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
斜面的作用
应用创新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得出结论。
教材分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本单元认识的最后一种简单机械。本课是按照“问题――实践――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分三部分:1、通过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车上搬运重物的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斜面。2、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分为两段:首先认识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后认识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实验验证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2、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教学难点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1、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2、有关斜面机械使用情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老师通过给同学们上课,发现你们个个都特别聪明。现在老师被一个问题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生回答:愿意!
师:出示图片,老师想把油筒运到卡车上,有什么好办法会更方便和省力?
生:回答用木板。
师:出示主题图,像搭在汽车车厢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板书题目:斜面的作用。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使用斜面有什么好处?(省力)斜面到底能不能省力呢?
2、用什么方法证明斜面会省力,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3、介绍各种材料和条形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老师也有几条建议想听听吗?
(出示课件:实验小贴士)①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为了测量的准确,在斜面上测力计尽量与斜面平行,②要匀速地慢慢地向上拉动,并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师演示)③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我们要提升不同的物体多做几次,把每次的实验结果都记录都下来。
5、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发现?
6、这些数据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问:斜面是否省力和哪些因素有关?
2、同学们质疑回答猜想。
1)制定实验计划(教师准备)
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
3)进行实验操作。(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
4)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总结。
3、得出结论。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随堂验收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螺丝、大桥……)
2、用纸片演示螺丝的斜面。
3、现在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如我们的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
四、课堂小结
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坡度越平缓省力。
五、布置作业
如果你骑自行车行驶到坡度,怎么骑车更省力?
六、板书设计
7、斜面
坡度 越大 省力
越小 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