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教学测试
生物 试题卷 (2019.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蛙受精卵发育成蝌蚪的过程中形成了鳃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引起这种差异的过程是
A.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凋亡 D.细胞分裂
2.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单因子杂交实验中,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1:1反映的是
A.F1的基因型比例 B.F1的表现型比例
C.F1产生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 D.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的比例
3.细胞具有多种结构参与物质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由蛋白质分泌泡运至质膜释放
B.氨基酸由载体蛋白运至核糖体脱水缩合
C.葡萄糖由葡萄糖载体运至线粒体内氧化分解
D.乙酰胆碱由突触小泡运至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4.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室气体分子会吸收地球的反射热,使地球升温
B.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增加了全球酸雨的频率和酸度
C.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和提高死亡率
D.地球表面的短波辐射量增加与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减少无关
5.下图为某农业生态工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中的能量利用率
B.沼渣、沼液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
C.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D.该生态工程的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必然引起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B.高等生物的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C.基因位置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D.若编码某多肽的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可能变长
7.下列关于树蛙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树蛙种群的存活曲线常为凹型
B.树蛙的性比率发生改变,有可能影响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为100%时,树蛙种群开始零增长
D.树蛙种群的稳定平衡密度受资源、空间和其他生物的制约
8.下列关于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
B.泡菜在打成匀浆前需用蒸馏水冲洗数遍以减少杂质
C.测定OD值时,必须先测定样品溶液,再测定标准溶液
D.样液中加入硫酸锌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为了沉淀蛋白质等杂质
9.肉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点会减少乙酸胆碱的释放,常用于除皱美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肌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
B.肌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接受刺激后,引起肌膜的复极化
C.肉毒素可使肌膜的小电位不易达到触发动作电位的阀值
D.肉毒素可使肌肉松弛,从而达到除皱效果
10.下图是与核基因S的表达有关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B.过程②为mRNA的加工,在细胞核中进行
C.过程③中多个核糖体同时参与同一条肽链的合成
D.过程⑤可防止异常蛋白的产生
1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子代噬菌体均含32P
C.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
D.噬菌体增殖所需的能量和原料由细菌提供
12.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工业黑化之前,桦尺蠖蛾绝大多数是浅体色,而工业黑化之后绝大多数桦尺蠖蛾是黑体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体色桦尺蠖蛾的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B.黑色桦尺蠖蛾比例变大是一种适应性进化的结果
C.工业黑化使桦尺蠖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自然选择是桦尺蠖进化的动力
13.下列关于“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组别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相同
B.需将含有酶的滤纸片贴在反应小室的内壁上
C.反应时间不宜过长,主要原因是时间过长会导致酶消耗过多
D.完成某pH组实验后,反应小室经充分冲洗可用于其他pH组
14.某化合物由甲、乙两部分构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化合物为蔗糖,则甲、乙均表示葡萄糖
B.若该化合物为二肽,则甲、乙中不可能同时含有羧基
C.若该化合物为ATP,甲为腺苷,则甲、乙之间通过磷酸键相连
D.若该化合物为质膜的磷脂分子,甲为亲水头部,则乙位于脂双层表面
15.真核生物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主动转运
B.骨骼肌细胞内无氧时才可进行乙过程
C.甲、乙、丙过程均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D.面包制作时面团的“发起”与甲、丙过程有关
16.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三倍体无籽西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拍摄的显微照片,甲、乙、丙、丁四个细胞对应的时期依次为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籽西瓜高度不育,与a时期染色体配对紊乱有关
B.b时期细胞中DNA数已加倍,具有4套遗传物质
C.c时期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可发生基因重组
