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全国l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地理重组卷(一)[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届全国l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地理重组卷(一)[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7-04-17 00: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7届全国l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地理重组卷(一)
编审: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地理研究室
(10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当地时间2月26日,第20届冬奥会在都灵奥林匹克体育场落下帷幕。23时(区时)整,下届冬奥会举办地温哥华市市长从奥委会主席手中接过奥林匹克五环旗。读两城市位置示意图,加答1~4题。

1.温哥华市长接过奥林匹克五环旗时,温哥华的区时是
A.2月26日14时 B.2月25日14时
C.2月27日8时 D.2月26日8时
2.都灵和温哥华的越野滑雪应分别建在
A.阿尔卑斯山脉附近、海岸山脉附近
B.阿尔卑斯山脉附近、落基山脉附近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附近、安第斯山附近
D.亚平宁山附近、落基山脉附近
3.都灵和温哥华冬季的降雪主要来自
A.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 B.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
C.冬季风引起的冷锋天气 D.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
4.都灵附近河流
A.径流变化较大 B.结冰期长
C.汛期出现在夏季 D.属于内流河
下图为某大陆18S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剖面线两端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均不相同
B.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不相同,但流向相同
C.大陆东西两侧洋流都主要为风海流
D.因纬度相似,大陆两侧近岸海水盐度大致相同
6.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相似
B.①山西侧沿海与②山东侧沿海降水差异很大
C.①、②两地之间大部分地区是热带雨林植被
D.剖面线上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两种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越丰富),据此回答7~8题。
资源种类
省区 甲 乙 丙 丁
新 ★★ ★★★★ ★★★★
陕 ★★★★ ★★★ ★★ ★★★
川 ★★ ★ ★★★★ ★★★★
粤 ★ ★★ ★★★★ ★
7.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与省区J11相比,省区新资源乙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壳运动频繁
读两大陆局部示意图,阴影区P1、P2表示经济作物分布区,据此回答9~10题。

9.以经济作物P1、P2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A.橡胶工业、制糖工业 B.饮晶工业、麻纺工业
C.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D.印染工业、棉纺工业
10.洋流L1、L2流向不一致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人海口附近海域盐度较高
B.澳大利亚混合农场里农民正忙于收割小麦
C.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D.我国江南一带多伏旱天气
下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回答11~13题。

11.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A.①上海 ②广州 ③鞍山 ④香港
B.①鞍山 ②广州 ③上海 ④香港
C.①鞍山 ②香港 ③上海 ④广州
D.①上海 ②香港 ③鞍山 ④广州
12.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主导因素是
A.靠近原料地 B.靠近燃料地
C.靠近消费市场 D.水源充足
13.下列加快①城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国土的最西、北、东、南端,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四地中位于俄边境是

A.a、b B.a、c
C.b、c D.b、d
15.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A.一个行政区 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 D.四个行政区
16.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
A.一定是正午 B.有可能是正午
C.一定是下午 D.有可能是黑夜
17.2006年,"红玫瑰"胜过"土汤圆",元宵节不敌情人节。情人节传人我国,从文化传播看,属于
A.迁移扩散 B.刺激扩散 C.传染扩散 D.等级扩散
18.缅甸于2005年11月6日将首都迁往该国中部的深山老林--彬马那(如图),缅甸迁都的目的是

①彬马那远离港口将更安全②彬马那位于,中心地带,便于国家管理与发展③彬马那,气候更优越④彬马那地形、城市用地更具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软件制造 B.玩具制造 C.汽车工业 D.石化工业
2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价格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1月14 在中哈边境,岸阿拉山,实现了跨国对接。中哈管道建设项目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历史上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一期工程管道总造价7亿美,管径813毫米,设计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据此回答21~23题。

