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才溪中学高三地理八月质检试题20060821
拟题人:lpc123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6页,第7至8页为答案纸。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Ⅱ卷各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案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60分)
1.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与我国邻国的主要民族一致的有
①壮族、傣族 ②朝鲜族、蒙古族 ③藏族 ④哈萨克族、塔吉克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同我国新疆接壤的国家,按逆时针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①俄罗斯 ②蒙古 ③吉尔吉斯斯坦 ④哈萨克斯坦
⑤塔吉克斯坦 ⑥印度 ⑦巴基斯坦 ⑧阿富汗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②①④③⑤⑦⑧⑥
C.②①③④⑤⑦⑧⑥ D.②①④③⑤⑧⑦⑥
3.我国跨纬度范围最广的省区是
A.琼 B.甘 C.川 D.新
4.我国直辖市中
A.具有海陆空交通条件的是京、津、沪B.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是渝、津、沪
C.按面积大小排列的顺序是渝、京、津、沪D.按人口多少排列的顺序是沪、渝、京、津
5.下列北京工业发展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看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耗用原料少的工业。
B.看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企业和高科技产业。
C.看重发展经济效益好的轻工业。
D.看重发展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
6.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④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决定我国东部地区雨季早晚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夏季风的进退 D.地势高低
8.下列四幅图是我国雨带的位置图1,能反映我国夏季7、8月份降水范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我国海上航线的北方航区自北向南运量最大的货物是
A.石油、煤炭 B.钢材、木材 C.铁矿、粮食 D.农产品、食盐
读图2:台湾地形图、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A),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B)及我国部分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C),回答10—13题。
图2
10.钓鱼岛位于图A中a、b、c、d的何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1.图A中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
A.洋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
C.地形、信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台风
12.图B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中,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C中台湾海峡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有寒流,不易形成降水 B.为风的通道,风力强,不易形成降水
C.处在背风地带,雨影区 D.处在信风带,降水较少
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回答14~16题
14.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①下渗 ②蒸发 ③降水减少 ④灌溉等引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16.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
17.读下面四幅我国经济作物分布图3,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A.①甜菜 ②油菜 ③棉花 ④甘蔗 B.①油菜 ②棉花 ③甘蔗 ④甜菜
C.①甘蔗 ②棉花 ③油菜 ④甜菜 D.①棉花 ②油菜 ③甘蔗 ④甜菜
18.以下农业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4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 ③南部沿海地区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
水稻 冬小麦 冬小麦 玉米 春小麦 玉米 水稻 甘蔗
一年 两年 一年 一年两
油菜 两熟 玉米 花生 三熟 谷子 大豆 一熟 高梁 橡胶 至三熟 其他
棉花 棉花 甜菜 咖啡
a b c d
A.a ①、b ②、c ③、d ④ B.a ②、b ④、c ③、d ①
C.a ③、b ④、c ①、d ② D.a ②、b ④、c ①、d ③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
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回答19、20题
19.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20.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A.火电 B. 水电 C. 核电 D.风能
21.内蒙古、新疆建设花卉生产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 B.土地广C.气温高 D.降水多
图5为某种灾害天气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读图回答19—20题:
22.该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6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23~25题。
23.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A.a B.b C.c D.d
24.当地牧民把牛羊赶到H处草场放牧时,可能看到
A.兰新线上奔驰的火车
B.农民收摘长绒棉
C.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D.处于汛期的塔里木河
25.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雪线高于北坡 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
图7,完成26~29小题:
26.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27.该地区等积温线
A.都由南向北递减 B.与纬度位置无关
C.向河谷上游弯曲 D.与西南季风无关
28.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未来十年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据下表,回答30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0年 2010年
总人口 18亿 20亿
GDP 1.7万亿美元 2万亿美元
外贸 1.3万亿美元 不详
30.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相比,最具潜力的是
A.技术优势 B.市场优势C.资本优势 D.人才优势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据右图8,A、B表示山脉两侧的地理事物,读图回答:
(1)图中A地区是 地形区,其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修建A地区的铁路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3)B地区铁路的经济意义是
B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目前本地区较发达的农业区是 ,其灌溉水源来自 。
32.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9,回答:
(1)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
① ,⑤ 。
其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
以轻工业为主的是 ,全国最大的工业
基地是 (填数字)。
(2)④与②相比,工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