D.d时期细胞中囊泡融合形成细胞板,核膜重新形成
17.右图是划线分离法接种微生物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接种过程一般需灼烧接种环5次
B.划线结束可看到划线末端出现不连续单菌落
C.若培养的是尿素分解菌,可加入酚红指示剂
D.该接种方法不能准确计数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
18.尿糖试纸会因待测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多少呈现出浅蓝、浅绿、棕至深棕的颜色反应。“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的分组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模拟的甲、乙尿液样本中,一份含有葡萄糖,另一份不含葡萄糖
B.使用尿糖试纸检测时,须将试纸部分浸没在待测液中,取出观察颜色变化
C.若某尿样经试纸检测后出现阳性反应,则能断定该尿样的提供者患有糖尿病
D.出现尿糖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抑制了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
19.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条食物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蟾蜍→猫头鹰”为捕食食物链,以活的动物为起点
B.若该地被DDT长期污染,则在该食物链中猫头鹰体内的DDT浓度最高
C.虹蝴每年同化的能量,去除呼吸消耗后剩余的能量为该年度次级生产量
D.猫头鹰的次级生产量小于蟾蜍,主要原因是恒温动物的呼吸耗散了大量的热
20.下图为动物体内某卵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不发生交叉互换,卵细胞的基因型为Ef或eF
B.若不发生交叉互换,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Eff
C.若发生交叉互换,卵细胞基因型可能为Ef
D.若发生交叉互换,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eFF
21.利用杂交瘤技术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用仙台病毒为介导,将免疫过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B.融合后的杂交细胞种类较多,因此要进行筛选
C.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两次抗体检验后,才能获得阳性细胞克隆
D.可将单克隆阳性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获取单克隆抗体
22.接种狂犬病灭活疫苗是有效预防狂犬病的手段。接种疫苗可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咬伤后预防,二为无咬伤预防。咬伤后预防须多次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在伤口使用抗狂犬病血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狂犬病疫苗属于主动免疫
B.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抗体
C.单独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不能作为无咬伤预防的长效手段
D.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23.图示为用烟草的愈伤组织所做的5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愈伤组织是由一团相对未分化的薄壁细胞组成的
B.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是天然植物激素,也可是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合物
C.该实验结果说明,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着烟草的生长和发育
D.该实验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受激素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和其他激素的影响
24.将小鼠肝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侧定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并绘制细胞体积、细胞数量与NaCl溶液浓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NaCl溶液浓度增加,细胞体积的曲线先逐渐升高后下降
B.若两组细胞数量相等,则两组细胞的体积也相等
C.若某组细胞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则该组细胞内外NaCl浓度相等
D.细胞体积与数量变化曲线可反映出不同肝细胞内溶液浓度存在差异
25.图一是某系谱图,甲病和乙病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X遗传,只有7号为突变个体。图二表示对甲病的某种检测结果: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各显示一个条带。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9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7号的变异来源不可能是染色体结构改变
C.3和4号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45/62 D.8号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23/93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8分)南极某海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虎鲸处于第 个营养级。
(2)从营养关系看,磷虾的分布主要与 有关。对蓝鲸的过度捕杀,可导致磷虾密度 ,从而抑制硅藻生长,导致生态失衡。
(3)海冰为磷虾提供栖息和躲避敌害的场所,全球变暖,海冰减少,磷虾种群受到影响,这是种群数量的 (选填“内源性”或“外源性”)调节因素。通过调查某时刻单位水体中磷虾的干重,即调查 ,可推测磷虾种群在南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4)磷虾利用硅藻的效率 (选填“大于”或“小于”)陆地动物利用植物的效率,原因是硅藻 。
27.(8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
注:①chl=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LP (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可通过仪器测定各组的 反映出来。希尔反应模拟光合作用中 阶段的部分变化,DCIP Red相当于该阶段中的 。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测定希尔反应活力时需保持温度、pH、 和 等无关变量一致。
