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会考复习提要[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提要[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09-16 14: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年湖南衡东五中高一地理会考复习提要
2006年 五月
考试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
识记是指对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点﹑重要数据的记忆,并能落实在地图上。她的 本质特征是记忆,在需要的时候能再现和再认,用 “ ▲ ” 标记。
理解是指对知识能作适当的解析和说明。这要求具有理解学习材料和本质特征的能力, 不 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用 “ ◆ ” 标记 。
运用是指将所学知 识运 用到新情境中去解决,即理论联系实际,用 “ ★” 标记。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 宇宙: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上百亿光年),把时间称为“宙”(上百亿年)。
2. 光年:光年是一种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为94605亿千米。可绕地球赤道7.5*60*60*24*365=2,3652,0000圈。
▲3.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如;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4.天体系统及层次。各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其层次为:(由高往低排列)
河外星系(数10亿个)
总星系 ( 目前观测 恒星世界(2000多亿颗)
到的宇宙范围) 银河系 八大行星及卫星等
太阳系 地球
地月系 月球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为太阳系的99.86%)是太阳系的唯一的恒星。
(2)九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列及自然卫星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0 0 1 2 16 23 5 2
冥王星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1
◆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1)宇宙环境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出现。(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①太阳对地球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这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演化。
②地球所处行星星际空间稳定﹑安全。(九大行星运行有序﹑安全)
(2)地球本身条件适宜。(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体积﹑质量﹑内部物质运动,可以满足生命出现所需要的温度﹑液态水﹑大气等。
①适宜的温度---平均15 C;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千米);昼夜更替周期适中(24时) ②有适宜的大气---以N.O为主;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③液态水--(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原始重力收缩 结晶水汽化 水汽落到地面 原始海洋 生物)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 ◆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 高温 He+能量(每分钟向地球输送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 高压
2. 太阳常数--------8.24J/(c㎡·min)-----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3.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万物的能量源泉。
(1)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2) 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3) 中国太阳辐射能总量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海拔) ﹑ 四川盆地(最低)
▲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大气的结构(太阳的外部结构),由里往外分三层: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冕(太阳风)
2.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周期为11年。
(2)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耀斑爆发。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气候: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2)。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无线电台白天与夜晚的区别
(3) 影响地球磁场。---“磁暴”现象。
五:月相及其变化(选学)
1. 月球是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2. 月相。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
3. 月相的变化。
(1) 原因:月亮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只反射太阳1光;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
(2) 规律:周期性的圆缺变化。
初一新月(朔)——初七﹑初八上弦月——十五﹑十六满月(望)——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初一新月。
上上西西(上弦月,月亮面朝西),下下东东(下弦月,月亮面朝东)
六.宇宙探测的发展
1957年10月原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上空。
1981年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美国。
中国2003年杨利伟驾驶“神舟”5号上天,中国成为了第3个载人飞船上空的国家。
▲七.开发宇宙
1.开发宇宙的资源-----①。空间资源----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②太阳能资源------空间太阳能发电站(设想) ③矿产资源-----月岩(3He)
2. 发宇宙的手段。国际合作。
▲八.保护宇宙环境
1. 太空垃圾的来源
①﹑工作寿命中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
②﹑航天员日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
2. 太空垃圾的危害: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太快,即使是轻微的碰撞也会使航天器造成重大损坏。
3. 保持太空清洁的措施:①。研究限制太空垃圾的方法 ②。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把停止工作的航天器推到其他轨道;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航天器带回地球。
九.地球自转﹑公转的运动规律
1. 定义。
(1)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2. 运动方向。◆★
(1).自转方向:从垂直于赤道的方向上是自西向东;从地轴北 或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 或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2)。公转方向及轨道:自西向东,即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地球的公转轨道(公转的路线)为近似于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 运动周期。◆★
(1)。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2)。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365天6时9分10秒,这叫作1恒星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
4.运动速度。◆★
(1)。自转速度:
①角速度:约15°/小时,南北两极点角速度为0°,其它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即4分钟/1°。据此,我校所用的北京时间(120°E)比本地的地方时(约112°E)早32分钟。
②线速度:赤道最大,为1670km/h,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点线速度为0。
(3) 公转速度:地球公转速度与太阳的距离有关。地球在近日点时(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角速度为61 /d,线速度为30.3 km/s;地球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角速度为57 /d,线速度为29.3 km/s.
