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1.拍球比多2.游戏猫和老师|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至二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1.拍球比多2.游戏猫和老师|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10-19 20: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新课程标准一年级体育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1.《拍球比多》 2.游戏:《猫和老鼠》
二、教材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所选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篮球游戏《拍球比多》。篮球运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一项让学生学会及运用简单的小篮球运球技术的趣味性练习,通过游戏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能在较长时间做到注意力集中。练习中,对该教材又进行了弹性的拓展与补充,加强了儿童对球运动状态的感知觉的培养,通过尝试、探究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理解了手部动作、触球的部位与用力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儿童学习拍球由拍不准到能控球的过程,就是感知能力发展的过程。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教学目标
认知:能说出拍球的动作方法、要领及要求。
体能:学习拍球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拍球的技能;发展手的小肌肉群与关节的协调、灵活性和时空感知能力。
2、教学重点:拍球的基本方法。
3、教学难点:动作协调,会将所学的动作技术合理的运用到比赛中。
三、教学设计思想及教法和学法
教学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意识和行为,是《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课程理念之一。针对学习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为全面达成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依据水平一的要求;本课采用了以情景、游戏教学法为主,其他多种方法并举的方法组织实施教学,为学生的体育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和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氛围,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愉快地进行身体练习,享受游戏活动的愉悦,使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 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教法: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游戏竞赛法、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
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做到认真听讲解、仔细看示范、动脑做练习;让学生运用思考、尝试、探索和讨论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一来,给了学生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得到一些成功的喜悦,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做到了从不会到学会、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了体育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程序
根据人体运动生理机能变化的科学规律,本节课分为开始与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阶段来完成。
(一)开始与准备阶段
1、在上课仪式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和王治郅的事迹,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情景、模仿练习:风;雨;小燕子。
通过播放风和雨的声音,加上老师的语言诱导,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的置身各种情景之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情景进行自由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模仿动作生动活泼、形象逼真、更具感染力。
本阶段通过以上多样、有趣、富有创造性的练习,让学生不仅身体充分活动开,还得到心理的刺激,产生了高昂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二)基本阶段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通过本阶段的教和学,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综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在这一个阶段里,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师道尊严”,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能够独立成长的个体,构建了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感受创造和成功的欣喜。自信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学生的自信来自成功的体验和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拿起寻找优点的“放大镜”和表扬的“武器”,不放过学生每一点、哪怕是十分细微的进步足迹。
1、《拍球比多》
动作方法:右手五指分开,掌心稍屈合在球表面,手腕、前臂恰当用力“按压”球,想象球在水里,你要把它压下去,不让它上来,球好象“粘”在你的手上;看球的走向“扒近”或“推远”球,看球的高低调整力量大小;球到哪儿,眼就到哪儿,手就到哪儿,腿脚也跟到哪儿。
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成圆形队进行练习(这样便于学生合作学习和老师指导)教学方法:
(1)两人一组拍球比多:A、在小圆圈内做限定次数、不规定动作要求的拍球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手触球的感觉。B、提问几名学生,让学生谈一谈学习的体会,老师对此先不做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练习,通过体会与逐一尝试后,自己证明那一些动作更合理。C、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对比之后再进行练习。
] (2)绕小圆圈拍球比多:通过该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总结出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的不同。
(3)绕大圆圈拍球比多:在此项练习中,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比一比哪些同学控球好、方法灵活;不失误或失误的次数少。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做两次练习。
(4)创造性的拍球:A、学生各自做创想练习。B、教师巡视、个别指导。C、每组找1~2名有特点的学生进行演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D、合作交流学习。
(5)对抗比赛“运球、打球”:A、对学生讲解动作要点。B、老师找学生配合进行示范。C、学生两人一组做练习。D、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和讲评。
2、游戏:《猫和老鼠》
方法及规则:
规则:先选出猫和老鼠,其他人围成一圈喊“一、二、三”后,猫立即开始在圈 里、圈外捉老鼠。围成圈的人都是老鼠的伙伴。大家或抬起胳膊,或放下胳膊,或缩小圆圈,以妨碍猫捉老鼠。
组织形式: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分组做游戏。
教学方法:教师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始做游戏。
目的:(1)通过游戏开发人的运动的本能,发展身体灵敏、速度、反应、协调等活动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机智果敢、竞争创新的精神和自我表现能力。
(2)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发扬合作精神,感受游戏的乐趣。
(四)结束阶段
1、学生经过一节课的活动后,身体感到很疲劳。为了及时使学生的身体恢复到安静状态,于是在老师的语言诱导下,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进行意念、情景放松活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体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2、讲评、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评价本课学习情况
(2)教师找学生发言,总结学习收获
(3)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后宣布下课,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