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01-25 22: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第一节 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极地地区的冰屋草原地区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湘西龙山县里耶镇思考: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分类?一、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仅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1、村落的发展阶段1.人类聚居的需求 人类为了生存,必定希望互助和共同生活,由此构成聚居。穴 居避风躲雨,御寒免晒,逃避野兽逐水草而居渔猎生活乡村聚落耕作业与畜牧业分工乡村形成的原因2、影响村落形成的因素自然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的影响瑞士山村散村半固定棚舍耕作方式落后定居下来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规模范围逐渐扩大农业生产的发展3.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圆 形
不规则的多边形带 状水乡小


晓侗寨鼓楼西北平顶房云南丽江古城云南丽江古城陕北窑洞蒙古包小聚落奥地利民居奥地利民居丹麦民居丹麦民居荷兰民居荷兰民居加拿大民居加拿大民居捷克民居捷克民居美国旧金山民居美国旧金山民居摩洛哥民居摩洛哥民居瑞典民居瑞典民居希腊民居希腊民居小聚落二、村落的形态特征乡村聚落: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
为主的聚落。呈多边形的村落呈带状的村落聚落的分类临时性聚落永久性聚落乡村聚落城市聚落集聚型散居型集村村 落三、乡村集市1、集市及意义2、集市的类型3、集市的特点4、集市的功能两种聚落类型的不同之处。案例分析:浙江省楠溪江一带古村落的形成与
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丰富多彩的乡村民居四合院江南民居皖南民居福建土楼西藏碉楼窑洞傣家竹楼湘西吊脚楼蒙古包新疆土坯房北方的四合院西塘西塘西塘周庄西塘西递村藏式帐篷傣家竹楼西藏碉楼新疆土坯房例1.读右图“聚落的位置
与发展”图,分析回答:(1)该处的地形是_____,
图中A、B、C三处聚落形
成的有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 B、 C三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位于盆地中的地形平坦的部分并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且有利于河运B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成为人流,物流的聚散中转地二、典例剖析三、城市的起源1.城市的起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剩余产品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集市(乡村--集市--城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世界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2.城市起源的的理想自然环境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人类出现聚居分散的乡村聚落定居人类聚居的
本性和需求第一次社
会大分工二、乡村的形成 1.形成过程3.古代城市的发展很不稳定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废墟 1922年,先是在德信地区的摩亨佐达罗,后又在西旁遮普的哈拉帕发现古城遗址,它们统称为哈拉帕文化。其存在时期,估计为公元前2500~1500年,但也有一说上至公元前3500年,从而使这两个城市成为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城市。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摩亨佐达罗占地达260公顷,人口约为2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