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阿拉伯帝国》微课
我们通常说的“阿拉伯帝国”,包括四大哈里发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人物、地点等往往有不同的汉语翻译,比如倭马亚王朝也译作伍麦叶王朝,备课时应注意这一点。
本课第一个标题“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正文介绍伊斯兰教创立的原因、经过等,“人物扫描”部分补充了穆罕默德的成长经历。
教师可指导学生按时间线索梳理知识,提示学生注意如下关键词语。
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并为后文分析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做好铺垫。
教师可设置一些易混淆的词语并打乱顺序排列,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伊斯兰教的知识,可简略补充但不宜详细展开。
①找出和伊斯兰教无关的词语
比如,教材并未提及“耶路撒冷”。教师可补充穆罕默德夜行“登宵”接受天启的“耶路撒冷”,结合教材介绍伊斯兰教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当前巴以争端的宗教原因。
②排一排人物关系谱
结合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经历,从关键词“巴勒斯坦”引入,首先根据教材指出伊斯兰和穆斯林的含义,再补充介绍“先知”,提示学生知道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基督教的联系。
梳理完人物的“亲缘关系”,还可以梳理人物的“工作关系”。
穆罕默德的继承者被称为“哈里发”,既是国家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教师可补充介绍“素丹”,即可引出阿拉伯帝国后期的内讧、分裂、衰亡,还可帮助学生理解当今如文莱、马来西亚等穆斯林国家的政体。教师还可补充土耳其凯末尔改革废除素丹哈里发制,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线索。
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归纳,指导学生完成《世界三大宗教对比表》。
为避免破坏课堂的连续性,建议放到课后小结部分完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关键词“游牧生活”、“氏族部落”。
回忆前文“出走”、“占领”等关键词,同时补充下列材料。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倭马亚王朝诗人顾托密
由此可见,这些氏族部落爱好斗勇,常常因为微不足道的借口就械斗,酿成世世代代的不和。
关于“多神崇拜”,教师可举例简单说明即可。
比如,阿拉伯半岛上农业区的居民以耕耘为主,农作物的生长有赖于阳光的照射,因此崇拜日神。而游牧区则崇拜月神。
伊斯兰教的创立除了以上教材提到的内在因素外,还有外在因素。
回忆前文关键词“商队”,结合地图,教师补充说明,阿拉伯半岛的战略位置和经济物产,必然引起强邻的垂涎和争夺。拜占庭帝国、波斯帝国为了争夺对商路的控制权,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因此,实现阿拉伯半岛政治上的统一,已成为阿拉伯氏族部落的共同愿望,成为历史进程的客观要求。这种要求,在意识形态上反映为一种新的一神教将取代多神教,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
穆罕默德顺应历史,以一神崇拜取代多神崇拜,以共同信仰打破血缘纽带,以民族和睦代替部落仇杀,以政治统一消除分裂割据,创立伊斯兰教,将离心离德、冲突不断的阿拉伯半岛各氏族部落,结合为一个团结一致、组织严密的民族,结束了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状态,建立起统一强大的神权国家,奠定了阿拉伯国家的基础。
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称为伊斯兰历,它的起始定在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公元622年。教师可结合第6课“公历的缘起”,指导学生开展课后研究,区别诸如阳历、阴历、农历、伊斯兰历等。
四大哈里发统治时期,穆罕默德建立的神权国家,演化为哈里发国家。在“圣战”呐喊声中,埋葬了波斯帝国、动摇了拜占庭帝国,版图不断扩大。
教师应结合地图,明确“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相关地点具体位置,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相关知识。
①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围绕继承人问题,穆斯林逐渐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派别。借此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今天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②651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遣使至长安,是中阿两国首次正式邦交。751年怛罗斯之战,唐朝败。以此切入,介绍中阿关系,拓展丝绸之路、引申“一带一路”。
③关于黑衣大食、绿衣大食、白衣大食,结合地图,简单说明。尤其注意后倭马亚王朝(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也称白衣大食),756-1492年统治今伊比利亚半岛,这和新航路开辟的宗教根源有联系。
设问:所谓“阿拉伯帝国”这样的称谓透露着两层意思:
一、这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国家;
二、这是一个以阿拉伯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国家。你同意哪一个呢?
