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部编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1)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名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知道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认识到发达的中外交通,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2)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概括、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2)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体会科技引领世界。
(3)了解火药的发明,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世界的震动。
(4)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的发明,重点是“活”字的含义。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从陆、海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外交通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
教学难点:活字印刷的方法,发明的影响。
三、教法、学法
为培养学生向上的情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素质,采取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有利于形成民主、轻松、舒畅的学习气氛,也有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四教学准备
准备《活字印刷术》的视频,“一带一路”的构想,习近平的高峰论坛讲话,“一带一路”图片。
五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
导入:以图片地球村导入新课。世界是一个村落,中国作为一份子,在古代做出的贡献。
设计意图:中国的四大发明、交通对于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
1. 提问四大发明
导入第一板块
画卷一:活字印刷
用雕版印刷的缺憾引出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的视频找出活字印刷的过程,并找出活字印刷的新在何处?进而知道活字印刷的优点。通过中外文字记载,明确印刷的效率高,对知识的传播的影响。得出对社会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活字印刷的传播方向,得出从丝绸之路传播出去。
导入第二板
画卷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学生浏览教材,找出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发展,以及传播。
学生回答基础知识,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发展、传播。
再分析指南针作用,从而知道指南针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总结指南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分析火药主要应用与战争,解说古代火药武器,引出带来灾难。再分析不仅仅是灾难,通过德克。海默的话,得出火药于欧洲推翻封建制度的作用,推动了社会变革,得出科技来源于社会需要,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用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得出从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其他国家,导入宋元交通。
导入第三板块
画卷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由汉代丝绸之路引出宋元交通的发达。
先分析陆路交通,以驿站证明元代国内交通在世界处于先进水平。陆路交通国外走向,导出海上丝绸之路。
分析海上丝绸之路,从航线通往的国家和地区,体会海上丝绸之路的广阔。
总结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运输的东西知道是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得出发达的中外交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第三环节 综合探究
今天三个材料分别是汉代的丝绸之路图片,汉代、唐、宋元时期的丝绸之路表格比较,“一带一路”图片和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的意向。
第四环节:小结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等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通过综合题目的设计培养学生归纳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共33张PPT)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元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李约瑟
画卷一:活字印刷
史说雕版缺憾
北宋初年,雕印一部《大藏经》,共5048卷,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费时12年,雕版达13万块之多。发现错别字需整版重新雕刻.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费时、费力、费料、更改不易
你需要一种怎样的印刷技术?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制字
排版
上墨印刷
回收活字
活字印刷过程:
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
“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
——王祯《农书》
转轮排字架的发明,是排字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
新
想一想: 活字印刷“新”在何处?
死字变成了活字
死版变成了活版
雕版印刷的不足
活字印刷的优点
费时、费材、费力、更改不易、效率低
省时、省料、省力、更改容易、效率高
PK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毕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
史料为证
议一议:
印刷效率的提高对知识的传播有何影响?
材料: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有利于传播知识
推动社会进步
史料为证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泥活字
木活字
激光照排技术
科技来源于社会需要,科技推动社会进步。
铜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最早,早于欧洲400年。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中国的活字印刷世界最早,早于欧洲400年。
画卷二: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司南
罗盘针
宋代
战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指南针的发明带来了什么?
指南针的使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节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火药
—元《金史》
我当解说员
竹管火枪
突火枪
元代火铳
火药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火药带来的仅仅是灾难吗?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科技来源于社会需要,科技推动社会进步。
罗盘针
火药
造纸术 13世纪
阿
拉
伯
印刷术 13世纪
造纸术
造纸术 7世纪
火药13、14世纪
指南针12、13世纪
欧
洲
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印刷术
画卷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朝交通线路图
汉代丝绸之路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讨论: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陆路交通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陆路交通之国际:
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东非沿岸
意大利
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外传:
传入:
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发达的中外交通推动社会进步。
综合探究: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及丝绸之路在当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有何变化?作用如何?
材料三:丝绸之路已然成为文明交流传播的与融合的象征符号,“一带一路”将建成和平、
繁荣、开放、创新的文明之路。——习近平
;西汉 作用:开通了中西交通或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贸易交流范围越来越广泛;有利于中外文明交流;
促进唐、两宋的经济繁荣;海外贸易管理有序、规范。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条件。
答: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广东至东南亚和南亚 从泉州、广州至东南亚和南亚,西至波斯湾、红海、阿拉伯。 从泉州、广州至东南亚和南亚,波斯湾、红海至欧洲,非洲东海岸。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
广州设市舶司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制定司舶条或市舶法。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
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C.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D.11、12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C
B
D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请回答:
(1)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
(2)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吗?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世界,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