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地理重组卷(五)
编审: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地理研究室
(10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一架飞机3月21 1t日落时分从①城(西四区)以每小时100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大致沿纬线飞往②城(东一区),则到达②城时当地区时约为
A.3月21日21时 B.3月22日?时
C.3月21日5时 D.3月22日1时
2、一艘轮船从M港沿最近航线驶往美国西海岸,则必须经过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3、关于两地共同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B.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C.人口种族构成复杂 D.是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宜昌市某中学开展地理观测活动,右图中各点是a、b、c、d四小组相对同一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其中点M为该地区一村落的平面图。据此回答4~6
4.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A.山间盆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5.a、b、c、d四小组所在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A.a B.b C.c D.d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实线处可能有小溪流过
B.图中虚线处可能有小溪流过
C.图中a和b处均可能为山脊线
D.图中实线和虚线处均可能有小溪流过
2005年7月17 ~2005年7月20日,台风“海棠”登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中心气压为96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0米/秒。读下表和“台风‘海棠’路径图”,回答7~9题
7.7月18日4时,台北市区风向可能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风 D.东南风
8.7月19日4时,福州的风力约为
A.小于7级 B.7~10级
C.10级 D.大于10级
9.“海棠”登陆期间,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11.经测量发现,河流②处比①处水量明显减少,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沿岸工业发达,用水量大 ②太阳辐射强,河流水蒸发旺盛
③流经沙漠,大量水下渗流失 ④流经沼泽,大量水体被截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旱灾频繁
C.土地盐碱化 D.人口增长过快
读下图,回答13~16题。
13下表统汁数据与上图中四川城小气候特点吻合的址
A.①城市 D.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14.在上图中,②城市附近的广阔海域为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路线,其主要运输货物是
A.石油 D.棉花 C.煤炭 D.粮食
15.甲国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A.油轮的泄漏 B.石油的冶炼
C.核电站排放的冷却水 D.城市污水
某物资在国际贸易中的流向为: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俄罗斯、加拿大、瑞典、刚果、巴西等国,主要进口国是美国、日本,中国和西欧诸国。据此回答“16一17题。
16.据进出口国家和地区判断,该物资属于
A.森林资源 B.玉米、小麦 C.石油资源 D。水力资源
17.这种物资或资源
A.分布主要集中在属于温带气候的国家
B.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
C.最富有的国家是美国,最匮乏的国家是日本
D.过度开发会导致酸雨和臭氧层变薄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进行生产的场所。右图是居住场所、工作场所、休闲娱乐场所的变化。读图回答18~19题。
18.从第一到第二阶段,休闲场所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逐渐与居住场所分离 ②数量由少到多 ③规模逐渐变大
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 ⑤种类日趋多样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9.当演化到第三阶段时,该地区就业入口结构与右图中四点所示状况最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在知识经济社会,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研究和发展经费的投入、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与发展经费(R&D)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依据表和图回答20—2l题。
20.关于中美日三国经济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资金投入量多于美国、日本
B.中国资金投入比重大于美国、日本
C.中国劳动力投入比重和RSD/GDP(%)均低于美国、日本
D.中国每百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数量最多
21.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此,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下列组合均属于综合国力基本实体的是
①国土面积 ②地理位置 ③工业生产能力 ④资源状况 ⑤内政外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国家海洋局对我国18个近岸海域生态监控区开展的生态监测表明,南部沿海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回答22~23题。
22.有关红树林湿地对海南岛环境所起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弱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②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③丰富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 ④提高沿岸地带的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对红树林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的监测与管理,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实地测量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卫星定位技术 ④遥感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我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陆地区的数据。回答24—25题。
24.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其比率变化最明显的是
A.青壮年人121 B.老龄人口
C.十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人数 D.城镇人口
25.有关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总量大,增长快
B.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
C.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资源需求量大
D.每年净增人口多,对环境压力大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26.(12分)阅渎下列材料及“珠江三角洲大早年、平水年咸潮影响范渎图回答下列问题。
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加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升的自然灾害。
材料二 由于受天文、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05年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七)至2006年1月3日(农历十二月初二)一连8天,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区出现了一次特大咸潮。
材料三 据广东天文学专家介绍,这次珠江三角洲特大咸潮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除正值天文大潮外,还有诸多不利因素。早在2005年9月26日,磨刀门水道的大涌口水闸,就观测到咸潮含氯度每升达3898毫克,强咸潮的来临比去年和前年的同期还要提早。2005年12月15日,大涌口水闸观测到每升高达7500毫克的含氯度,为近年来的最高值。因此,这次特大咸潮来临的背景不凡。
(1)咸潮多发生在——地区、——季,上图中A、B两线
表示大旱年咸潮影响范围的是——· 材料一 非洲大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774亿桶,占世界
(2)引发本次珠江三角洲咸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三点) 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4%,原油日产量占世界的10.6%,日均消
费石油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3.4%。专家预测至2010年,非洲
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3)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危害?
