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二节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第二节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18 14: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基础巩固
1.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福建,全省各个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C.?焚烧塑料垃圾???????????D.?使用一次性木筷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B.?汽油????????????????????????????????????C.?氢气????????????????????????????????????D.?酒精
3.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石油?????????????????????????????????????B.?天然气?????????????????????????????????????C.?酒精?????????????????????????????????????D.?煤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氢气验纯???????????????????????????????????????????B.?连接仪器 C.?取用石灰石?????????????????????????????????????D.?CO2验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氢气是一种理想新能源,但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你认为制约氢能源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1教网
6.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2)大型飞机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压入燃烧室,促进了航空煤油的燃烧。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________,汽油的成分之一为辛烷 ,辛烷完全燃烧的产物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 21·cn·jy·com
(3)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可燃冰”属于________ 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 能源。 21cnjy.com
(4)现在化石燃料等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________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www.21-cn-jy.com
二、强化提升
7.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CO、CO2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相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试验操作先后次序中,错误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A.?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B.?制备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C.?加热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后,先移导管出水面,后停止加热 D.?掏沼气池(沼气池内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先进行灯火试验www-2-1-cnjy-com
9.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________、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___,破坏环境. 【出处:21教育名师】
(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10.实验室中有下列仪器:
(1)填写标号仪器名称:③________。
(2)欲在实验室制取H2 , 应选择发生装置仪器的组合为________(选择一套,填序号);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当用装置⑩收集H2时,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为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三、真题演练
11.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1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B.?石油?????????????????????????????????????C.?煤?????????????????????????????????????D.?乙醇
1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产生氢气 ???????????????????????????????????????D.?收集氢气 2·1·c·n·j·y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B.?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的泡沫不一样多 C.?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D.?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
15.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________。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巩固
1.答案: B
解析: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对空气造成污染,A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美丽福建的要求,B符合题意;
C、焚烧塑料垃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C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造成大量树木的滥砍滥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B、根据使用自行车的好处分析 C、根据燃烧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D、根据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2.答案: C
解析:A、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
B、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氢气是理想能源的原因:热值高、来源广、产物无污染。
3.答案: C
解析:A、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 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不符合题意;
C、酒精可以通过粮食发酵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C符合题意;
D、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烧不可再生,酒精能用粮食酿制属于可再生资源
4.答案: A
解析: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符合题意的;
B、连接仪器时试管底部不能放在桌面上,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加入块状石灰石不能试管直立,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验满使用的是燃烧的木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氢气验纯的方法分析; B、根据仪器连接的方法分析; C、根据固体取用方法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分析。21*cnjy*com
5.答案: 氢气具有可燃性,不易储存和运输等
解析:【解答】制约氢能源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不易储存和运输等。 根据氢气的生产、运输、储存、化学性质分析,一是简单方法让水分解,即得到氢气的技术不成熟;二是 储存和运输 具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具有可燃性,易爆炸。
6.答案: (1)煤 (2)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 (3)不可再生 (4)太阳能
解析: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高密度空气能够给航空煤油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充分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汽油的成分之一为辛烷 ,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 可燃冰属于一次性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 高密度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较高的氧气含量能够给航空煤油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充分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 汽油的成分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 (3)可燃冰是一种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二、强化提升
7.答案: A,C
解析: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A符合题意;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但并不是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如金刚石,B不符合题意;
C、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符合题意;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A、根据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与明火发生爆炸分析 B、根据具有疏松多空结构的碳单质能净化空气 C、根据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D、根据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8.答案: D
解析:A、点燃可燃性气体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A不符合题意; 21*cnjy*com
B、根据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在装配仪器时,先对试管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固定,否则漏气收集不到气体,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属于易燃物,进行灯火试验时,会引起甲烷燃烧,所以掏沼气池(沼气池内有大量可燃性气体CH4)前,不能进行灯火试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分析 B、根据制备气体的步骤分析 C、根据实验室利用加热固体和排水法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分析
9.答案: (1)石油 (2)SO2;酸雨 (3)C;4P+5O2 2P2O5;在与氧气接触的情况下,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解析:(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会产生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破坏环境.故填:SO2;酸雨; (3)①C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白磷能够燃烧.
故答案为:C;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②实验B和C白磷都氧气接触,B中白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没有燃烧,C中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对比实验B和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与氧气接触的情况下,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2)化石燃料含有氮,硫等元素,其燃烧会产生SO2、NO2等污染物。 (3)①根据可燃物燃烧条件进行分析。 ②通过实验对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0.答案: (1)长颈漏斗 (2)②④⑦;Zn+H2SO4=ZnSO4+H2 ↑;b (3)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
解析:(1)仪器③名称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用到的仪器是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和锥形瓶,故填②④⑦;
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Zn+H2SO4=ZnSO4+H2 ↑;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氢气应从短管静茹瓶中,故填b。(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补充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MnO4 K2MnO4+MnO2+O2↑。
(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分析,结合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解答; (3)根据氧气的制取原理及装置中所用仪器分析。
三、真题演练
11.答案: 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温室气体而氢气燃烧后仅生成水、属于新能源,
故答案为:D。
根据常见的新能源进行分析
12.答案: 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由高粱、薯类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D。
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13.答案: D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C、制取氢气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14.答案: A
解析:A、一切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混合,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不一定是氢气,A符合题意;
B、含有较多钙镁离子化合物的水是硬水,不含或含较少钙镁离子化合物的水是软水,加入等量的肥皂水,硬水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软水产生的泡沫多浮渣少或无浮渣,能观察到产生的泡沫不一样多,B不符合题意;
C、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有较少氧气,而空气中含有较多氧气和较少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燃烧现象不同,能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C不符合题意;
D、一切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如面粉、煤粉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A、根据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混合遇明火都会发生爆炸分析 B、根据检验硬软水的现象分析 C、根据空气中和呼出气体中含有的氧气的量不同分析 D、根据可燃性的粉尘有很多种分析
15.答案: (1)沸点 (2)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清除可燃物 (3)
解析:(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是空气不足造成的,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3)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 (1)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 (2)增大燃气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燃气燃烧的更充分,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3)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在一定程度下减小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