十.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 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即通过地心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即公转轨道平面。
3.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目前为23°26 。
4. 地球公转在形态上的特征。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转; 呈椭圆形
5. 太阳直射的回归运动,一回归年为365天
◆★十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一)。昼夜交替
1. 晨昏线(圈)。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昏线;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叫晨线。如图AB为昏线。
2. 太阳高度(角)。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
倾角。
(1) 在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即太阳在地平线以上。
(2) 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即太阳在
地平线上。
(3) 在夜半球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下。
3. 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
4. 昼夜交替的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日温度变化不大,
◆★(二)地方时
1.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2.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每差1个经度地方时差4分钟,
3. 北京时间:120 E(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我们所在地为112 E,故我们所在地所用的北京时间比当地的地方时早4*8=32分钟,
4.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三)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夜短,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 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 26'S向南北降低
23 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 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六)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1)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三种四季;24节气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
◆★ 本单元内容在会考100分中约占15%;
1、请参照《会考说明》中试题举例进行练习:
2、关于本单元综合题要掌握的基本点: 图1
图2
(1) 会画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黄道面、赤道面
(2) 自转和公转方向
(3) 日期及节气
(4) B图该日直射点的位置、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5) B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
(6) B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及今后一个月的变化
(7) B图中各点昼长的比较、极圈和赤道的昼长是多少小时
(8) B图今后一个月公转速度的变化
(9) 能联系的知识点:
北京何日早上6点升旗?(B、D)
北京人影渐长是哪一阶段?(从A到C)
当地球运行到A点(或C点)时: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热——夏季/暧湿——冬季)因为受(副高/西风)控制
非洲北部的热带草原呈现(一片葱绿/一片枯黄)景观,因为受(赤道低压/信风)控制
北京此时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寒冷干燥),主要因为(东南季风/西北季风)的影响
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东亚刮(东南风/西北风),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南亚刮(西南风/东北风),原因是(东南季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刮东北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
北印度洋环流呈(顺时针—海水东流—因为刮西南风/逆时针—海水向西流—因为刮东北风)
当地球公转到(A/C)点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高)
当地球运行到D到A的过程中:珠江、长江处于汛期(因为雨季雨水补给)
从A到B的过程中:黄河(雨季到来)、塔里木河处于汛期(夏季冰川融水最多)
第二单元 大气环境
▲ 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20.94%,氮78.08%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N)--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O)--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CO2)--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增多的趋势,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及毁林开荒等
臭氧(O3)--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破坏严重,人类大量使用会放出氟氯烃化合物的制冷设备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大气成份 高 度 特 点 与人类的关系
气温的垂直变化 空气运动特点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至2000—3000KM 密度小,气压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波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对流层顶至50—55KM 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以水平运动为主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KM中纬:10-12千米,高纬:8—9KM 随高度增加而递增减 对流活动强烈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3、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对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水汽。CO2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O3: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可见,大气的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是很少的。
②。反射作用:反射作用无选择性;反射作用的强弱,取决于云量的多少和云层的厚度。 如:夏季,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
③。散射作用:是指太阳辐射遇到空气分子或固体杂质时,便以这些小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这样,就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能量不能到达地面。是否有选择性主要取决于空气中尘埃和小水滴的多少。
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而阴天则是灰白色。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交通红绿灯的使用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方向是双向的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热量失去平衡
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的类型。 气流上升
垂直运动 气流下沉
水平运动----风
◆(3)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C图(改错)
举例:城郊风;B图(改错)
海陆风;A 图(改错) D

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海陆间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原动力):水平气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 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图三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如上图一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如上图二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如上图三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P39图2.16和2.17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异
北半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格:
(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A图夏季
B图春,秋分
C图冬季
★(6)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
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 锋面系统
锋面类别 图示 符号表示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降水位置 举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如下图二B 如下图一A,B 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夏我国北方暴雨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如下图二A 如下图一C,D 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图一
图二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北半球为例
气压:高低压,
气流:气旋和反气旋,
低压(气旋),如右图B
高压(反气旋),如右图A
注意中心气流(垂直方向),近地面气流特点(水平方向)