事实上,随着领土的扩张,帝国内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构成已经变得极其复杂。根据教材至少有波斯人、阿富汗人、印度人、埃及人等。
阿拉伯人征服得越远,其作为统治阶级对当地社会的掌控力也就越差。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的阿拉伯人主要想出了两套应对办法:其一是移民,尤其是将阿拉伯军人整建制的移居至边疆地区以强化军事存在;其二是通过劝服当地精英阶层皈依伊斯兰教,从文化和宗教角度认同阿拉伯人的统治,进而稳固民心。
所以,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也不断向外扩张;而伊斯兰教的扩张也进一步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出示下列材料。
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刘裕、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上极盛一时的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后来,他们把其中许多文化影响传到中世纪的欧洲,遂唤醒了西方世界,从而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道路。在中世纪时代,任何民族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都比不上阿拉比亚人和说阿拉伯话的各族人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黎巴嫩裔历史学家希提《阿拉伯通史》
从材料引入、结合课本,指导学生概括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阿拉伯文化的具体表现,指导学生依据课本整理即可。
事实上,阿拉伯文化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教师可选择性补充,这里只列举了一部分。
花拉子密《比较代数》成为欧洲各大学长期使用的教科书。
拉齐《医学集成》1279年翻译为拉丁文出版,成为17世纪前欧洲医学界长期使用的权威著作。
伊本·西那最早发明了为病人进行皮下注射和手术用麻醉剂,他的《医典》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他本人被誉为“医师之王”。
本课“课后活动”围绕阿拉伯数字和《医典》设置了两个问题,教师还可拓展,设置如“阿拉伯古典诗歌——悬诗”、“伊德里斯的世界地图”等问题,带领学生一起感受阿拉伯文化。
最后,依据图示进行小结。
伊斯兰教的兴起顺应了阿拉伯人民的要求,它的传播也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同时,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与扩张也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随着阿拉伯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得到了广泛传播。阿拉伯人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共14张PPT)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微课
本课目录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
倭马亚王朝( 661-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
伍麦叶王朝
穆罕默德
年龄 公元纪年 事情
约570年 出生于麦加
6岁 母亲病故
12岁 随商队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25岁 结婚
40岁 610年 创立伊斯兰教
52岁 622年 出走麦地那
60岁 630年 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
632年 去世
伊斯兰教
伊斯兰
穆斯林
安拉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教学活动设计)
哈里发
素丹
基督教
佛教
先知
耶稣
麦加
麦地那
耶路撒冷
伊斯兰:和平、顺从
穆斯林:顺从者(信奉伊斯兰的人)
三大宗教对比表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发源地 印度 巴勒斯坦 麦加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穆罕默德
宗教经典 《三藏》 《圣经》 《古兰经》
宗教圣地 蓝毗尼 耶路撒冷
梵蒂冈 麦加
麦地那
耶路撒冷
主要节日 浴佛节
盂兰盆节 圣诞节 开斋节
古尔邦节
1
2
3
游牧生活
氏族部落
多神崇拜
背景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倭马亚王朝诗人顾托密
选自菲利普·希提《阿拉伯通史》(第十版)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6月版
1
2
3
游牧生活
氏族部落
多神崇拜
4
现实因素
背景
教学活动设计
年龄 公元纪年 事情
约570年 出生于麦加
6岁 母亲病故
12岁 随商队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25岁 结婚
40岁 610年 创立伊斯兰教
52岁 622年 出走麦地那
60岁 630年 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
632年 去世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和雕塑
建筑艺术
哲学和法学
公历的缘起
阿拉伯帝国
四大哈里发时期
倭马亚王朝
阿拔斯王朝
黑衣大食
绿衣大食
白衣大食
阿拉伯
帝国
民族
文化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且是一种文化。他们继承了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刘裕、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上极盛一时的文明,又吸收而且同化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后来,他们把其中许多文化影响传到中世纪的欧洲,遂唤醒了西方世界,从而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道路。在中世纪时代,任何民族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都比不上阿拉比亚人和说阿拉伯话的各族人民。
——美国黎巴嫩裔历史学家希提《阿拉伯通史》
选自菲利普·希提《阿拉伯通史》(第十版)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6月版
数学
医学
文学
阿拉伯数字、代数学
《医学集成》《医典》
《天方夜谭》
天文
宗教
回历(伊斯兰教历)
伊斯兰教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化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
数学 阿拉伯数字
花拉子密“代数学之父” 文学 悬诗
《一千零一夜》 建筑
医学 拉齐《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 宗教 《古兰经》
圣训 雕刻
天文学 回历 哲学 肯迪“阿拉伯哲学先驱”
伊本·鲁世德 绘画
化学 贾比尔·本·哈扬 历史学 马斯欧迪“阿拉伯的希罗多德” 书法
物理学 地理学 伊德里斯
伊本·白图泰 音乐
语言学 航海
商业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
推动
伴随
阿拉伯国家诞生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