(3)施用1.0 g·L-1细胞分裂素,该植物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的原因是: 含量增加有利于光反应进行;由叶片氮含量增加可知 的含量较高。
28.(8分)果蝇眼色色素的产生须有显性基因A,只有隐性基因a时不产生色素,不产生色素的个体为白眼。第二个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B使色素呈紫色,只有隐性基因b时色素仍为红色。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择一对紫眼雌性和白眼雄性为亲本杂交获F1,F1的表现型和数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和a控制相对性状的不同形式,位于染色体的相同 ,构成一对等位基因。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
(2)亲本雌性的基因型为 ,F1紫眼雌性的基因型有 种。
(3)取F1中的紫眼雌性和紫眼雄性相互杂交获得F2。
①F2雄性中红眼占 ,F2紫眼雌性中纯合子占 。
②F2中偶然有1只红眼雌性,经检验其染色体数目正常。原因可能是:亲本中的 产生了X染色体上基因B突变成b的配子; 。
29.(8分)回答与微生物培养、果胶提取及果酒制作有关的问题。
(1)在豆芽汁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蒸馏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①M培养基如用于培养霉菌,在培养基灭菌 (选填“前”或“后”)要把培养基的pH调至 (选填“中性偏酸”、“中性”或“中性偏碱”)。
②欲从土壤中分离出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并加入显色剂,接种土壤稀释液并培养。加入的显色剂是 ,在产淀粉酶微生物的菌落周围会形成 。
(2)柚皮富含果胶,将抽皮汁进行过滤,加入 出现絮状沉淀,再经 和脱水得到果胶干制品。
(3)利用葡萄匀浆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①与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有:避免发酵瓶中气压过高; (写出一点即可)。
②某同学用乙装置制备果酒,实验开始后3天内都未看到气泡冒出。欲使发酵尽快发生,你的建议是 。
30.(8分)人的S细胞可以产生某种具有临床价值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由基因yie编码。目前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该蛋白质。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yie基因,可从人的S细胞中提取 作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DNA,再利用 技术在体外扩增获得大量yie基因。
(2)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可将基因导入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若该叶肉细胞经培养、筛选等得到了yie基因能稳定表达的愈伤组织,则说明yie基因已经 。把愈伤组织放在摇床上,通过 培养可以获得单细胞,这种单细胞具有 细胞的特征,最终可以形成植株。
(3)也可将yie基因通过 方法注入植物的原生质体。为获取原生质体,需要制备含 酶以及渗透压稳定剂、细胞膜保护剂等的反应液。将外植体放入反应液后要严格控制好温度、pH和 ,避免脆弱的原生质体受到持续的伤害。
31.(10分)人类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膜上A、B抗原决定的。血清中的凝集素会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定的凝集反应。不同血型的抗原和凝集素分布如下表。
欲鉴定某血样的ABO血型,设计实验如下。请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完成分析与讨论。
材料和用具:载玻片一个、滴管若干、抗A凝集素试剂、抗B凝集素试剂和待测血样等。
(1)实验思路:
①将抗A、抗B凝集素试剂分别滴加在载玻片的两侧(如图)。
②在抗A凝集素试剂和抗B凝集素试剂中各滴加一滴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血滴有无 现象。
(2)结果和结论:把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以表格的形式呈现(阳性结果用“+”表示,无阳性结果用“-”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为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率,既要用凝集素试剂检测血型,还要用己知血型的 与待检者的血清混合来检测血型。
②凝集素属于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位点位于Y形结构的 。
③动物的抗A凝集素或抗B凝集素虽为抗体,但一般认为其产生不是通过自身抗原的刺激后经体液免疫产生的。请例举事实以支持该观点。
2019 年高三教学测试·生物·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1 页)
2019 年高三教学测试 201909
生物试题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A A B D C D B C B A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C B D B A D D C B D D C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 小题,共50 分)
26.(8 分,每空1 分)
(1)8 四、五、六 (2)硅藻分布 增加
(3)外源性 生物量 (4)大于 纤维素含量低
27.(8 分,每空1 分)
(1)光密度值 光反应 NADPH
(2)细胞分裂素的浓度 DCIP 溶液的量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3)叶绿素 相关酶
28.(8 分,每空1 分)
(1)基因座位 自由组合 (2)AAXBXb 2
(3)①3/16 1/4 ②雄性 雄配子中的X 染色体上基因B 缺失
29.(8 分,每空1 分)
(1)①前 中性偏酸 ②碘-碘化钾溶液 透明圈
(2)无水乙醇 过滤
(3)①避免因开盖放气引起杂菌污染 ②加入更多的酵母
30.(8 分,每空1 分)
(1)mRNA PCR
(2)整合到染色体DNA 上 液体悬浮 胚性 显微注射
(3)纤维素酶和果胶 反应时间
31.(10 分,除说明外,每空1 分)
(1)②待测血样 ③凝血
(2)(5 分)
血型鉴定结果和结论记录表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血型)
抗A 凝集素 抗B 凝集素
+ + AB 型
- - O 型
- + A 型
+ - B 型
(3)①红细胞 ②两臂
③A 型血的红细胞含A 抗原,但血清中不抗A 凝集素(其它合理答案)
命题教师:吴银峰、孙 波、姚建东、周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