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新高三入学地理质量检测试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07年新高三入学地理质量检测试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10-31 15: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7年新高三入学地理质量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读图,完成1—4题:
1.关于①湖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①湖泊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 B.①湖泊周围为茂密的热带雨林
C.7月,①湖泊周围水草丰美 D.①湖泊西侧的河流为世界第一长河
2.②湖泊与③湖泊比较 ( )
A.两个湖泊都位于降水较少的地区,且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也相似
B.两个湖泊都位于降水较少的地区,但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不同
C.②湖泊的水位高于③湖泊的水位
D.②湖泊位于欧洲,③湖泊位于亚洲
3.④湖泊所在地理区域的地理特征有 ( )
A.湖泊附近高大山脉南坡的雪线比北坡高
B.自然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但无明显的经度地带性
C.人口密度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D.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4.四个湖泊周围的地区中,为世界上棉花主要产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中国某同学的最大梦想是航行世界一周,下面是他所规划的航行路线:上海→横滨→旧金山→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纽约→马塞→孟买→新加坡→雅加达→马尼拉→香港→广州。据此做5—6题。
5.下列关于各段航程的叙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在“横滨→旧金山”段航程中,轮船穿过日界线时日期应减一天
B.在“纽约→马塞”段航程中,轮船由西半球进入到了东半球
C.在“马塞→孟买”段航程中,轮船的吃水深度总体上由浅变深再变浅
D.在“雅加达→马尼拉”段航程中,轮船由南半球进入到了北半球
6.关于“旧金山→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纽约”段航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轮船从太平洋进入大西洋时,轮船逆风逆水
B.轮船所航行的大陆西岸多为寒流,东岸多为暖流
C.轮船所航行的大陆沿海地区不可能有温带荒漠带分布
D.轮船所航行的大陆东西两岸地壳都不稳定,多地震、火山活动
读右图回答7--9题
7.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环流形势
8.3月21日,当①地夕阳西下时,下列
城市正值日出的是 ( )
A.莫斯科 B.伦敦
C.旧金山 D.匹兹堡
9.①地总是大于②地的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
B.白昼长度
C.冬夏季节的昼夜变化幅度
D.自转的线速度
读经纬网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处附近多珊瑚岛
B.④处位于我国宝岛台湾,樟脑产量居
世界首位
C.⑤和⑥处水平距离大约为1100千米
D.⑥处附近河口每年中秋节前后出现壮观
的涌潮
11.图中①~④点的盐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
A.①→③→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12.关于图中⑥地和⑦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⑥地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⑥地全年高温,风向季节转变明显,全年分干湿两季
C.⑦地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终年湿润、冬雨较多
D.⑦地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暖湿多雨
下图中,M、N线段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完成下面13~15题:
13.M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最冷月均温<15℃ 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
C.具有干湿二季 D.终年高温多雨
14.有关P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高原、平原、山地
B.棉花主要分布在土壤肥沃的中部平原
C.该国的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D.该国南部高原地质地貌特征与巴西高原大致相似
15.关于M、P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 )
A.M、P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M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P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P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读右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实际面积的大小是 ( )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17.甲地位于乙地的 (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18.某年6月,有一旅游者先后观光了甲、乙两地,他的如下见闻可信的是 ( )
A.甲地草木一遍枯黄,乙地葱绿一片,古树参天
B.甲地日出时刻比乙地早
C.甲地人影朝南,乙地人影朝北
D.甲地午后雷雨倾盆,乙地阴雨连绵,难见太阳
读下面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19~22题。
19.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20.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热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地湿地面积广大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地为帕米尔高原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22.图中Ⅰ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近几年河流下游经常出现断流。下列说法正确( )
A.断流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移,年降水量减少
B.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用水
C.Ⅰ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
D.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下游因断流所造成的危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未来十年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据此分析23—25题
23.下列工业类型中适合在东南亚布局的是 ( )
①原料指向型工业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24.“新马泰”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之一,在“新马泰”看不到的旅游景观是 ( )
A.吴哥窟 B.橡胶树 C.热带雨林景观 D.热带季雨林景观
25.从目前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相比,最具潜力的是 ( )
A.技术优势 B.资本优势 C.市场优势 D.人才优势