是:
;
不足的方面主要有 。
(3)③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很快,有利的条件是 。
(4)近20年来是⑤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说明该地区发展快的社会经济原因:
33. 读长江沿江工业地带略图10,根据要求作答:(8分)
图10
(1) 图中数码①代表的是以 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该范围内出现的水电站
是 水电站。
(2) 图中数码②代表工业基地范围内,在A城市是 ;水电站B是 水电站。
(3) 图中数码③代表工业基地范围内有着丰富的电力,该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 (铁、
铜、铝、磷)业基地之一;该范围内长江的支流名称是 。
(4) 图中数码④代表工业基地内主要有 工业和纺织工业,之所以发展纺织工业,与附近的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有很大关系。
34.阅读下列材料和图11,回答问题:
2003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7月12日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没有出现大的险情。
(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关于淮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③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④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⑤淮河以北水果为柑橘,以南为苹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
(2)此次淮河流域连降暴雨,主要原因是
。
(3)选择:制约该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的压力 B.河流冰期较长,含沙量大
C.交通闭塞,对外开放程度低 D.常规能源不足
(4)图示中铁路线A为 线,影响该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5)图11中C为京杭大运河,它将成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组成部分,试从自然与经济两方面对东线调水方案作出简要评价
。
2007届才溪中学高三地理八月质检试题答案纸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2007届才溪中学高三地理八月质检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A C B C C A A C B A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D D B A B B A A B C D C B
二.综合题(40分)
31.(12分) (1)青藏高原(1分)高寒(1分) 太阳辐射强(1分),年降水量较少(1分),气温较低,温差大。(任答对3个给3分)
(2)冻土(1分)、缺氧(1分)、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1分)
(3)是陇海——兰新铁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沟通中原与西北地区(1分),沟通亚欧大陆东西两端(1分) 水源(1分) 河西走廊(1分)祁连山冰雪融水。(1分)
32.(13分)(1)①辽中南工业基地 (1分) ⑤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分)
① (1分)②(1分) ④ (1分)
(2)优势:①腹地宽广,水运发达,长江流域多以此作为出海门户;②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③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水源充足;④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好,市场经济发育较早,人们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观念和经济活动能力; (4分)不足: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1分)(3)石油资源丰富 (1分)(4)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有利于该地发展的特殊政策;靠近港、澳、台地区,有引进境外、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充分利用人多,劳动力廉价和侨乡的优势;抓住了国际劳动分工的机遇。(2分)
33.(8分)(1)①攀枝花(1分);龚嘴(1分)
(2)②重庆(1分)B三峡(1分)
(3)铝(1分)乌江 (1分)
(4)④钢铁(1分)江汉平原(1分)
34.(7分)(1)C(1分)
(2)南方来的暖湿气流与北方来的冷气流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滞留时间长,降水强度大。(1分)
(3)A(1分)
(4)京九线(1分) 合理布局铁路网,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因素)(1分)(5)不利方面:①受地形影响,需多级提水,运营成本高;②沿途经人口稠密区及工业生产活跃区,易造成水质污染;③调水利用过程中,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④沿海地区可能造成海水入侵。(1分)有利方面:①缓解华北及京津唐地区用水紧张问题;②有效利用水资源,使进调水沿线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分)
图1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②
①
③
④
⑤
图9
35°
115°
120°
A
B
C
图11
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密………………………封………………………线……………………………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31.(12分) (1) (1分)
(3分)
(2)
(3分)
(3)
(2分) (1分)
(1分)
。(1分)
32.(13分)(1)① (1分)
⑤ (1分) (1分)
(1分) (1分)
(2)优势:
(4分)不足: (1分)(3) (1分)
(4)
(2分)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 A ] [ B ] [ C ] [ D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3.(8分)(1)① (1分);
(1分)
(2)② (1分) ;
B (1分)
(3) (1分) ; (1分)
(4)④ (1分) (1分)
34.(7分)(1) (1分)
(2)
(1分)
(3) (1分)
(4) (1分)
(1分)
(5)不利方面:
(1分)
有利方面:
(1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PAGE
1郑州十二中2006—2007学年度上期暑假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
命题人:张智建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2.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2,回答3—5题。
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5.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6-8题。
6.该地的经度约为
120°EB.125°EC.115°ED.110°E
7.该日可能在
A.11月B.9月C.7月D.5月
8.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下图中L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读图回答9-11题。
9.此日郑州市(约34°43′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A.25°17′ B.77° 17′ C.58°17′ D.66°34′
10.与图示状况所在季节相对应的地理现象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
B.从地中海驶往大西洋的船只逆风逆水
C.非洲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
D.非洲肯尼亚草原上的斑马正大规模正在大规模向南迁徙
11.若图示太阳高度角为当地一年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则
A.两极地区的极昼时间将会变短 B.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扩大
C.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 D.北半球西风带的宽度将会缩小
