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2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验证、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3、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在总结出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数字卡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 游戏巩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模型
利用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复习导入提问
师:“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复习一下乘法口诀?”
生:“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
学生复习并用游戏法加深同学对学习2、5倍数的学习兴趣
师:“老师有一个新技能就是能一眼判断出这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同学们信吗?”
生:“不信”
师:“那我请几位同学来考考老师,哪位同学愿意?”
生:“125”
师:“125是五的倍数不是二的倍数”……
二、分析素材,构建模型
1.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
利用探究案合作学习
?学生圈数、探究、交流。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2、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
3、自主阅读教材认识奇数和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4、谈话:继续观察百数表中的最后一列数,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可能回答:
(1)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这些数个位上都是0。
(3)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师生举例判断。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再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最后认识奇数和偶数,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地就能说出,此时学生心中的模型意识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再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自然而然观察个位,总结出2的倍数的特征,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在本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验证、总结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三、学生先自主做题,全班交流订正
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回顾总结,梳理提升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方面谈收获。
知识:
1、2、5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等。
2、方法:通过列举、分析、验证、总结等方法发现、归纳特征。
3、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心里很高兴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谈谈自己在学习方法及其他方面的体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善于反思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五、作业布置
课本9页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