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达标测试
读拼音,写词语。(10分)
tíng bó( ) zǒu láng( ) xián yì( )
qī hēi( ) lí míng( ) lù xù( )
jiàng lín( ) jiū zhèng( ) zhǎng cháo( )
jìng jì( )
二、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4分)
1.这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shù shǔ)目不可计数(shù shǔ)。
2.那“鸟的(de dí)天堂”的(de dí)确是鸟的天堂啊!
3.他望着那满树累(léi lěi)累的果实,瞬间觉得所有的劳累(léi lěi)都是值得的。
4.经过这次系统更(gēng gèng)新,我们工作中的所有操作都更(gēng gèng)加方便了。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字形及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榆树 优愁 心旷神怡 (怡:快乐,愉快。)
B. 河畔 红晕 应接不暇(晕:昏迷。)
C. 屏幕 欺骗 面面相觑(觑:看,瞧。)
D. 颤动 树稍 比翼而飞(比:紧靠,挨着。)
2.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翩翩飞舞的萤火虫 翩翩飞舞的女子
B.茂盛的榕树 茂盛的精力
C.款款地溜进来 款款地奔跑
D.灿烂的银光 灿烂的笑容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3分)
A.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B.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C.在夏夜的微风中,无数只萤火虫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4.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3分)
A.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B.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C.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1)“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
(2)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
(3)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早晨,红色的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修改病句)(2分)
2.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月亮。(缩句)(2分)
3.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仿写句子)(2分)
那么美的花儿,
4.仿照例子,把画面写具体。(3分)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夜晚,月亮升上来了。
五、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1.《长相思》中,表达作者思乡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更, , ”。《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 ”。(4分)
2.在《四季之美》中,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时间是 ,最美的景物是 。(2分)
3.巴金先生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 (时间),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 (时间)。(2分)
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10分)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选文第一自然段属于 (静态 动态)描写。(2分)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到处”使我们体会到鸟 的特点。这一自然段从鸟的 和 等方面突出了这一特点。(3分)
3.用“ ”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2分)
4.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
B.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在作者的心里,那棵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C.“的确”的意思是“确实”,用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可以删去
D.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赞美之情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庐山落霞
傍晩,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
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切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壁雾障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斑斓的五彩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文中加引号的“广场”指的是 ,“海”指的是 。(2分)
2.作者称锦绣的云雾为“送行者”,它送的是( )。(2分)
A.太阳 B.庐山 C.游客 D.作者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6分)
云雾随着夕阳下落,在 和 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 ,雍容,肃静,这属于 (动态 静态)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 ,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 (动态 静态)描写。
4.画“ ”句子中省略号标示 ,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个:有的说,像 。(3分)
5.画“ ”的句子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八、习作。(30分)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不少自然界的美。你还见过哪些美丽的景观、景物呢?把你见到的描绘出来,让我们通过你的作品,感受一下其中的美吧!
要求:1.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2.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有一定的叙述顺序,题目自拟;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停泊 走廊 闲逸 漆黑 黎明 陆续 降临 纠正 涨潮 静寂
二、1.shǔ shù 2.dí de 3.lěi léi 4.gēng gèng
三、1.C 2.D 3.B 4.(1)C (2)A (3)B
四、1.早晨,红色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2.我们找到了月亮。
3.示例:一朵挤着一朵,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
4.示例:夜幕降临的时候,玉盘似的月亮沿着树梢,慢慢地爬上了天空,夜空顿时变得湛蓝。
五、1.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2.黎明 天空、彩云
3.傍晚 早晨
六、1.动态
2.多 形态 姿态
3.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4.C
七、1.映着霞光的江面 夕阳下的锦绣谷
2.A
3.色彩 形态 碧玉 静态 火把 动态
4.列举的省略 示例:欢腾的校园
5.“这”指的是斑斓的落霞。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庐山落霞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