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2章 1 《动态消息两篇》(课件+练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2章 1 《动态消息两篇》(课件+练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8 23:21:53

文档简介

1 动态消息两篇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魁首(kuí)  巡视(xún)  本届(jiè)
鳌头(áo) 槌声(chuí) 洛杉矶(shān)(jī)
(2)多音字
省   背
冠 中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检查 检察
辨析
检查:指翻检查考(书籍、文体等);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检察:特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检举,核查,考察。
例句
①近日,炎陵县检察院认真组织该院所有在职的37名检察干警参加了《反洗钱法》考试竞赛活动。
②4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加强对征地拆迁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拆迁行为。
(2)授予 给予
辨析
授予:给予(一般与荣誉、奖状、学位、勋章等有关)。
给予:给。是一般性动词。
例句
①广元天然气公司用户发展流动服务班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四川广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元长途汽车客运站政工科长晏生惠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②不断提高保障住房的服务水平,包括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简化便捷的交易手续,认真受理诉求,及时解决纠纷问题。对符合条件的购房者,要及时给予公积金贷款及其他政策的有效支持。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儿子吸食了十几年的毒品,被劳教、拘留、强制戒毒了十多次,依然百折不回,而且经常拿刀顶着家人要钱。(  )
请说明理由:                                    
                                   
                                   
(2)王鹏自进入高三以来,成绩一直稳居前三名,可以说是在班中独占鳌头。(  )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百折不回”,指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作“百折不挠”。句中使用对象为吸食毒品且行凶的“儿子”,褒贬误用。
(2)× “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前三名”不一定是第一名,所以不符合语境。
[相关·知识]
《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夺得》
在许海峰夺金之前,奥运会已经举办了22届了,颁发了2 500多枚金牌,但却没有一枚属于中国人。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正式组团参加奥运会,派出运动员225人,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中国能否在这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实现几代人的金牌梦想,中国在关注,世界也在关注。而射击是最有可能产生奥运首金的项目,因而,这个项目的比赛备受世人关注。
许海峰夺得该项目冠军,从而产生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更是奥运史上中国人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专程赶往射击场为许海峰颁发了金牌,同时发表讲话:“中国运动员获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我为能亲自把这枚金牌授给中国运动员感到荣幸。”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盛况。
《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
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入,新观念、新做法、新事物令人目不暇接。1998年青岛市改革环卫管理方式,第一次对道路保洁权进行招标拍卖,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尽管只有400余字,然而见报后,不仅在当地环卫人员中引起震动,在全国各地也引起了反响,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环卫部门纷纷派人到青岛取经,竞相拍卖道路保洁权。山东省已在130多个县市区推广了青岛的拍卖道路保洁权的做法。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还专门看望了这支由下岗职工组成的环卫队,对这一做法给予了肯定。
[文本·探究]
一、阅读《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夺得》,回答问题。
1.本则消息的标题有何特点?
                                   
                                   
                                   
                                   
【答案】 主标题强调新闻事实;引题突出新闻事实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并流露出记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副标题以文学色彩浓厚的词语,报道具体的新闻事实,补充叙述主标题。这三个题目主次分明,相辅相成,具体而醒目,可以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2.这则消息导语突出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枪冠军。
二、阅读《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回答问题。
3.给本则消息加一个引题和副题。
                                   
                                   
                                   
