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3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19 19: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建立分类的标准
【教学难点】
分类标准的建立
【教学过程】
导入
多种多样的植物,装点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板贴、揭题)同学们,除了校园里有的这些植物,大家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呢?
大家的知识储备真丰富。
给植物分类
1.我们身边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说说看,刚才我们提到的植物分别有什么特征呢?
比如说——(ppt图片)樟树(它的茎有什么特征?) 学生:……
又比如说——(ppt图片)麦冬草(它的茎有什么特征?) 学生:……
2. (ppt逐步出示表格)我们就可以根据植物茎的特征(板书“茎的特征”),把植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木本植物,另一类是草本植物。这样的话,樟树就是?木本植物。而麦冬草就是?草本植物。
3. 找一找,这些植物中(ppt 图片),木本植物还有哪些?(表格中继续补充)草本植物还有?
4. 除了根据茎的特征来给植物分类,我们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每种方法中我们确定的标准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几个小组就要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分类方法,又多又合理。
5. 先来看看我们的要求。(ppt)
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记录员)
(为方便记录,植物名称用名称的首字代替)
每张纸记录一种分类方法。
记录完一种方法后,小心地将记录纸钉到自己组的泡沫板上。(组长)
(记录纸和植物图片在课桌里)
6. 各个小组,请轻声地开始讨论。(中途,可以请组长、副组长去了解其他组的分类情况)(视小组进度,提供“不开花植物——苔藓”的图片)
7. 刚才每个小组集思广益,找到了许多分类方法。接下来,在组长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我们要仔细去了解其他组的分类情况。(1-4组先去了解5-8组的,5-8组先去了解1-4组)
集体商议:
(1)为其他小组合理的、比较好的分类方法点赞,组长打“☆”表示。
(2)对某种分类方法有疑问的,组长打“问号”表示。
8. 各小组了解其他组的分类情况(教师把得到点赞的方法取下来,放到自己的泡沫板上)
9. (出示泡沫板)刚才这几种分类方法得到了大家的点赞。我们一起来看看。(每种方法稍作讨论,提出对应的“分类标准”,并板书)
10. 这几种分类方法被打上了问号。哪个小组对此有疑问?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个小组你们接受吗?
(这个小组的“植物种类”比较特殊——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其他小组有疑问吗?
我们研究的这些植物好像都是?——开花植物。那你们组是?——多了一种苔藓)
11.(补充板书)这样,由于苔藓的加入,我们又多了一种分类标准,那就是?——植物有没有花。可以把植物分成两大类——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
12. 开花的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说?它们的身体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
观察不开花的植物
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数量非常巨大。那么,关于不开花植物,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不开花植物的魅力。
(结合ppt)——苔藓、藻类、蕨类
小结
多种多样的植物,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同学们,我们今天讨论和了解的植物,只是30多万种植物当中的零星几种,还有更多植物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现在,镇海人家门口的植物园——宁波植物园,已经正式对外开放,大家可以去那里好好逛一逛,期待你们在植物世界中发现新的美好,收获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