21.哈萨克斯坦伺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
A.帕米尔高原 B.里海沿岸
C.图兰平原 D.哈萨克丘陵
22.中哈输油管道建设中要防止的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
23.针对当前国际油价高升的形势,我国应对的措施合理的是
A.停止进口石油,开采国内油田
B.通过提高油价来降低国内石油消费
C.开发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和开展节能活动
D.通过政治和军事干预油价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图回答24~25题。
24.地形区A、B所对应的自然带依次是
A.热带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C.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25.导致B地与A地自然带差异的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厄尔尼诺现象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0分)
26.(10分)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的主要地形是什么?该地形区东部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B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举例说明该生态环境问题B地区加重的人为原因。
(3)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件。
27.(13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该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除水能开发外,该河流域各国还可以在哪些资源开发方面开展合作?
(3)该河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口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其形成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28.(8分)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____,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____。
(2)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
(3)现甲、丙间需修建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线条画出选线位置。
(4)若该地区位于51",8.6'附近,试分析图中两河流的航运条件。
29.(10分)读中纬度某地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正受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二若P处出现降水,则其降水形式应为_________。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天气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包括天气状况)
(2)P是工业高度集中的城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烟尘和酸性气体等,则:①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降水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天气系统向A方向移走,则P处空气质量是否会明显改善?为什么?
30.(9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两河通航的优势。
(2)简要说明荷兰鹿丹港成为世界大港的社会经济因素。
(3)图a中鲁尔工业区和图b中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归纳两地工业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的区位优势。
1.A 2.A 3.D 4.A 5.A 6.B 7.D 8.B 9.B 10.D 11.B 12.C 13.D 14.C 15.C 16.B 17.A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C
26.(1)盆地。(1分) 该地形区东部因海拔高,蒸发弱,地势平坦,有大量冰雪融水和河流汇集而形成沼泽。(2分)
(2)荒漠化严重。(1分) 人们不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所导致的。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对水资源利用不当等。(2分)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交通便利。(答对两点给(4分)
27.(1)回归线以北因流经高山峡谷之中,山高谷深,落差大,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范围狭窄,(2分)回归线以南因地势平坦、开阔,汇入支流较多,所以流域范围较宽阔。(2分)
(2)流域内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山区,河流落差大。(2分) 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等。(答对两项即可)(2分)
(3)上中游流经高山峡谷地区,地形坡度大,重力作用显著,流域内断裂纵横,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灾害,气候上以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等; 人口增加和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破坏了植被,从而导致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并导致径流变化异常,加之下游地势低平,引起洪涝频发。(3分)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加强流域内各国的环保协作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28.(1)向西 向东(2分)
(2)甲、乙之间距离较短,但等高线较密,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不利于开挖运河。(2分)
(3)图略(沿两条600米等高线中间)(2分)
(4)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无冰期,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水流乎稳,航运便利。(2分)
29.(1)锋面(1分) 降雪(1分) (绘图如下)(2分)

(2)烟尘充当凝结核,促进水汽的凝结,酸性气体溶于水,产生酸性降水(或 酸雨、酸雪) 烟尘、酸性气体随降水落到地表,使空气变得清新(2分)
(3)空气质量不会改善,一定时期内还会恶化。原因:锋面向A侧移走后,P处上空受暖空气影响,而P处盆地中的冷空气难以移走,从而使P处空气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抑制空气对流,加上盆地地形的影响,使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大气中污染物积聚,空气质量下降。(4分)
30.(1)由于长江流域主要地处我国湿润地区,流域内降雨丰沛,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一年四季均可通航,多数干支流流经地区地势平缓(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因而通航里程长,江阔水深,通航条件优越,有"黄金水道"之称。莱茵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域内温暖多雨,河流因补给水源充足而终年流量大且稳定,没有明显的枯水期,由于流域内落差较小,主要流经平原地区,通航里程长。(5分)
(2)国家政策扶持,港口服务功能强,背靠西欧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2分)
(3)接近消费市场、内河航运便利、区内矿产和水资源丰富(鲁尔区煤炭储量丰富,华中地区则拥有铁矿产地),劳动力密集。(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