图:会判断;会画风向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亚洲低压----台风 亚洲高压----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其它影响 沿槽线形成锋面
(3)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并回答:
(1)C地的天气系统按气压状况叫 ,D地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叫 。
(2)A地的风向是 ;风力A比B更 。
(3)冷暖锋面均产生了降水,图中甲、乙、丙、丁一定有雨的是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8-1气候因子分析
气候的形成因子
(1)地理位置: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3)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4)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 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8-2气候类型
(1)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2)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3)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 产生原因 污染物 危害 对策
温室效应 1、 燃烧矿石燃料2、 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二氧化碳 1、 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2、 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 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 氟氯烃等 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53页图2.31 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1、 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2、 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酸雨:PH值小于5.6 为酸雨 PH值小于4.5 为重酸雨
我国的酸雨类型:硫酸型(H2SO4) 原因是我国的燃料以煤炭为主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化学元素——矿物——矿产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
结合
矿物:概念,地壳中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积聚 岩浆岩(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
其组成和过程图示: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变质岩 岩浆
熔化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变化的作用
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长期来看以内力为主)

地质作用分类 主要来源 作用结果 主要表现形式 其它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使地表高低不平 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 使地表趋于平坦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其中风力和流水的作用图要求会识别:P99—P100图)泥石流、滑坡、山崩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两者的关系
水平运动 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
(1)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2) 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基本形态 地貌表现 与人类生产关系
褶皱 背斜、向斜(要求会依据倾斜形态判断-----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及成因:背斜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油、气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向斜槽部: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鄱阳湖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搬运 堆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 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形成戈壁、荒漠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三;地球上的海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地球上的海洋
▲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海岸的保护和管理------四阶段,P69表3。1
◆(2)。海水的温度: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 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
影响因素:纬度﹑洋流﹑深度﹑沿岸地形和气候等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图中热量收支因素、盈余区和亏损区所分布的温度带、由盈转亏点所在纬度)
纬度相当海区 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 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3)海水的盐度
①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②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
③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影 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如红海,赤道略低——赤道多雨,降水多于蒸发; 副热带最高——副高控制,蒸发大大多于降水 向高纬减小——温度降低,蒸发弱,降水多于蒸发
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如 波罗的海,亚马孙河河口红海盐度最高——副热带;淡水注入少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大量淡水注入;降水多于蒸发; 长江口海域盐度夏低冬高——夏季是长江汛期
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四;海水的运动
▲(1)。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
波浪;①.风浪----风力作用 ②.海啸---地震、火山喷发、风暴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3.32)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分布 补偿流:秘鲁寒流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分布规律 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
气候 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
海洋生物 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会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
五: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应用)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大气降水是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方式
水源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 夏秋季节 水量变化大,其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东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其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一致 西北地区
湖泊水 全年 有调节性,水量稳定 东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普遍
河、湖、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决定于水位是否更高);自然界水资源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循环转化湖泊水和水库可调节河流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鄱阳湖和洞庭湖)
▲◆(3)。水循环-----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读水循环图,回答:
(1)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分别是:
A B C D
E F G H
(2)图中甲是 循环;
乙是 循环,它能
使陆地上的水 和 ,
使水资源得以 ;
丙是 循环。
(3)水循环主要通过大气中的
输送和地表的 输
送而实现的,目前人类主要
是通过影响 输送而影响水循环。
(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圈、 圈、 圈和 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
环节 运动的过程。
▲六:生物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 有机物;太阳能 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 动物
环境 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1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2表示无机质流动)
(1) 。生物的分布和环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热量: 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减少
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减少, 水分不同 同的植被带
水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减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对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表示干旱的沙漠地区,莲表示水湿环境,矮牵牛能够指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P81图3﹒44