                                   
【答案】 引题:政府转变思路
副题:在职人员震动很大
4.分析本则消息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 以拍卖现场的热烈、下岗职工竞得保洁权的喜悦、此事对在岗人员的震动,透露出记者对这一新事物的赞许和期待。
[写法·借鉴]
醒目的标题
《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夺得》一文的三个标题主次分明,相辅相成,具体醒目,吸引读者目光。
标题类型
标题内容
作用意义
引题
背了半个多世纪的“0”甩进了太平洋
突出了新闻事实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并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正题(母题、主标题)
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夺得
强调新闻事实,字号最大、最醒目,能使读者对稿件的精华一目了然。
副题(子题、副标题)
许海峰百步穿杨居魁首
曾国强力举千钧占鳌头
以文学色彩深厚的词语,报道具体的新闻事实,起补充叙述的作用。
1.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学校拟制作“奥运史话系列展板”。请依据下面的资料写一段话,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作为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这块展板的文字说明。
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7月29日首枚金牌诞生——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奥运会金牌得主。140个国家和地区派团参加本届比赛。参加的单位、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单项数目,均超过以往各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本届奥运会破11项世界纪录。获得金牌10枚以上的国家,依次是美国(83枚)、罗马尼亚(20枚)、联邦德国(17枚)、中国(15枚)、意大利(14枚)、加拿大(10枚)、日本(10枚)。就参加夏季奥运会而言,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在1952年派团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未获奖牌。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提炼并概括文段主要信息的能力。标题是文段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一定要抓住文段最核心的内容来组织答案。“第一枪”作为标题的核心词语,在这里是双关的,一是指许海峰夺得中国奥运第一枚金牌,二是暗指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第一次获得奖牌,并成绩骄人。
【答案】 标题:中国打响奥运第一枪
说明文字:198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正式组团参加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射击队员许海峰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中国获金牌总数排名第四。
2.“吴××,你知道吗?自从我第一天看见你,就被你深深地吸引。虽然你不是很帅,也很爱逞能,但我心中还是很喜欢你。你的性格和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但后来,我从别的女生口里得知你甚至‘两天换一个女朋友’时,我很震惊。虽然我很想找你谈话,但很害怕别的女生会骂我。我哭了一个星期……”这篇题为“一个爱吴××的女生的告白”,来自百度广州某重点中学的贴吧,作者署名为“爱的泪太苦”。紧随其后的是一条写着“你有病”的回帖。
——《人前我是乖乖仔——一上贴吧就爆粗》节选
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试分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4)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感情的作用。
(5)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答案】 这一标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一上贴吧”,“乖乖仔”与“爆粗”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本报北京2019年4月10日电(记者徐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习近平说,中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当前,中缅关系总体向好发展,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新进展。中方高度重视中缅关系,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愿一如既往同缅方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不断丰富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共同为地区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
习近平说,中缅军事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军要深化务实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基于互信互利、并致力于维护两国共同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两军关系。
习近平说,中方支持缅国内和平进程,关注缅北形势发展,希望缅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进一步强化边境管理,共同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敏昂莱衷心感谢习近平主席拨冗会见。他说,缅中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两国两军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缅方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对缅国家和军队发展建设给予的宝贵支持,感谢中方支持缅国内和平进程。缅方欢迎、支持并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中方各领域务实合作,采取切实措施维护缅中边境地区稳定。
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等参加会见。
请为上述新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因为新闻最主要的事件在第一段(即导语)中,所以抓住第一段的信息概括出人物(习近平)、动作(会见)、对象(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答案] 习近平会见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2.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含标点符号)。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0.8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
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
                                   
                                   
                                   
