陈述对象“个性车贴”,和产生的原因“追新求异”,后面是弊端,主要是“伤害公共文明”“视觉污染”。其余的内容都不是重点。
【答案】 个性车贴 追新求异 伤害 公共文明 污染视觉
6.下面是某医院患者就诊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病人来院就诊时,有就诊卡的直接到临床科室就诊,无就诊卡的,到挂号处办理后再去临床科室就诊。医生诊断后开具药方,处方合理的凭处方到收费处缴费,若处方不合理,让医生修改后再凭处方缴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飞天归来“交答卷”
昨天,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今天,我们向祖国和全国人民交答卷来了。飞赴太空前,我们曾庄严承诺,请祖国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如今,我们实现了承诺。”指令长景海鹏说。这是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讲述33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两名航天员返回北京后进行了3周的隔离恢复。目前,他们身体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符合预期目标。隔离恢复期间,航天员中心采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监医保措施。航天员恢复情况表明,这些措施科学有效。隔离恢复期结束后,两名航天员将进行为期1个月的疗养,促进身体全面恢复。
景海鹏:陈冬太棒了,没出现一点失误
景海鹏是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
景海鹏说,以前看不到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饭也只是为了保证营养。而这次飞行,不仅能看到各种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各种美食。“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看电视,让我们的身心状态非常好。”“红烧排骨、香芋蹄筋、什锦蔬菜……”说起为这次太空之行准备的美食,景海鹏如数家珍,“不仅能吃饱、吃好,还能点菜。”景海鹏说,5天不重样的菜谱,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其中雪菜兔肉就是他的最爱。
他在保证工作之余,专门抽出时间来欣赏和拍摄舷窗外的地球美景。在飞船上升段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已经四年没有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色了,当时心情很舒服。”景海鹏说。
“陈冬表现太棒了,如果满分100分,我给他硬邦邦的100分。”景海鹏说,“陈冬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都运用到天上去了,没有出现一点失误。”
陈冬:难忘的经历,幸运的旅程
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第一次太空飘移,第一次种菜、养蚕宝宝,第一次在太空中看祖国的壮丽山河……第一次真正的失重感觉,陈冬记忆犹新。“不知道怎么用劲,只要稍微一使劲,就容易过。”他说,刚开始,每走一步都需要找束缚器,后来慢慢适应了失重环境。“我也开始享受失重,还自创了很多姿势,如翻跟头、转圈等。”
陈冬觉得,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非常幸运,心里很踏实。任务期间,景海鹏在方方面面都非常照顾自己。“从一进船,就告诉我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平时也经常嘱咐我多休息。”让陈冬感动的是,运动时,景海鹏看到他流汗了,总会递上毛巾,甚至会把加热好的水递到他嘴边。工作中,景海鹏又是严格认真的,一次做不好就继续做,直到拿到满意的数据才行。
太空跑步的诀窍:仰起头
33天的太空之旅,航天员参与的在轨试验和实验有38项之多。每一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就是其中一项。景海鹏说,第一次,别说跑,走都走不成样。那天晚上,景海鹏对陈冬说:“如果不成功,咱们回去可没法向科研人员交代。”
第二次,景海鹏和陈冬开始相互观察,寻找技巧,慢慢地可以走上几步了,但远远没有达到能跑起来的要求。这让他俩压力更大了。
第三次刚开始,景海鹏还是没办法跑起来。“可以理解,不能原谅。”有些无奈的景海鹏一边走着,一边仰着头对陈冬说。就在这一仰头的瞬间,景海鹏突然感觉到自己能跑起来了。突如其来的感觉,让他明白了通过头部可以调整重心。“速度越大,头需要往后仰的角度越大。”慢慢地,他走了起来,然后加快跑了起来,最终验证成功了。到了后半段,他和陈冬甚至可以双臂展开、抱着头、背着手,变换各种姿势地走或者跑。“第四次,我们完全可以像在地面上使用跑步机一样,非常轻松自如地跑起来。”景海鹏说。
(2016年12月08日《北京晚报》,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次航天飞行对于三度飞天的景海鹏和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有着不同的感受:景海鹏觉得是一种享受,陈冬则一直非常紧张。
B.景海鹏和陈冬在33天的太空之旅中,完成了需要参与的38项在轨试验和实验,连很难的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都顺利攻克了。
C.陈冬能够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没有一点失误地运用到天上,为此景海鹏对他非常满意。
D.这次太空之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仅可以看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美味的食物,还可以翻跟头、转圈。
【解析】 A项,“陈冬则一直非常紧张”文中无依据;B项,原文没有说全都“完成了”,“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也并非很难;D项,“还可以翻跟头、转圈”不是此次环境更加舒适的表现。
【答案】 C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从景海鹏、陈冬亮相开始说起,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太空生活。
B.本文的小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前两个小标题提示读者写作的对象分别是景海鹏与陈冬,最后的小标题概括了二人摸索太空跑步方法的内容。
C.在太空工作中严格认真,队友之间相互配合,对待实验反复尝试,都是景海鹏与陈冬完成任务的主观原因。
D.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这篇报道的刊发距离景海鹏、陈冬公开亮相只有一天,体现了新闻及时迅速的特点。
【解析】 A项,这篇报道并没有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答案】 A