①。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②。生物循环促使化学元素的迁移,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③。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④。改变水的化学成分,⑤。
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过程: 岩石风化过程 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高等植物着生过程 土壤
生物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要素组成: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
地理环境四大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其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
▲(1)。整体性(P88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水﹑大气﹑土壤﹑生物﹑地貌)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和低地
◆(2)地域差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伸,经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非地带性规律:如,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南端东西两侧的气候 不同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沙漠中的绿洲等
第四单元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
▲◆★(2)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
气候 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
开发 资源与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
利用 建筑 风向与 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
城市规划 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
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一般布局在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气候资源与旅游:冬天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南岳的“树挂”等。
二;海洋资源
▲◆(1)。海洋资源
类型 组成 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 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 鱼、虾、贝、藻等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海洋矿产资源 大陆架:油、气等滨海带:砂矿海盆:锰结核-----前景广阔
海洋能源 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 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海洋空间资源 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其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和特殊。其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2)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
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
渔场的 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形成条件 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
世界主 世界主要渔场:课本100图4.4
渔场的 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
分布 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
▲(3)海洋空间的利用(P103图4.9)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
▲ 围海和填海造陆:荷兰人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有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日本﹑美国﹑法国﹑荷兰建立了人工岛。世界上第一座海上城市---日本神户人工岛。
▲(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
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
海洋环境 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保护 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污染区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及其防治 治理重点: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三:陆地资源
▲(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P109表4.4)
自然资源 属性 组成 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 可再生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 可再生 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 可再生
生物资源 可再生
矿物资源 非可再生
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2)。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四:气象灾害
(1)。台风
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区
发生季节:夏秋季节
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到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
(2)。暴雨洪涝
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施防洪保险)
(3)。干旱---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4)寒潮
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质灾害
▲(1)地震
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如5级地震的能量为E,则7级地震的能量900E,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级,烈度。 P117图4。24
▲(2)火山喷发------------ P118图4。26
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
类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质灾害得关联性
①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得关联性:一个地域内得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关联的,例如,我国的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②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可能诱发火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为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
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实施一些防御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类别 危害 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 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成因上的关联性如地壳活跃之地,往往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原发性的主灾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如地震引发滑坡、 火山喷发引发地震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是泥石流加剧的重要原因
火山喷发 高温熔岩和厚厚的火山灰,摧毁房屋和道路,危及人类生存
滑坡 破坏和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产以及环境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生产活动
1. ▲农业生产活动的含义—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 ◆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 ----要因地制宜
②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违农时
3. ▲ 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①、农业的投入因素 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②. 农业的产出:食用 工业生产的原料
4.世界农业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P3表5.1
5.▲ 农业的分类--------P3表5.2
原因: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①、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 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②、农业按投入多少分类 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③、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二.农业的区位选择
▲含义:地理事物的位置,地理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1、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
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酸性红壤——种茶树