(4)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两点)
27.(11分)卜图为某种气候分布图,图例“目”表示该气候类型。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气候分布图,其分布规律是________, 该气候区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该气候区主要的水果是_______(至少写两个)。
(2)该气候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是:从地形上看,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_从海陆轮廓上看,A处________。该气候在C处分布的面积较小,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D、E、F三地年降水量从多到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地区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洲大陆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774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4%,原油日产量占世界的10.6%,日均消费石油水浒传费量的3.4%。专家预测至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20%。
材料二 非洲曾是美国外交政策中备受冷落的角色。布什4年前在竞选时曾轻描淡写地说,非洲“不属于美国的战略利 范围”,但在2003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却强化与非洲 能源生产国的合作,确定非洲为“加强美国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 据报道,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在提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分析,我国是世界未来石油进口增长最多的国家。
(1)上图中的虚线甲、乙航线是连接我国与非洲西海岸海上航线的一部分,甲航线与乙航线货船上的货物类型有什么差异?
(2)根据材料简述,美国为什么把非洲确定为“加强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3)除了非洲,中亚地区也是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区域,与非洲相比,我国从中亚进口石油具有哪些优势?除进口石油外,我国还可采取哪些措施,缓解能源供应紧张问题?(至少答出三点)
(4)当地时间2004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上10时,我国驻非洲某国的石油工人在发给北京家人的E-mail中写道:“这里气候湿热、蚊虫遍地,丛林中时有野兽出没……”该国最有可能是图中a~e国中的 国。
29.(8分)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创建于1919年的首都钢铁厂,距天安门只有17千米。2004年首钢实现销售收入619亿元,实现利润12.47亿元。2008年北京要践诺“绿色奥运”时不我待。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将搬迁至曹妃甸。
曹妃甸,地处唐山滦南县南部海域中,是一个距离海岸18千米的带状小沙洲,因岛上原有曹妃庙而得名。曹妃甸与陆地之间有150平方千米的滩涂地。甸头向前延伸500米,水深即达25米,甸前深槽水深36米,是渤海最深点,是我国少有的不需要开始人下堕音;道和港池,即可停靠25万吨级船舶的大型深水港址。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腾飞之后,人们一直期待着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的兴起。专家们认为,此番首钢搬迁,真正使京津冀一体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1)首钢搬迁最主要的目的是
(2)当2007年10月之前新首钢产出第一卷带钢时,将标志着经济区的崛起。
(3)新首钢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
(4)曹妃甸将是一个工业新港城,除钢铁工业外,从原料来源角度考虑,还可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30、(10分)北京、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著名的城市。南京是我国第十届运动会的主会场,2008年北京将要承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上海将要承办“世博会”,如何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他们面临的共同课题。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是三个城市各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与北京、上海所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北京和南京都是千年古城,上海的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却一跃而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促使北京、南京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是 ;促进上海后来居上的因素很多,最有利的是 。
(3)当前北京和南京的城建工作主要是加强老城区的改造,这就产生了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北京的胡同,应该拆还是留?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海市的主要目标在于浦东新区的开发,1990年开始启动。请问:开发浦东有何意义?
(4)冬天来了,滑雪成为许多人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据报道,北京有17家利用人造雪而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利与弊。
1.B 2.C 3.D 4.D 5.A 6,B 7.A 8.B 9.C 10.A 11.D 12.B 13.B 14.A 15.A 16.A 17.B 18.B 19.A 20,B 21.D 22.A 23.C 24.C 25.A
26,(1)沿海(或河口) 冬 B(3分)
(2)珠江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南粤大地气候干旱,人类无序采沙,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地势地平,河汉纵横;以及天文大潮的影响等。(3分)
(3)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企业生产造成影响,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3分)
(4)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节约用水。(3分)
27.(1)地中海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柑橘、葡萄、柠檬、无花果、油橄榄(至少写两个)(4分)
(2)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 有高大的南北向山脉 海岸曲折,深入大陆内部 C所处的30‘~40‘S的地区,陆地面积较小(4分)
(3)DEF(1分) (4)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2分)
28.(1)甲航线货船上货物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乙航线货船上货物以矿物产品为主。(2分)
(2)非洲石油储量大,日开采量多,但本地区消费少,有较多石油供出口。(2分)
(3)距离中亚比非洲近,可通过管道输送,这样更安全、更可靠,我国与中亚各国关系友善。(答出两点即可)①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②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③加强我国水能、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开发,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④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等。(4分) (4)d(1分)
29.(1)保护北京市的大气环境(1分) (2)环渤海(1分)
(3)有天然深水港,海运条件便利;市场广阔,资源丰富;有广阔的滩涂地,建厂可不占用耕地。(3分)
(4)化学工业(或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电力工业、棉纺织工业等。(3分)
30.(1)B A(2分)
(2)长期作为行政中心(或政治因素) 交通位置优越(或水陆交通便利)。 (2分)
(3)规划文物价值较大的一定区域严格保护并开发相关的文化产业,一般的则根据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可以拆迁。(2分)
浦东新区的建设解决了上海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城市问题(或有
效地控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规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同时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飞跃。(2分)
(4)北京冬季气温低,建滑雪场可以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但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浪费了能源,应予以限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