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4份打包)(表格式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4份打包)(表格式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19 21:33:40

文档简介

班级 五 课题 16.太阳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 教授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含重、难点):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9个生字。理解并掌握“寸草不生、步行”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与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6:2:1:1)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字词。重点注意“摄、殖”和“抵、氏”的读写。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并说说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3.再读课文,说说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授课教师批注:
二、巩固规律,达标检测1.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告诉我们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2.重点段落品析。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jǜ jù)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lē liáo)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1)划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2)用横线画出能体现太阳重要作用的一句话。(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介绍太阳的重要性。
三、拓展分享,总结反思1.教(学)收获或未解决的问题 作业(含预习)


语 文 学科导学案




班级 课题 17.松鼠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 教授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含重、难点):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6:2:1:1)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和同学交流最难记的字词。 2.快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快速默读课文,把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4.读课文后的第二提的要求,完成问题。 授课教师批注:
二、巩固规律,达标检测1.读拼音,写词语。(1)xiǎo qiǎo líng lóng( )的松shǔ( )在树上搭wō( )。 (2)他一不小心huá( )了一下,摔倒了。 2.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先后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_,体现出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重点段落品析。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ún xùn)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xiǎng xiàng)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选文从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体现出它乖巧、驯良、漂亮。
三、拓展分享,总结反思1.教(学)收获或未解决的问题 2.作业(含预习)


语 文 学科导学案




班级 课题 习 作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 教授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含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 3.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写说明文。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6:2:1:1)1.读课文《鲸》: (1)文章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内容? 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句子,把握说明方法,并说说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A.人们见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B.“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2.请同学们读《风向袋的制作》解决下列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介绍风向袋的制作的?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授课教师批注:
巩固规律,达标检测 这两篇文章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从这两篇说明文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拓展分享,总结反思1.教(学)收获或未解决的问题 2.作业(含预习)


语 文 学科导学案




班级 课题 习 作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 教授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含重、难点):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2.学习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6:2:1:1)1.回忆一下学过的说明文——《太阳》《松鼠》等,总结学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特点。2.总结写作方法: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来写;运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语言要准确、生动。 3.了解习作要求: 第一步:确定好要写的物品。 第二步:认真观察,找到物品的特点。 例如: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 第三步:具体描写,结构有条理。4.小组交流,练习表达。 (1)出示物品,思考物品的特点。 同桌间交流: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物品向同桌介绍。 班上交流:如何在介绍物品时用到不同的说明方法。 (4)打算介绍同一物品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交流如何突出物品特点。 5.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授课教师批注:
二、巩固规律,达标检测继续习作,反复修改,写好这篇说明文。
三、拓展分享,总结反思1.教(学)收获或未解决的问题 2.作业(含预习)


语 文 学科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