市场:(郊区农业)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地域扩展)园艺业、乳畜业——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接近城市分布
政策:(商品基地)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
2、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
(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A.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如我国橡胶和双季稻生产北推;小麦种植高限扩展
B.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
如玻璃温室(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温度、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进行调节
梯田——改造地形;较陡的山坡(>25 )不适宜修筑梯田;灌溉——改造水分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A.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如城市周围成为菜、肉、蛋、奶、园艺业等农副产品基地
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
如美国东南部花、菜基地供应东北部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 荷兰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大城市;
美、加、澳、法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 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 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 三.农业主要地域类型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的方式的角度)
农业地域类型 代表性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分类 特点
水稻种植业 中国秦淮以南(美国水稻种植----旱地直播技术) 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劳动密集型自给农业 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密集农业商品农业 地广人稀,大规模机械化经营;优良的天然牧场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广阔的市场需求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中央大平原 美、加、阿根廷、澳、俄、乌克兰 商品农业种植业密集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先进农业科技
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背风坡;灌溉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东水西调)珠江三角洲的基塘: 甘蔗、果树、桑蚕、鱼 欧洲、北美、南非、澳、新西兰 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农业生产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大规模机械化家庭农场市场广大,交通便利
种植园农业 热带地区: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规模大
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 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四.工业生产活动
1. 工业生产及其特点 ▲
概义: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特点: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要灵活,绝大多数的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生产
2. ◆ ★( 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
(1). 工业的投入因素 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 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
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3.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 ▲
历次技术革命 年代 主要标志 新出现的工业部门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蒸气机的发明 棉纺织、钢铁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气化 电力、化学、石油、汽车、飞机
第三次 20世纪50年代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核工业,航天,激光
4. 工业区位因素
(1) 经济方面: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自然条件
(2) 社会方面:政府、政策、个人偏好等
(3) 环境: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
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工业部门类属名称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 炼铝厂、有色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5. 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如下:
(1) 原料来源多、交通改善
——原料地对工业区位影响渐弱;市场影响渐强
例:鞍钢(原料、动力指向型);宝钢(市场指向型)
(2) 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
(3)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例:本地劳动力素质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
(5)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我国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的发展
(6) 国防的需要:如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7) 个人偏好:如华人华侨回乡投资
(8) 工业惯性的影响,明知不合理,但由于历史原因,或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
(9) 环境保护的影响: ◆
原则:大气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与盛行风垂直的两郊外
水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下游
固体废弃物和噪音多的企业远离居民区
大气污染、水污:化工厂
大气污染:水泥厂、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
水污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
噪声污染:交通线、车站、飞机场
污染工业分布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 污染空气 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
印染长,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污染水源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污染大气,污染水源 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 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练习:读某城镇现状图与规划图,回答问题:
(1) 。 与现状图比较,规划图中①-⑦各点的布局,哪些是合理的?为什么?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2) 。 规划图中的铁路、公路和绿化带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1)与现状图比较,规划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点布局合理。因为①③上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处,可减少城镇环境污染。⑤位于河流上游,河水不受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④⑥总体上属于无污染的工业和学校、可以位于居民区。规划图中的②⑦两点布局不合理,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处,造成城镇环境污染。
(2)合理。因为它们不通过居民区,可减少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绿化带将铁路、公路、工厂与居民区隔开,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6. 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 ▲
(1) 工业联系:
A.生产上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①.工序(加工过程)联系:各工厂共同加工。
②.产品(零部件)联系:某一产品成为另一产品的零部件。
如:炼铁厂和钢铁厂;皮革厂、钢铁厂和汽车厂
B.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共用廉价劳动力或基础设施
如:天津新技术开发区内的“康师傅”食品和“三星”电器
C.信息联系:计算机联网
(2) 。工业集聚和分散 ▲
①.工业集聚的概义: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好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类型:
A.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投入------产出联系
如:钢铁厂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大批量标准化生产
B.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协作工厂集聚并接近市场,及时反馈信息形成新兴工业区
---------中小批量定制式生产
②.工业的分散:相互协作的工厂之间,列如轻、薄、短、小且价格很贵的电子元件供应厂家,与电子装配厂之间,相隔的距离较远,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形成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7. 不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
形成类型:
(1)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