                                   
【解析】 本题是压缩语段中的提取关键信息题。这段话陈述的对象是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通读这段文字,我们发现这段文字共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二是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答案】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
课件37张PPT。第二章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1 动态消息两篇检察检查
授予给予
点击上面图标进入…谢谢观看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________。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________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公众和网友为此________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________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遐想  限制  亢奋不已  源源不断
B.联想 限制 亢奋不已 不绝如缕
C.遐想 制约 兴奋不已 不绝如缕
D.联想 制约 兴奋不已 源源不断
[解析] 第一空,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由看着很松软的大坑而想到巧克力蛋糕可知,应该用“联想”。第二空,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出。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根据语境,应选用“制约”。第三空,“兴奋不已”和“亢奋不已”都有“兴奋”的意思,但“亢奋不已”是极度兴奋的意思,根据语境,应用“兴奋不已”。第四空,源源不断: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语境中形容数据接连不断地传回地面,应选用“源源不断”。
[答案] D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A、B两项前半部分的叙述主语是“人们”,还未说完,后半部分的主语又成了“月球的正面”和“正面的半球”,故排除;再根据下文“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可知,C项与后文衔接最紧密。
[答案] C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B.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C.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D.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解析]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研究得清楚了”,二是“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分析四个选项,A项两处语病全部修改正确,B项第一处语病没有修改,C项第二处语病没有修改正确,D项两处语病都没有修改正确。
[答案] A
4.根据下面所给的文字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从今年7月1日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包括职工养老、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将在今年初步形成,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初步实现。
截至今年3月底,纳入国家试点的1 914个新农保试点县、1 902个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保人数达到3.43亿人。在国家试点的基础上,还有18个省份的345个县自行开展新农保试点,11个省份的181个县自行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16个省份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10个省份统一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拟写一句话新闻要注意5w(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合具体的段落确定选用的重点,答题时还要注意新闻的导语,一般都可从导语中概括。此题重点是“谁”“何时”“何事”。
[答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7月1日启动。
5.下面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史密斯教授写给他的学生张华的感谢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张华高足:
贵国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你多次屈尊邀请我来港,这一次,我敬谢不敏,惠临香港。来港后,你放弃休息,陪我观光、体验,并详细介绍大桥的主体结构、建造过程。在港几日,多有叨扰。十分感谢你的垂青!
史密斯
2019年2月26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应改为“爱徒”。②屈尊:客套话,降低身份俯就。应改为“盛情”。③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应改为“不再推辞”“没有推辞”。④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应改为“来到”。⑤垂青:表示重视。用于长对幼、上对下。应改为“款待”。
[答案] ①“高足”改为“爱徒”。②“屈尊”改为“盛情”。③“敬谢不敏”改为“不再推辞”“没有推辞”。④“惠临”改为“来到”。⑤“垂青”改为“款待”。
6.(2018·全国卷Ⅲ)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解析】 解答图文转换题,首先要细读题干,根据题干提示准确把握图表中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图表内容以及题目要求拟写答案。本题题干中说框架图表现的是“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细读框架图可以发现,四种反应代表了四种情绪,每一种反应都有相对的应对方式。将每种反应以及相对的应对方式准确清楚地描述出来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全球反法西斯格局中重新评价中国抗战
文汇报:您把二战中的中国称为“被遗忘的盟友”,可见在西方的二战研究中,中国战场的作用是被低估的。请您谈谈西方学界目前如何看待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米特(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在西方的二战研究中,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性至今仍然是被忽视的。这种湮没不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拜冷战所赐。中国与苏联曾经同处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在1949年以后,西方的研究对于回顾二战期间的中国历史并未表现出多大的热忱。此外,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学者来中国学习研究和搜集中国抗战史料的困难比较大,与中国学者合作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文汇报:您本人如何评价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
米特:中国在二战期间的亚洲战场所起到的作用尤其重要。回到70多年前,如果中国在1938年被全面侵占,那么整个亚洲可能就不得不屈服于日本的铁蹄了。由于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大量日本军队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日本占领整个亚洲的企图因此无法实现。当然,中国的抗战也是整个二战的一部分,所以美国的协助对中国最终获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否则中国也不可能在1945年获得最后的胜利。
文汇报:把中国的抗战历史放到整个二战的背景中来审视,中国抗战如何影响了整个二战的战局?
米特:我认为中国战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在没有任何外界援助,也没有任何战争同盟可供借力的情况下,中国军民能在漫长艰苦的岁月中坚持不懈地独立抵抗日本侵略者。
文汇报:根据您掌握的档案,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牺牲有多大?
米特:从以往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可知,负责任地估计,至少有1 400万中国人在战争中丧生、8 000万中国人流离失所。
文汇报:您为何认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是二战起点,而不是普遍认为的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一论断的依据何在?
米特:由于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尚未被西方充分认识,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于将二战起始点标识为1939年。但是,如果我们将中国的抗战纳入整个二战的视野中来考虑,我想,随着中国抗战历史逐渐走出被遮蔽的研究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应该会认同我的看法,把“卢沟桥事变”作为二战的起点。
文汇报:我们查阅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成果,您多次在文章中谈到,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对中国历史而言是个重要起点。请问这个“起点”开启了什么?
米特:中国对日抗战所取得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国的社会问题开始得到关注;在这段同仇敌忾的经历中,中国人(尽管不是每个中国人)的“国家统一”意识极大增强;抗战经历奠定了日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总之,抗日战争重构了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状况。
文汇报:您认为现代中国的起点是什么时候?如何理解抗日战争锤炼出了一个现代中国?
