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18 11: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举例说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理解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分类
1.生态因素是环境中_______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_______。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分为_______因素和_______因素两大类,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直接 因素
2.生物 非生物 光 水 空气 土壤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各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注意方案中实验变量的设置。
4.探究过程:
(1)原理:
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等条件都______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______中;通过对照,观察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
(2)材料用具:
每个小组______只鼠妇、湿土、花铲、解剖盘、玻璃板、书本。
(3)实验步骤:
A.在解剖盘内放上一层______,盖上玻璃板,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书本。
B.将鼠妇放入以上装置,两侧各放______只鼠妇(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答案: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4.(1)相同 黑暗
(2)10
(3)湿土 5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的生存________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必须适应环境。
2.生物的生存也能________环境。
3.由此可见,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的。
答案:1.依赖 形态 结构 生理功能
2.影响
3.依赖 影响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猛犸象的鼎盛时期在第四纪大冰川期,它们已经适应了寒冷的环境,长有长长的体毛、厚厚的脂肪层和庞大的身躯。大约1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期结束,全球气候迅速变暖,短时间内猛犸象和一些其他的生物来不及适应环境,从而导致了大范围死亡。猛犸象的灭绝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答案:猛犸象的灭绝说明了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例如,恐龙的灭绝,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太阳。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呢?
答案: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3.生物生存的环境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请大家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答案: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4.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一些鼠妇,并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怎样的环境。
答案:潮湿的土壤、阴暗的角落、花坛里、石头下。鼠妇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
5.看图讨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1)图1-9中的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答案:生活在干旱缺水、降雨量少的沙漠地区。
(2)图片中的生物有哪些特点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答案:仙人掌根长得非常长,叶子变成刺,茎肥厚绿色,可贮存水分和进行光合作用。
(3)图1-10中, 蚯蚓被称为“地下的耕耘者”,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对其生活的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答案:蚯蚓善于钻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它每天吃的食物是土壤中的有机杂质,帮助我们处理了垃圾,改善了环境,是人类的好帮手。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四、自我测评
1.下列各项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食草动物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阳光、空气、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食草动物是生物属于生物因素。
答案:A
2.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解析: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森林可保持水土,而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便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答案:B
3.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森林净化空气
C.滥砍树木,水土流失
D.企鹅生活在南极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蚯蚓能疏松改良土壤,是生物蚯蚓对环境土壤的影响;森林净化空气,是生物树木对环境的影响;滥砍树木,水土流失,是人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企鹅体内有很厚的脂肪层,有浓密的羽毛,保温能力强,适应在寒冷的南极生活,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