(2)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或由于共同设施而集聚一起
发展特点:
(1) 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潜力小,面积小;如糕点厂、糖果厂等
(2) 以钢铁等生产过程复杂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高;工业发展潜力大,面积大
可扩展成为工业城市,其区位由核心工厂区位因素而定
如钢铁工业城市鞍山(辽宁省)、攀枝花(四川省)、马鞍山(安徽省)
石油工业城市大庆(黑龙江)、克拉玛依(新疆)
汽车城十堰 (湖北省)
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代表工业区 德鲁尔区;英中部区;美东北部区 美硅谷;中关村
主要区位因素 原料、廉价劳力 人才、环境、交通
主要部门 钢铁、煤炭、纺织、化工、机械 电子、航天、生物工程
工业地域特点 以传统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集聚而成 分散为主
产品特点 重、厚、长、大 轻、薄、短、小
生产规模 大 小
科技人员比例 低 高
生产增长速度 慢 快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长 短
研发费用 低 高
发展类型 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廉价劳力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 原料、动力、廉价劳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市场指向型
8.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
著名工业区 发展条件 发展特点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由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③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④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大批廉价劳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一。聚落的形成
1.聚落的概念及分类 ▲
聚落概念——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是人们居住、生活、生产、教育、休息、娱乐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分类: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2、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1) 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 ▲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乡村聚落类型:集聚型(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带状、环状) 散居型
(2) 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
农业技术创新,出现剩余产品——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促进了城市出现
(3)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发达;但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
二.城市的区位因素 ◆★
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代表性的城市)
自然因素 影响的结果 影响原因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例如,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平原;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城市带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分布在中部平原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高原地区,气候较凉爽,如巴西的城市多数分布在巴西高原
山区 城市多分布在沿河谷底和开阔地 例如:我国的西安就在渭河平原,太原在汾河谷地
气候◆★ 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临海地带,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地区
河流◆★ 河运起点 货物在此转运,如我国江西的赣州
河流汇合处 大量人流和物流在这里集中和转运,如我国宜宾(岷江和长江);重庆(嘉陵江和长江);武汉(汉水和长江)
河口 河海交汇处,人流和物流在这里转运和中转,如我国上海和广州
河流曲线处 利用天然河流防卫,如瑞士的伯尔尼(在阿勒河上)
河心岛 利用天然河流防卫,如法国的巴黎(在赛纳河上)
自然资源◆★ 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的大同、鹤岗、抚顺、开滦;以石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国的阿伯丁与北海油田有关,我国的大庆、玉门、克拉玛依等;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与金矿有关;我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在铁矿石产地发展起来的
交通◆ 在古代靠帆船和马车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北方靠马车,大多数城市在大道的会合处,如古代的邯郸城就是在两条驿道的交点发展起来的,南方城市多数在河流的汇合处(沿河设城),随着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发展,在公路和铁路的枢纽和沿线出现了一批城市,如我国在京广线的石家庄,郑州,陇海线上的宝鸡,京广线的株洲等;交通线的变化也会给城市分布和发展带来变化,如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的发展,扬州和济宁等运河城市发展比较快,但是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线的建成,这些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线沿线和沿海的城市发展比较快
政治军事宗教◆ 古代的首都,现代的政治中心和省级行政中心,例如我国的合肥就是被定为省级行政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有一些国家专门新建一座城市作为首都,例如巴西的巴西利亚、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等;宗教因素建立起来的城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我国的拉萨、梵蒂冈
其他因素◆ 因科技而兴起的日本筑波,因旅游兴起的张家界,黄山等
祥解:节选
1. 地形与城市区位◆★
阅读图6-6和图6-7,分析地形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得出表:
城市选址 有利影响 举例
一般多在平原地区(100—200米沿河、湖、海平原地带) 一平(地形平坦),二土(土壤深厚、肥沃),三利于(利于农耕、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 美国东部城市带,我国东部城市,印度平原上的城市如加尔各达等。
高原也有城市分布 热带低地闷热,高原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
山区也有城市分布 沿河谷低地,地势开阔 太原、西安、拉萨
2. 气候与城市区位 ◆★
阅读图6-6和图6-7分析气候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得出表:
城市选址 气候有利、不利影响 举例
中低纬度(沿海比内陆城市多) 气温适中、降水适度 多数城市,如北京、上海、纽约、巴黎
荒漠地区高纬、高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 干旱严寒闷热 城市很少
3. ◆★河流与城市区位: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城市是沿河道、沿江、沿湖建设起来的,沿河设城有两大优势——水运便利、水源充足。
河流为城市提供了①水源、 ②交通运输、 ③在古代还有军事防卫作用
(1)沿江湖河道设城
1 水运优势:河流水运起点、终点,货物在此集散。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人流物流集散。过河点位置,陆上交通线过河处。河口位置,在河口海岸建沿海城市。
2 水源优势:供应城市工业用水、生活用水。
河流是城市的主要水源:一是城市用水的来源之一是河水,二是某些没有大河的城市面临严重缺水,城市发展受到限制。
生活用水——每人每天的较低用水量时0.05吨,较高用水量时0.5吨。水量可用来衡量人的生活水平,若按人均150升/天~300升/天计算,100万人口的城市,每年需水量则为0。5亿吨~1亿吨。
工业用水 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工业用水至少需要1。5亿吨。
郊区农业(菜地)用水 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至少需要用水3亿吨。
(2)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建城;在河流小岛上建城。河流可作为防御的屏障,有利于安全保卫。例如: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
图6-6 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
1.读图目的:认识城市区位与地形、气候条件的关系,是阅读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分布图的目的。该图以案例式(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从宏观上表示了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回顾图中所涉及的地理分界线:地势三级阶梯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3.比较各区面积的大小统计其范围内的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数量。
地势三大阶梯城市的分布统计表
地势 地形特征 在总面积中的比重 城市数量及其比重 特大城市数量
第一级阶梯 海拔4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 25%以上 6个,1% 0个
第二级阶梯 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40%以上 125个,32% 9个
第三级阶梯 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5%以上 336个,67% 28个
三大气候区城市的分布统计表
气候区 年降水量(毫米) 在总面积中的比重 城市数量及其比重 特大城市数量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400 2/5 43个,9.2% 3个
北方半湿润区 400~1000 1/3 212个,45.4% 34个
南方湿润区 >1000 1/5 212个,45.4%
4.分析归纳我国城市区位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图6.7 世界大城市的分布和城市密集地区示意
