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版高一上册必修1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人教版高一上册必修1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19 13: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的直线①和②分别表示两个加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线①的初速度大
B. 直线②的初速度大
C. 直线①和直线②的加速度一样大
D. 在t1时刻直线①的速度大于直线②的速度
2.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考系是( )
A. 河岸
B. 山
C. 竹排
D. 树木
3.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 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D.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4.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1圈,其路程和位移大小为(  )

A.、R
B.R 、
C.、
D.、R
5.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缆车向对面走去
B. 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C.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D. 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
6.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B. 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C. 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
D. 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
7.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 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率变化的快慢程度
C. 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D. 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8.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x-t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丙>v乙
C. 平均速度v甲>v丙=v乙,平均速率相等
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被选做参考系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
B. 一乘客在车厢内走动的时候,他就说车是运动的
C.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D. 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10.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s,则小球在图中三个频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1.80 m/s
B. 1.50 m/s
C. 0.60 m/s
D. 0.50 m/s
1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 时间
B. 路程
C. 位移
D. 温度
12.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属于标量
B. 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C.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 汽车以速度v1经过一路标,子弹在枪筒内的速度为v2,v1、v2都指平均速度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3.小华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纸带上所示.

(1)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细绳、导线、低压交流电源、小木块、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A.刻度尺   B.铁架台   C.停表   D.天平
(2)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
(3)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6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5=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表中.

(4)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图2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5)根据v﹣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1 mm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并填入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 m/s.
15.有一条电磁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自A点起,每隔0.1秒记一个点.相邻计数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 cm、14 cm、18 cm、22 cm、26 cm,则纸带在运动中,AF段的平均速度为  m/s,E点的瞬时速度为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6.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2 m/s,经过5 s到达B点,速度达到10 m/s.此时质点又开始做减速运动,经过4 s后到达C点并停止运动.求:
(1)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质点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17.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运动的规律而记录下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如表所示.试求:

(1)汽车在2 s末的速度和5.5 s末的速度;
(2)第2 s内的平均速度和前5 s内的平均速度;
(3)前4 s内的加速度.
18.如图所示,一条绳子长1.5 m,放在高0.8 m的桌子上,有一部分悬在桌外,留在桌面上的部分长1.2 m,以地面上的一点O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求绳的最低端的坐标.

四、填空题(共3小题)
19.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______,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要放在纸带的________面;应把________电源用导线接在接线柱上;打点时应先________,再让纸带运动.
20.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经B运动到C,其位置坐标如图所示,则从A到B的位移Δx1=______,从A至C的位移Δx2=______,Δx1________Δx2(填“>”或“<”).

21.甲同学的家和学校均坐落在一条笔直公路的路边,一天,他骑自行车去上学,先以4 m/s的平均速度骑行,当走到一半路程时,被后边的乙同学追上,于是两人一起以6 m/s的平均速度骑行直到学校,则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两速度图线的纵截距等于初速度,则知直线②的初速度大,A错,B正确;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所以直线①的加速度大,C错误;两速度图线的交点表示瞬时速度相等,D错误.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根据图象可知,Δ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C正确.
4.【答案】A
【解析】质点运动1圈,如图,物体的起点为A,终点为B,则位移大小为R,通过的轨迹长度为1个圆周长度12R=R.选项A正确,BCD错误.

5.【答案】D
【解析】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缆车静止不动,同一缆车里的人静止不动,A、C错误;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相对于山靠近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向山运动,故B错误;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故D正确.
6.【答案】C
【解析】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与电压、速度等无关,故C正确.
7.【答案】C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B错误;在直线运动中,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即使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加,C正确,D错误.
8.【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三物体最终位移相等,用时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
但由于甲物体有反向运动过程,故甲物体的路程要大,故甲物体的平均速率最大;而乙丙均只有单向运动,路程相等,故平均速率相等;故A正确;
9.【答案】A
【解析】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被选做参考系的物体只是被假定不动,所以选项A正确.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在车厢内走动的人,在没有明确参考系之前就说车是运动的是错误的,所以选项B错.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考系),所以选项C错.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所观察到的轨迹可能不同,D错误.
10.【答案】D
【解析】物体运动的位移为x=0.05 ,所需时间为t=3T=s=0.1 s,平均速度为==0.5 m/s,选D.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速度和平均速度均为矢量;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故A错误;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故B正确;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而平均速率是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C错误;汽车经过路标的速度为瞬时速度,子弹在枪筒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D错误.
13.【答案】(1)A(2)0.1s(3)0.530(4)如图所示

(5)0.417
【解析】(1)因为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不需要秒表,该实验不需要测量小木块和小车的质量,不需要天平,在处理纸带时,需要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故选A.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知每隔0.02 s打一个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第5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5==0.530 m/s.
(3)利用描点法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4)根据v﹣t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
所以小车加速度a==0.417 m/s2.
14.【答案】
0.21
【解析】 x1=1.20 cm,x2=5.40 cm,x3=12.00 cm.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 s,v2==×10-2m/s=0.21 m/s.
15.【答案】1.8,2.4,4.
【解析】AF段的平均速度m/s=1.8 m/s.
E点的瞬时速度等于DF段的平均速度,m/s=2.4 m/s.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根据得,.
16.【答案】(1)1.6 m/s2 (2)2.5 m/s2
【解析】(1)质点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a1==m/s2=1.6 m/s2.
(2)质点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a2==m/s2=-2.5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7.【答案】(1)2 m/s 4 m/s (2)1.5 m/s 2.4 m/s  (3)1 m/s2
【解析】(1)从表格可以看出,汽车在前4 s做的是加速运动,后4 s做的是匀速运动.所以汽车2 s末的速度为2 m/s,5.5 s末的速度为4 m/s.
(2)汽车第2 s内的位移Δx2=x2-x1=1.5 m,所以其平均速度为:2==m/s=1.5 m/s
汽车前5 s内的位移x=x5-x0=12 m,所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2.4 m/s
(3)汽车在前4 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a==m/s2=1 m/s2.
18.【答案】0.5 m
【解析】由题图可知,悬在桌外的绳长为:
O′B=1.5 m-1.2 m=0.3 m
B点到O点的距离为:
OB=OO′-BO′=0.8 m-0.3 m=0.5 m
若以O点为坐标点,以OO′为正方向,以1 m为单位长度,则B点的坐标为0.5 m
19.【答案】交流 6 V以下 0.02 限位孔 上 低压交流 接通电源
【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的仪器,需要使用6 V 以下的低压交流电源,它每隔一个周期打一个点,因此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即0.02 s,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应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放在纸带的上面,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20.【答案】 -3 m -8 m <
【解析】
21.【答案】4.8
【解析】设总位移为x,v1=4 m/s,v2=6 m/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4.8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