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地理高考模拟B卷(全国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400年。现在,天文学的又一个重要时刻已经到来。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大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8颗。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
A.质量大小 B.发光强度 C.密度大小 D.有无卫星
2.材料中所提的天体系统从级别上看包括几个层次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06年6月9日至7月10日举世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其中开幕式于北京时间9日22时30分举行。本届世界杯一共进行64场比赛,32支球队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角逐“大力神杯”。比赛结果意大利夺冠,法国队获得亚军,德国、葡萄牙队分获第三、四名。结合右图完成3—4题。
3.世界杯在德国开幕的当地的区时是
A.14:30 B.15:30
C.22:30 D.15:02
4.世界杯足球赛举行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
B.地中海海区西风怒号
莱茵河河水猛涨,进入主汛期
D.德国迎来水稻丰收期
右图所示范围为昼半球,其中A点(78°N、12°E)位于我国新建的北极科考站附近,B点与A点处在同一经线圈上,此时正值北极科考的好季节,读右图完成5—6题。
此刻北京时间是
A.7时12分 B.7点
C.19时12分 D.19时
6.下图地点在图示范围内的是
A.埃及 B.伦敦
C.惠灵顿 D.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右图中,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③AC为晨线 ④BC为晨线
A.①④ B.②③
C.① ③ D.②④
8.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7月6日12时 B.7月7日4时
C.7月6日4时 D.7月7日12时
右图是南半球某日某经线日出随纬度分布图,读图完成9—12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坐标为
A.0°,90°W B.20°S,30°E
C.20°S,120°E D.23.5°N,150°W
10.这一天60°N处的昼长约为
A.7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7小时
11.该经线与30°N纬线交点附近的重要河流是
A.长江 B.密西西比河
C.尼罗河 D.亚马孙河
12.图示时期,下列地理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是牧羊忙碌季节 D.极昼极夜范围都在减小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13—15题。
13.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时间的差异
14.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B.纬度低,降水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15.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B.乙地因日照弱,不能发展林业
C.甲、乙两地因自然条件影响,种植业均不发达
D.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海平面一年气压系统交替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地区中,符合图中气压交替规律的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南地区
17.如图中7~8月间的气压状况,可能引发的天气现象是
A.洪涝天气 B.春旱天气 C.气旋雨天气 D.伏旱天气
天气与居家生活密切相关,天气预报更为人性化。回答完成18—20题。
18.日照强度气象指数最低,“根本不须防晒”。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的是
A.雨后天晴 B.阴雨霏霏 C.异常干热 D.雷雨间歇
19.霉变气象指数最高,达到“大范围霉变”、“严重霉变”的程度,最有可能是
A.九月的吐鲁番 B.六七月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C.隆冬的内蒙古高原 D.盛夏晴热的背风低地
20.上海2月某日润肤气象指数为湿润,天气状况大致是
A.干热 B.干冷 C.冷湿 D.湿热
老家在南京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小李,8月20日乘飞机到新疆支教,结合地理知识完成21—22题。
21.经起飞到8000米高度的飞机,适遇雷电暴雨,飞机正确的应急措施是
A.迅速着落 B.迅速升高到12000米以上
C.紧急迫降 D.保持原状
22.离开时的南京,刚到时的新疆,及在飞行的大多数时间内,天空多呈蔚蓝色原因是
A.气温高,对流上升强烈,尘埃、水汽等扩散到高层大气中
B.一直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中水汽极少
C.植被覆盖良好,又盛行下沉气流,尘埃、水汽少且难以扩散
D.大气干燥少尘埃,空气分子散射作用强
2006年4月25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在总统府青瓦台发表的韩日关系电视讲话中称,韩国将不惜在独岛问题上付出任何代价或牺牲,绝不会作出任何让步或妥协。结合独岛(竹岛)地理位置图,回答完成23—25题。
23.下列有关独岛(竹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最热月在7月
B.为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C.最热月气候比我国的同纬度地区高
D.降水比我国的同纬度地区少
24.图中独岛(竹岛)与釜山的距离约为
A.325千米 B.250千米
C.400千米 D.450千米
25.下列控制独岛(竹岛)的天气系统中不会发生的是
A.锋面气旋 B.气旋
C.冷锋 D.副热带高压脊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6(11分)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在丙地的 方,两地中 地先看到日出。(2分)
(2)丙地在北京时间18:00日落,则当地的昼长是 小时。此时,该大陆 气压强盛。(2分)
(3)当我国最西端正直黎明的时候,图中乙地( )(3分)
A.一定正午 B.可能正午 C.一定下午 D.可能黑夜
(4)据国家防汛防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图是我国地区春初易发生汛情而春末易发生旱情,试分析原因。(4分)
27(10)读我国北方某地房屋内朝南窗户的“阳光照射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地球运行到A点时,阳光直射 ,地球运行到B点时,阳光直射 。(2分)
(2) 地球运行到A、B、C、D四点时,北半球白昼达最大值的是 。全球均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分)
(3) 地球公转到图中D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 。(2分)
(4) 当墙上的时钟到上午11点时,屋内阳光的影子就已经与窗户垂直,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1分)
(5) 地球从图中A公转到C期间,每天窗外白昼的时间发生的变化 。(2分)
(6) 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大亮,这是大气 作用的结果。(1分)
28(10分)下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二分二至节气中的 日,判断依据是 。(2分)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B所在纬线相等的地方,纬度可能为 。(1分)
(4)右图中甲、乙、丙三条线
表示该半球当日正午太阳高
度的分布规律,其中正确的
是 线。(2分)
(5)图示气压带名称 ,
D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
在该地气候形成中, (洋流)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3分)