这是一幅表示世界城市分布的示意图,图中又将美国的三大城市带用特写的形式给以重点显示。该图是学习城市分布规律的核心图,安排在这一课主要是从自然因素考虑的,但实际上可不拘于自然因素的分析。图中标注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世界城市密集区。城市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生产力)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读图过程中,需首先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方面层层分析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从人口的分布、生产力的分布分析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从自然条件看,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和平原地带;从社会经济发展看,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其次,在图中找出世界的三大城市密集地区,即大约北纬60度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即中央大平原地区。并结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世界城市密集区的成因。
城市群和城市带,又称为城市密集区和大都市连绵区,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形式之一,即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体,成为国家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率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美国三大城市带分布图的阅读,不仅要了解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还要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了解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出现,是当代世界城市分布的新特点之一。三大城市带的区位和气中心城市的分布,宜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指导学生掌握。如自东而西了解三大城市带的分布,自北向南明确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四大中心城市(波、纽、费、华)的分布。
图6-8 我国南方内河航运和主要的城市分布
图中显示的信息:一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河段的通航能力;二是主要城市的分布。据以上信息,分析沿河城市的不同类型。图中反映出我国内河航运与南方主要河流分布的关系
(1) 水运的端点 水运的起点和终点往往是城市选址的条件,水运的起点和终点是货物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的要道。如江西省赣州市就位于赣江通航河段的上游起点。
(2)两条河的汇合处 通航支流与干流汇合的地方是形成城市的良好区位,因为有三个航运方向,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腹地广阔。长江沿岸有通航支流汇合处,历史上都是较大城市,且延续至今,如宜宾(岷江)、泸州(沱江)重庆(嘉陵江)、武汉(汉江)、九江(鄱阳湖水系)、芜湖(青弋江)、镇江和扬州(大运河)等。西江上有梧州(桂江)等。
(3)河口 内河航运和海洋航运在河口处转运、河口因而成为全流域物资的吐纳之口,拥有广大的腹地,许多的城市是在河口港的位置上发展起来的。如上海、广州、福州、天津等。
三。城市化 ▲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
1 城市化的内涵、标志、表现特征
城市化含义 城市化标志
①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②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即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数目由少到多)
1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点)、区域(面)的各自独特作用及其相互联系。
提供粮食、蔬菜、工业原料
提供农业机械、工业用品
提供第三产业多项服务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
(1)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重点放在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因为城市化进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程。
(2) 当代城市化的动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摆脱贫困,盲目流入城市的。
两种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有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发展趋缓、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仍在发展中。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大城市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3.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工业革命) 晚(二战后)
城市化水平 高(70%以上) 低(30-40%)
城市化速度 先快后慢 先慢后快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所处城市化阶段 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初期、中期
特别注意英国:世界城市方面之最
4. 城市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
问题 解决途径
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产生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危害人们健康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噪声污染: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学习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4、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如上海浦东新区,北京周边14个卫星城华盛顿等政治与经济职能分开的首都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治理污染,上海苏州河的综合治理加强绿化建设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堵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
城市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主要方式 作用
运输业 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亚欧大陆桥包括两条铁路:一条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主要通过俄罗斯;另一条是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鹿特丹,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世界上比较繁忙的航线有四条:北大西洋航线、地中海-苏伊士航线、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航线,北太平洋航线。
邮电通信 包括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社会的“神经系统”。 邮政通信的任务是通过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现在还兼营某些金融业务(储蓄业务,保险业务)以及一些代理业务(代收税款,代发养老金),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邮政网络由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电信通信的主要业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受到地形的影响
商业(服务业)P66图7.7 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的价值,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包括收购、储存、调运、销售,通过租让劳务,使消费者得到方便和享受,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义商业包括服务业
二、交通运输和通信
①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备注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历史最悠久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②四种交通工具的比较
比较类型 运输工具
运费由高到低 飞机、汽车、火车、轮船
运量由大到小 轮船、火车、汽车、飞机
速度由快到慢 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③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国道——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来省时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等
平原——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区——陡坡上“之”型弯曲、谷中道路避开陡坡等
c.汽车站:人们出行,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汽车站。要与市内、市外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顾客
d.航空港: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与城市的距离取决于城市用地、交通联系、环境等。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因此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以上海港为例,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所需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水流分叉多,河道分散,来自河流上中游的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1)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线(如铁路、航线)、点(车站、码头)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一种运输方式的线与点交织组成单一运输网;如铁路运输网,公路运输网等
二种以上组成综合运输网;
