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微课
本课为国家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表明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这三个子目内在关系将工业革命的背景、经过及影响串联在一起。“珍妮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期。
明晰概念:何谓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人类进入机器时代;工厂时代;蒸汽时代。
本课突破点一:瓦特改进蒸汽机
依据: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蒸汽时代。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所以,瓦特改进蒸汽机是本课的重点。
策略:这一重点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问题:瓦特为什么能成功改进蒸汽机?蒸汽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有何历史意义?
关于瓦特为什么能成功改进蒸汽机这一问题,我会提供三则材料材料分别从社会环境、现实需要、个人品质三个角度介绍。社会环境和现实需要是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外在因素,而他能成功改进蒸汽机与他本人的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素质密不可分。经过认真研究和实践,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得到成功运用。
蒸汽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有何历史意义这一问题,教师可结合教材,并补充两则材料,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情况,认识其重大历史意义。蒸汽机的发明打破了风力、畜力、水力等的限制,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推动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有:它推动了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纺织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建在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的区域,由此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采煤业和钢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效益和产量。它推动了交通运输革命,蒸汽机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总之,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社会步人工业化时代。
本课突破点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依据:工业革命影响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影响”既是过程,又是结果,需要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虽然今天我们依然经历着工业革命的洗礼,但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距离学生较为遥远,工业革命对于学生既“熟悉”,又“陌生”。
策略:
1.从细节、多元两个角度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解读多种形式的史料,学生能“感受”、“体验”工业革命,充分感受其影响之深,影响之广。
2.聚焦时空,考察在全球视野下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影响。学生学会辨证、全面、发展地看待问题。
一、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聚焦细节,呈现历史
1、出示一则材料: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世博会。展品的主场馆就是这个漂亮的建筑“水晶宫”,它是由玻璃和钢铁构成,通体透明。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100年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所有时代加起来还要多。
2、出示两个图表:英国人口变化图和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表。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观察城市人口所占百分比大幅提高,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由此看出,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3、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多元视角,辩证理性
英国作家狄更斯曾经在他的作品《双城记》中描写过,“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狄更斯对工业革命有何态度?对此你有何看法?
出示一组则料,学生讨论总结。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高,物质极大丰富,生活更加便利、舒适;但对于身处其中的某些人感受可能不同。我们看到了贫富差距在拉大,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城市贫民的生活条件肮脏不堪,艰难而困苦的生活着;我们还听到了亚非拉人民痛苦的呻吟和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无奈叹息。更令我们触目惊心的是,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巨大破坏,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机器轰鸣,污水四溢。
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时代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退的征兆,这种衰退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总之,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二、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
出示一组图片提问这组图片和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师生对话,进行小结: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地大物博而又腐朽落后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与苦难。中国人民在抗争的过程中,看到自身的差距,于是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国人民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与转型。
为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在课后深化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布置如下课外延伸作业: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以继续如下话题:
(1)富人区与贫民窟
(2)城市化及其问题
(3)女权主义的兴起
(4)工业污染与防治
(5)工业革命与新时尚
(共17张PPT)
《第20课 第一工业革命》
微课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教材解析
1
2
3
“珍妮机”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本课为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表明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共有三个子目:
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期
明晰概念:何谓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
本课突破点一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瓦特为什么能够成功改进蒸汽机?
材料二:早期的发明的蒸汽机很不完善。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改良蒸汽机的过程中,瓦特的妻子因病去世,给予他实验基金的赞助商破产,顶着巨大的悲痛,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瓦特仍然坚持研究改良蒸汽机,通过20多年的努力,同时吸收前人成果,最终他成功了。
——摘编自梁维民《天工巧匠瓦特和蒸汽机》
社会环境
现实需要
个人品质
瓦特改进蒸汽机
材料一: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的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价:“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瓦特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有何历史意义?
本课突破点二
工业革命的影响
聚焦细节,呈现历史
为了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无比财富,1851年英国在阿尔伯特亲王的主持下,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为办此博览会英国专门花了22周时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玻璃及金属建成的大厦——“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黄光耀、刘金源《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促进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促进人口增长与城市化
889
2597
英国人口的变化
聚焦细节,呈现历史
聚焦细节,呈现历史
促进大众化教育
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02年)
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
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 的系统教育体系 (19世纪初)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影响
多元视角,辩证理性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
英国女王与“维多利亚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
多元视角,辩证理性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工业革命的影响
多元视角,辩证理性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为了实施自由贸易政策,英国用武力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了大门,迅速扩张成为一个“日不落的帝国”。一个以英国为核心的商业贸易圈逐渐形成。
英国的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工业革命的影响
多元视角,辩证理性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工业革命的影响
多元视角,辩证理性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代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退的征兆,这种衰退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总之,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马克思 1856年
工业革命冲击下的中国
屈辱 探索 抗争
金田起义浮雕
圆明园遗址
第一次鸦片战争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拓展性作业
1.富人区与贫民窟;
2.城市化及其问题;
3.女权主义的兴起;
4.工业污染与防治;
5.工业革命与新时尚;
……
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可以继续如下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