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0 20: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项羽、刘邦起义
项羽起义:
刘邦起义:

秦朝灭亡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知识回顾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
2.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3.掌握“文景之治”;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一、西汉的建立
信息卡
建立者:
时 间:
都 城:
史 称: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
巩固落实这些基本信息。
信息卡
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2年
长安
西汉
前200年冬,刘邦率三十万
大军反击匈奴。被匈奴冒顿单于
率四十万精锐骑兵包围于白登山
(今大同市东面),被围到第7天,
汉军饥寒交迫,危在旦夕。陈平
生妙计,派汉使向冒顿单于新得的阏氏(单于的王后)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和一幅美人图,才得以解围。
白登之围
为什么西汉建立之初就遭遇了战败,白登之围背后反映了西汉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

西汉初年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思考: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境况?这种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请回忆一下上堂课的内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初经济萧条的局面?

秦朝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汉初经济非常的萧条
汉初的三位统治者的统治政策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这些帝王都采取了哪些政策?
汉高祖
措施:
①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②“兵皆罢归家”,奴婢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休养生息
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
②主观上:汉朝初年的统治者,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经过,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休养生息的原因
休养生息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具体措施:①卸甲归田;②劝民还乡;③释奴为民;④十五税一。
影响: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中子,庶出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
继承休养生息政策
三 “文景之治”
1 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
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苛刑罚
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汉景帝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经济发展了吗,表现是什么?你能从教材中找出一个事例证明吗?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事例:
1、仓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
2、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串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司马迁:德至盛也
班固: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财经报道
政治报道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史记·平淮书》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食货志》
中国报道

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治国效果
有利于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
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合作探究
秦的暴政
汉高祖
西汉建立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知识
小结
1. 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C
课堂练习
2、“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A
3、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 ? )
A. 发展农业生产?
B. 做给农民看????
C. 稳固自己的统治
D. 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C
4.史书记载“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这说明汉文帝( )
A.正直无私
B.轻徭薄赋
C.重农抑商
D.注重节俭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