不同地域的综合网等级不同,不同运输网在不同地域中地位不同;
交通运输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切
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⑤.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特点:a。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b。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运输的重点是客运,早晚上下班是高峰;c。行人与车辆交叉是典型的混合交通,安全问题格外重要;d。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形式:主要有。欧洲城市: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和 我国城市: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二种形式。放射有利于进入市区,环线避免将车流、人流引入市中心,缩短各端点距离,有利于对外联系,同时缓解对市中心的压力,扩大市中心区的交通容量。
原则: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
问题及对策:
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
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根本的措施
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
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⑥.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利用电作为通信手段始于19世纪30年代
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的电子通信是电信通信领域的排头兵。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集电话、电视、电脑功能于一体,能够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化通信网。1993年美国首先提出。
国际互联网:当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作用:生活、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 a.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 b.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方便生活;c.使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频繁、方便地参加电子会议,发表思想、论文,推动科技发展。
三、商业贸易
①商业中心(以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为组织形式)的区位因素:
历史上商业中心往往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自发形成的
市场因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
交通因素: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商业小区:多建立在居民区内,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劳务服务
②商业网点的布局: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
a.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平原沿公路线布局,山区沿谷地布局。
b.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地区,交通闭塞,商业中心很难建立和发展,多采用流动服务形式,而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商业网点设置可以采用相应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山区 平原
形成 沿谷地或交通线 沿主要交通线
密度 小 大
效益 资金和商品流通慢,效益较低 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快;效益高
组织形式 贷郎担、大篷车等较灵活方式 商业街、商业小区等
③中国主要商业中心:
现代: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重庆、沈阳、西安、天津、哈尔滨、南京、深圳、成都
④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
出口:纺织、服装、日用工业品、煤、机械、茶叶、稻米、土特产、工艺品等
进口:钢材、机电产品、交通工具、化肥、木材、羊毛、铁矿石、小麦
⑤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韩国、西欧、东南亚各国
⑥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当今的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突出表现是,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包括商品的交易和商业信息的交易),以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长短期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以及黄金、外汇买卖等活动),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国际经济联系的密切得益于现代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
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和畜产品等少数几种农产品,以及资本和技术;进口大量燃料和原材料。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出口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例如橡胶、棕油、咖啡等农产品、铁、铜、石油、铝土矿等矿产品。发达国家以低价从发展中国家买进所需的燃料、原料等农矿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等少数农产品、资本技术
进口大量初级产品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其它制成品
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发展中国:主要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中国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出口商品比较单一
工业化步伐加快,外贸出口商品构成中制成品比重有很大变化
仍处于不利的外贸地位
金融——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进行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等活动
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除此之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 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
(1) 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p94图8.1 各箭头的含义 环境自净能力
(2)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
城市——交通、工业、人口过于密集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四大类)
乡村——资源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了生态破坏严重
例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要了解原因) 其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其二:经济、技术水平有限,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 其三: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达国家
(3)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2、 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见以前各种环境问题的分析)
3、 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 。人口压力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
(3)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
环境问题的本质:
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4、 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5、 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速度,或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 崇拜自然 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 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环境污染
20世纪60年代以来 谋求人地协调 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6、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的概念,其内涵有以下三方面:
A.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B。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C。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2)原则:要理解其含义——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7、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见3、4、5的分析)
8、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可以中国为例说明)
p107-108-109
9、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1)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
C.深刻的环境危机
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
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以留民营村为例)
p108-109
中国的环境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以占世界约7%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