29(7分)下图中上部表示120°E副高脊线位置(横坐标6—21表示6月21日,其余类同),下部表示我国境内的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段内,副高脊线在 纬度之间摆动。副高的强弱和进退,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 的分布以及 灾害的发生。(3分)
(2)图中所示锋面主要在 地区,在其影响下的天气是 。(2分)
(3)图示锋面系统在正常年份对该地区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是 。(2分)
30(12分)2006年5月18日2时15分,1号台风“珍珠”在广州汕头登陆。受其影响,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共1132.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31人,失踪5人,紧急转移安置105.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0.9千公顷拒收43.9万公顷;倒塌房屋1.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83.3亿元。读下面“1号台风登陆路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台风形成源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1分)
(2)台风登陆时福州的风向是 。(1分)
(3)台风风力强大的原因是 ;带来暴雨灾害的原因是 。(4分)
(4)台风登陆后迅速减弱的原因是 。(2分)
(5)台风登陆后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4分)
答案及解析
1—2解析:恒星是质量巨大,能自行发光的球状天体,而行星在恒星引力的作用下绕其转动;材料中所提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个层次。
答案: 1 A 2 B
3—4解析:由题知世界杯在德国开幕的北京时间22时30分(东八区),而当地时间为东一区区时,相差7小时;世界杯足球赛举行期间为夏半年,亚欧大陆的气温应高于同纬度的海洋,故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
答案:3 B 4 A
5—6解析:据图可知A点的纬度为78°N,太阳直射在12°N,A点的经度为12°E且地方时为0点,从而推知北京时间为7时12 分;在此基础上估算出埃及、伦敦、惠灵顿、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时间,判断哪个点处在白昼。
答案:5 A 6 C
7—8解析:7 根据阴影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推断OP、ON为日期分界线即是180°经线或0时所在经线。由于晨昏线ABC是关于OP所在经线圈呈轴对称,所以OP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ON则为180°经线的一部分。根据OP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可知图中极点O处在极夜状态。又因为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可知该图为南极俯视图。根据自转方向(顺时针方向)和昼夜分布特点可知BC为晨线。
8 根据OP所在经线(60°W)地方时为0时,可计算国际标准(0°经线)时间。根据ON为180°经线的一部分以及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非阴影部分处在7月7日。
答案:7 D 8 B
9—12解析:9根据该经线与赤道交点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12时,可计算出该经线的经度为30°E;该经线与70°S交点的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6点,可知其当地日出时间是0时,即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点所地纬度20°S。
10、同上计算方法可知60°S的各地日出时刻为3时30分,即其夜长为7小时,而60°N各地的昼长正好等于60°S各地的夜长。
11、30°N和30°E交点附近的重要河流应该是尼罗河。
1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判断该时期为北半球冬季。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是小麦种植忙碌季节(收割或犁地)。其他三个选项的地现象都有出现的可能。
答案:9 C 10 A 11 C 12 C
13—15解析:由图可知,甲地为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多晴天,少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乙地为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多云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丙地为东非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甲地因水源的限制,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乙地热带雨林多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两者都欠发达。
答案:13 C 14 D 15 C
16—17解析:图中反映该地区在高低气压的交替控制,冬季的气压值明显高于夏季,且在7、8月该区受高压控制(副高控制),此时多出现伏旱天气,由此可知该区应为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16 C 17 D
18—20解析:一般而言阴雨天气的日照强度气象指数最低,无须防晒;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往往会造成霉变气象指数增高,而六七月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发生梅雨,持续时间比较长;上海2月是冬季,此时气温较低,且润肤气象指数为湿润,故应为冷湿气象状况。
答案:18 B 19 B 20 C
21—22解析: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飞机高空适遇雷电暴雨说明飞机仍在对流层,应迅速升高至平流层,中纬平流层的高度在10—12千米;晴朗的白天,大气干燥少尘埃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而使天空呈蔚蓝色。
答案:21 B 22 D
23—25解析:独岛(竹岛)位于37°N、131°E附近,亚欧大陆的东岸,受海洋影响很大,其气候为海洋性季风气候;独岛(竹岛)与釜山相差2°50′个经度,2°08′个纬度,而1个纬度等于111千米,1个经度等于111 cos35°千米;副热带高压脊移动的最北端在30°N。
答案:23 B 24 A 25 D
26答案:(1)西南 丙
(2)14 印度低压 (3) B
(4)春初冬季积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涨,发生汛情;春末气温回升快,雨带未到,加之农业用水量大,易发生旱情
27答案:(1)赤道 北回归线 (2)B A、C (3)冬至 大 (4)135°E
(5)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6)散射
28答案:(1)夏至 副极地低压带北移到北极圈以北 (2)23°26′N,90°E (3) 46°52′N (4)甲 (5)副极地低压带 温带海洋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
29答案:(1)15°N—27°N 锋面雨带 水旱
(2)江淮(长江中下游) 阴雨连绵(梅雨)
(3)河流进入汛期,流量增大
30答案:(1)洋面温度在260C以上,距赤道有一定的距离,存在明显的地转偏向力,有利于台风的形成
(2)偏东风
(3)中心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且上升运动强烈 形成于海洋,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空气上升运动强烈
(4)失去能量来源,且受地面摩擦力影响,风速减小,中心气压迅速升高
(5)不利:对沿海地区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危害,带来洪灾;有利:可以缓解农业的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