米特:所谓现代中国的起点并不是一个确切的年份,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的确有标志意义,但是中国的现代性其实并不仅仅由鸦片战争来指示,而是有不少其他标志,包括鸦片战争之前很长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府行为合理化的努力等。
而抗日战争确实刺激了中国在更多领域的现代化,包括科技的发展,也对中国后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文汇报:您认为尽管中国是“被遗忘的盟友”,但是二战对中国后来历史的持续改变非常深刻,比对其他国家都深刻。这点如何理解?
米特:我认为,中国在抗战胜利后,在政治方面的急遽变化是反抗外侮和抗战期间社会变革的迫切要求的产物。
文汇报:您认为,对普通中国人而言,经过二战的洗礼,“国家”的概念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加强。这是为什么?
米特:抗日战争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战争期间,民族感情并非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被激发。但是,在很多领域,比如教育界,由于对日作战的氛围,由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民族主义尤为激荡。此外,中国在医疗健康、难民救济和政府机构等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促使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卢沟桥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抗击,阻止了日本人的全面侵略;如果“卢沟桥事变”中,中国没有抵抗而被全面侵略,随后整个亚洲就会被占领。
B.中国抗战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坚持不懈、独立抵抗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
C.中国抗战锻造出了一个现代的中国,这是因为长期的抗战刺激了中国在更多领域的现代化,比如科技的发展等,这对中国后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D.抗日战争过程促使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经过二战的洗礼,中国人对“国家”的概念加强,民族感情被全面激发。
【解析】 该项说“全面激发”不准确。文章最后一段是说“在很多领域”。
【答案】 D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记者在采访时首先提到米特把二战中的中国称为“被遗忘的盟友”的问题,原因是在二战研究中史学家们低估了中国战场的作用,而米特是坚持中国是二战盟友观点的人。
B.从米特对中国在抗战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协助对中国最终取得抗战胜利起到重要作用等观点分析,米特是在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中重新评价中国的抗战。
C.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为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被西方充分认识,所以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于二战起始点的标识是1939年。
D.记者在对米特提问时很注重引而不发的技巧,即只问相关的问题,而不更多地解说相关的背景,让米特根据自己的知识去判断询问的目的然后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史学家们低估了中国战场的作用”错误,文中说的是“在西方的二战研究中,中国战场的作用是被低估的”。B项,“在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中重新评价中国的抗战”错误,应该是“在全球反法西斯格局中重新评价中国的抗战”。D项,说法错误,记者的提问十分注重相关的背景介绍,比如第一个问题,先表述米特的观点,然后询问西方对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的看法,目的很明确,没有让对方猜测问题。
【答案】 C
9.超级大国的“冷战”为何让中国长期成为“被遗忘的盟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问题应注意题干的提示“冷战”,可以从“冷战”给中西方交流带来的阻隔的角度筛选相关信息,可以发现,因为“冷战”,西方国家的研究者很少涉及对中国抗战的研究,同时中西方在中国抗战研究上没有更多的交流,也没有任何的合作等。
【答案】 ①西方的研究对于回顾二战期间的中国历史没有很大热忱。②西方学者来中国学习、搜集中国抗战史料的困难比较大。③相当长一段时间中,西方学者没有与中国学者合作研究中国抗战的可能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98%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五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占年收入的10%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2017中国游客为何旅行?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其中,出行频次在1~3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72%;其次是计划出行4~6次的受访者,占比19%;2017年计划出行7次及以上的高频旅行者,占比在10%左右。
报告显示,2017年居民在旅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73%的受访者表示,今年在旅游上的人均预算将超过1万元。其中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还有10%的受访者表示,今年的旅游消费将超过5万元。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的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其次是环境因素,25%的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染、雾霾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
2017年3月27日)
材料二 云南是旅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伤害游客的恶性事件,近年来饱受诟病。从4月15日起,《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施行,力图彻底解决旅游乱象。“五一”期间,由于一些热门旅游购物景点被要求停业整顿,同时旅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云南部分旅游经营者的业绩较往年也有所下降。虽然团费有所上涨,但游客体验满意度却在增加,刚从昆明游玩回来的李先生说:“全程没有导游强迫购物,我们玩得非常舒心。”
(摘自《经济日报》2017年5月3日)
材料三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50.7%的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旅游渐向20~40岁青年、中年群体拓展。可见,文化旅游渐渐受到旅客的追捧,市场空间不断扩大。2016年热销景区门票前十强中,以北京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随着文化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旅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摘自《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行
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10.下列针对中国游客的出行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多数游客的出行是为了观赏自然风光和体验人文风情、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只有极少数人是为了躲避雾霾。
B.旅游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特别是家人、朋友和恋人之间,16.4%的外出旅游者的目的就锁定在这一点上。
C.“花钱买幸福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这一点与提倡勤俭的理念格格不入,应引起警惕。
D.2017年出游,消费者最关注的排在前两位的是安全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两点成为影响旅游者意愿的关键点。
【解析】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一点与提倡勤俭的理念格格不入,应引起警惕”属于妄加臆测,与材料不符。
【答案】 C
1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B.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科学性,报道了旅游市场最新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新闻价值更大。
C.材料一作为调查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强,语言平实准确,注意用数据说话,客观真实,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
D.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比其他两则材料更具有指导意义,最有价值。
【解析】 B项,“内容更具有科学性”有误,应为“时效性”;C项,“其主要目的是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参考”错,主要目的应该是为“旅游市场决策者提供依据”;D项,“更具有指导意义,最有价值”不确切,应该是“各有其不同的价值”。
【答案】 A
12.如果你是一位旅游市场的决策者,读了上述材料,你会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解析】 要细致通读材料,抓住三则材料提供的不同信息,站在“决策者”的高度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看法。比如从第一则材料中可以得出要把握时机,从第二则材料中可以得出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
【答案】 ①抓住当前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②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③开发旅游资源,占领文化旅游市场;④甄别旅游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服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