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月迹》
一、读句子,用“√”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些都是妈妈日积月累(lèi lěi)收集来的书籍,经过一天的整理,它们终于整齐地放在了不同的书架上,可妈妈已经累(lèi lěi)坏了。
2.夕阳西下,袅(xiāo niǎo)袅炊烟飘荡在房顶上,晚饭后,我们都央求奶奶讲嫦(cháng chǎng)娥(é wó)的故事。
3.面对成绩优异的同学,我们要向人家看齐,而不是盲目嫉(jì jí)妒(hù
dù)。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窗帘 踪迹 发稍 骨朵儿
B.羡暮 屏气 葡萄 清清晰晰
C.灿烂 磁盆 沙滩 溜进来
D.疑心 锨刃 粗糙 无边无际
三、用“然”字组词填空。(所填词语不能重复)
我正在外面玩,( )下起了小雨,( )雨不大,但是我早上洗过的衣服还晾在屋外面,于是我立刻骑车往家赶,中途车子( )爆胎了,无奈我只好推着车走,刚走没几步,( )碰到了好心人,他开车把我和车一块载着走。可谁知快到家时雨( )停了,我回到家一看晾衣架上的衣服( )没收,还好只是湿了一点。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1)本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可以看出来。
(2)用上句中加点的词语,描写一处景物的变化过程。
(3)这里写月亮的足迹出现在竹帘上、穿衣镜上,文中月亮的足迹还出现在哪里?
2.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1)上面句子最主要的特点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玉玉的”“银银的”表现了月亮的 ,我还能用类似的词语 来表现月亮的这一特点。
五、对登月的向往是古今中国人共同的特点,从“嫦娥奔月”到“嫦娥探测器”登月,中国人探寻月亮的脚步从未停止。阅读下面的材料,月全食时月亮的位置在图中( )处。(填序号)
材料: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参考答案:
一、1. lěi lèi 2. niǎo cháng é 3. jì dù
二、D
三、示例:忽然 虽然 突然 竟然 居然 果然
四、1.(1)拟人 长了腿、爬
(2)示例:我们在海边看日出,远看东方天边,先是云彩被染得通红,再是太阳一点一点地露出来,最后红红的太阳跳出了水面,洒下一片红光。
(3)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沙滩上、水里、眼睛里。
2.(1)连用叠词 符合小孩子的语言特点,充满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2)亮 示例:亮亮的
五、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