12.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旗的时间随日出而变化,升旗最早的节日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建军节
13. 纬度相同的两个地点
A.日期不同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回答14~16题。
14.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A.(10°N,112°E) B.(10°N,116°E)
C.(10°S,116°E) D.(10°N,124°E)
15.此时,属于东半球中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大于1/2 B.大于1/3 C.小于1/4 D.小于1/5
16.此时,该考察船上的船员从地图上量得该地到北京的图上距离为66.6厘米,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1∶2000000 B.1∶3500000 C.1∶5000000 D.1∶6500000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17-19题。
17.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南、近靠北回归线的地方
C.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
18.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白昼长度 B.正午太阳高度角
C.大气温度 D.降水量
19.在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河套平原因气温低而农闲 B.塔里木河因引水过度而断流
C. 刚果河水位急剧暴涨 D.亚马孙河航运异常繁忙
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20-22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11小时30分 13小时09分 12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20.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四处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乙甲丙
2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杭州市(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判断23-26题。
23.甲地的地理位置是
A.30°N,30°W
B.30°N,90°W
C.0°,30°W
D.0°,90°W
24.当杭州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高时,甲地的地方时为
A.12时 B.2时 C.0时 D.22时
25.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B.海口 C.新加坡 D.悉尼
26.此时,下列现象存在的是
A.南半球各地夜长达最大的值
B.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C.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D.长江口海水的盐度正值最大的季节
27.下列气压带、风带容易产生降水的是
①极地高气压带 ②赤道低气压带 ③盛行西风带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⑤信风带 ⑥副极地低气压带 ⑦极地东风带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②⑤⑥⑦ D.②③⑥
图4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28~30题。
28.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29.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30.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当地球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时,地球运行于_______点到_______点之间,此时郑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在_______点,此时开普敦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3)当南半球处于夏半年时,地球运行由_______点到_______点之间。
(4)当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时,地球运行由_______点到_______点之间。
(5)当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扩大时,地球运行于_______点到_______点之间,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位置均填字母)
32.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三角洲距离相对较近的两个三角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北京敲响2005年元旦钟声时,丙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点。
(4)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均是本国重要的农业区,分析说明它们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
33.读图“纬度与昼夜长短变化关系图”,回答:
(1)图中斜线部分为夜,空白部分为昼,则此时约
(日期)前后,节气为 。判断理由是:
(2)图中的曲线是 线,该曲线连续两次经过杭州市的时间间隔约为 。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北京时间为 点。
(4)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看,此时塔里木河处于 期,该河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34.中国局部地图,完成: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3)①在 省境内;④在 省(简称)境内。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
郑州十二中2006—2007学年度上期暑期月考答题卷
高三地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按要求涂到答题卡上
综合题(共40分)
31. (1)_______、_ ______, ___ _______。
(2) _______ , _____ _____。
(3)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 ____, _______ ___。(位置均填字母)
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点。
(4)
33.
(1) , 。
(2) , 。 (3) 、 点。
(4) 、 。
34.
(1) 、 ; ; 。(均填字母)
(2) , 。
(3) ; 。
(4) ;
座号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2.B3.A4.B5.A6.B7.A8.A9.B10.A11.B12.C13.C14.B15.C16.A17.C18.B19.A20.A21.D22.D23.A24.B25.B26.C27.D28.B29.A30.C
综合题(共40分)
31.(1)C A 逐渐变大 (2)B或D 昼夜等长 (3)B D(4)D B(5)B C 逐渐变近
32. (1)都位于大河入海口处 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2)甲乙 因为甲与乙三角洲的经度间隔是90。,而丙与乙三角洲的经度间隔是120°(或甲与乙的经度差最小)
(3)2004年12月31日10点。
(4)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地处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有灌溉水源;人口稠密、劳力充足;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33. (1)6月22日 夏至 北极圈发生极昼现象(2)晨昏线 24小时(3)180°,23°26′N
洪水 冰川融水补给
34. (1)E F A B (2分)(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1分) (3)青海 豫 (1分) (4)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而且没有支流流入 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2分)
3
9
L
6
22°
12
15
18
24
小时
0
21
太阳高度
0
PAGE
1
高三地理第 1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