高三地理质量检测试题答案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 小题,共50分)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当①②两地的人们同时看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1分)
(2)当③⑥两地同时日出时,一艘自东向西经A海峡的轮船,其航行情况为(1分)( )选择题填空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该船上最有可能装载的能源资源是 。(1分)
此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1分) ( )
选择题填空
A.①地的潜水位为一年中最低值 B.牧民把羊赶到天山森林带以上的牧场放牧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D.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3)④⑤两地尽管纬度相同,但在气候上却有很大差异,请说出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形成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4分)
(4)近年来在③半岛的东北部地区出现大面积酸雨,试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7.读右图,分析P点的地理位置,完成下列要求:(5分)
(1)若P点常年受西风影响,推测该地位于(只有一
个答案最切合题意)(1分)
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西南沿海
(2)P地同纬度大陆东岸的自然带类型是 ,成因是 。(2分)
(3)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是 。(2分)
28.读东南亚示意图,完成以下题目(16分):
(1)当华北平原进入雨季时,A地盛行 风,该风的成因是
。(2分)
(2)A地区种植水稻的因素是 。(1分)
(3)该图范围内有亚太经合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及 等区域经济集团。在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实行 ,取消 ,组成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4分)
(4)C群岛东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海沟 ,解释该群岛及海沟的成因 。(2分)
(5)当北半球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时,从广州到鹿特丹的海轮在B海域航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1分)
A.航速加快 B.遇到热带风暴
C.上午时旗杆的影子朝南 D.该海域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6)开发澜沧江不仅要发展航运,而且要以电力为中心。形成具有丰富水能储量的原因是什么?(2分)
(7)A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其有利条件是:(2分)
(8)东南亚是世界上 、 、 、 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2分)
29.根据右下图资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1)回答图中A点所在国家地势与中国地势的异同点。(4分)
相同点:

不同点:
(2)图中A点所在国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目前该国的工业布局发生什么变化?
(3)图中河流①是 河,它属于 (外、内流河)。(2分)
30.读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500米以上的区域所表示的
地形区是
(名称)该地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2)图中甲地区气候特征是
显著,试分析其原因:
(3)图中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 ,试分析该地区形成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4)图所示丁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 ;
② ;
③ ;
④ 。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B 7.C 8.D 9.C 10.B 11.B 12.D 13.B 14.D 15.C 16.C 17.B 18.A 19.C 20.C 21.B 22.B 23.C 24.A 25.C
二、综合题:
26.(1)次日2:00;
(2)D,石油,C
(3)④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⑤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是:④地:北美东部拉布拉多半岛由于受北美洲地形的影响,冬季受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很大,附近又有拉布拉多寒流流经,起到了降温的作用,所以冬季气温较低;⑤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再加上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起到了增温的作用,所以冬季比较温暖。
(4)由于西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从而释放出大量的酸性气体,此地气候湿润又位于西风带内,西南风把这些酸性气体吹到东北部上空,从而形成大面积的酸雨。
27.(1)D (2)温带荒漠带 地处安第斯山背风坡
(3)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28.(1)西南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2)高温多雨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劳动力丰富 。 (3)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关锐互惠 贸易壁垒 共同市场
(4)马里亚纳 该群岛和海沟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亚欧板块抬升隆起形成岛屿,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5)AD。 (6)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沿横断山河谷自北向南流向中南半岛湄公河平原,上中游在中国境内山高谷深,落差达;水量充足,故水能丰富。
(7)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河流是水运同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 若在上游,还可提供水能资源
(8)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
29.(1)相同点:都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不同点:德国(A点所在国家)为南高北低,北部为北德平原,中部为中德山地,南部为高原;中国为西高东低,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第二阶梯为一系列高原、盆地,第三阶梯为平原和丘陵。
(2)有利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③雄厚的科技力量。工业布局变化:由北部鲁尔区逐步向南发展。
(3)多瑙河、外
30.(1)阿巴拉契亚山脉,煤炭。
(2)大陆性。地处内陆、受地形影响显著。
(3)乳畜产品(或乳畜带)。自然条件:该地区位于美国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温凉,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汗牧草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该地区有美国两大城市带,城市人口多,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要量大。
(4)①这里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②有阿巴拉契亚山区丰富的煤矿、五大湖西部大量的铁矿,③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湾,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④平原肥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