9.这则报道的第二段属于新闻背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补充说明新闻内容,交代了航天员的恢复状况及我国有效的恢复措施。②增强新闻知识性,讲述航天员航天背后的相关内容。③让读者全面了解航天员,突出航天员的勇敢和奉献精神。④深化新闻主题,体现答卷的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田虎) 2018年6月27日~28日,2018中国住宿业峰会在杭州召开。途家及斯维登集团CEO罗军在峰会上发表了以“民宿的差异化经营——开启住宿业的变革”为主题的演讲。罗军指出,中国民宿业的品质目前还不稳定,由于不是连锁的,有可能碰到很好的品质,也可能碰到让人焦虑的。目前中国民宿还没有标准化的管理,不仅是SOP标准或者系统,还有中间层。同时,罗军认为,在分享经济的趋势下,民宿产业的未来是碎片化、科技化、社交化的。此外,据罗军透露,斯维登集团目前经营的房源超过40000套,覆盖全国目的地近200个,签约及筹备中的公寓、别墅等项目超过1200个,拥有“欢墅”“途窝”“迹墨”“五悦”等一系列以“住宿分享为核心”的品牌,与国内近100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不动产经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合作。同时集团围绕共享农庄建设,拥有“途远”“途礼”等全套解决方案,目前已经落地国内超过20个目的地,海外4个目的地,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价值。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从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获悉,在2018首届全国云和云居·六头民宿发展论坛上,云和正式发布了《云和云居六头民宿要求与评价》团体标准。这是云和县自开展城乡一体发展标准化建设以来出台的首个旅游领域的标准,也是全国首例民宿团体标准。该标准根据“一城一湖一梯田”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征,明确了云和云居“六头民宿”的定义、基本要求、文化要求、等级划分、品牌使用等9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规范了“门头、墙头、灶头、床头、木头、石头、田头”的品质要求,以标准提升质量,积极打造“标杆、精品、标准”三个等级的乡村民宿。近年来,云和县大力推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将“打响六头民宿品牌、推动民宿集群发展”作为转型农业、振兴农村、富裕农民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该县已涌现出牧云居、云上5天等一批精品民宿。
(有删改)
材料三 乡村游强调的是游玩,而民宿强调的应当是体验,乡村游所带来的冲击是感官层面的,而民宿所带来的感受则应当是心灵层面的,这也是大多数人选择民宿旅游的原因。对喜欢民宿旅游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标准化、商业化的服务,而是融入环境之中的那种感觉。在很多人看来,民宿文化是包含感情的。如果民宿是一种融入式的旅游,这个融入绝对不是融入“我们本来就属于的环境”当中,民宿的融入,应该是一种具有“新奇感”的融入——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吃着没怎么吃过的菜式,听着半懂不懂的语言……这种融入会满足人们对旅游的“猎奇”心理。
民宿旅游容易被忽视的差异化方面实际上是在市场营销层面:既然民宿不同于其他的旅游方式,为什么在网络上查到的有关它的介绍与普通酒店没有什么区别呢?确实,游客选择民宿方式出行,也会关心住宿条件和居住环境,但是选择民宿,我们首先要关心的肯定不是这些方面,而是有关“原住民”的一切,即我要融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那里有什么别处没有的好吃和好玩儿的?那里的人说什么语言?我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一周没有电脑的日子……人们选择民宿,不是因为那里的山上修建了一座与北海公园同款的凉亭,也不是为了五星级酒店的享受。如果民宿中建设了与周围环境不相符的东西,其原有的意境就已经被破坏了。因此要尽量在村庄的原有基础上进行整修和完善,而避免将城市的景致生搬硬套过来。
(摘编自《民宿的差异化应该表现在什么地方》)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途家及斯维登集团CEO罗军认为,当前中国的民宿业在品质上还得不到保证,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标准化的管理。
B.材料一中,罗军认为未来民宿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碎片化,这是因为民宿产业会受到当前分享经济的影响。
C.材料二中,浙江云和县发布了全国首例民宿团体标准,这个标准在9个方面对云和云居“六头民宿”进行了明确,这使得当地的民宿变得千篇一律。
D.材料三中,民宿旅游容易被忽视的差异化方面实际上是在市场营销层面,也就是说民宿的开发者和经营者要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在介绍和建设上满足游客。
[解析] C项,“这使得当地的民宿变得千篇一律”分析错误,从原文内容来看,这个标准是根据“一城一湖一梯田”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征确立的。
[答案] C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和县实行“打响六头民宿品牌、推动民宿集群发展”的举措,有利于转型农业,振兴农村,富裕农民,建设美丽乡村。
B.斯维登集团拥有“欢墅”“途窝”“迹墨”“五悦”等一系列品牌,云和县出现一批精品民宿,说明我国的民宿产业获得了进步。
C.未来的民宿业发展,在设计时要突出科技化、共享化,在建设上要有差异化,在使用上要强调社交化,让游客多方位体验。
D.现在的民宿业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把世界上著名的景点进行复制,把乡村变成了世界之窗,破坏了原有的意境。
[解析] D项,“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把世界上著名的景点进行复制”“把乡村变成了世界之窗”,这些都于文无据。
[答案] D
12.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未来民宿业发展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要有体验感。对喜欢民宿旅游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标准化、商业化的服务,而是对当地环境的体验。②需要新鲜感。游客对民宿的要求,是一种具有“新奇感”的融入,这种融入应该是能够满足人们对旅游的“猎奇”心理的。③避免酒店化。游客选择民宿方式出行,就是希望能感受到与酒店不同的风格。④不可盲目建设。民宿建设中,要避免与城市的景致一样,应当突出当地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