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时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目标与素养:1.知道元素是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宏观辨识)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微观探析)3.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变化观念)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元素组成物质的形式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有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2)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微点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单质),也有可能是混合物,如C60和石墨的混合物。
3.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自身形式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状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化合态:元素与另外的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状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价或负价。
微点拨:(1)金属元素有0价和正价,无负价;非金属元素有0价,正价和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1.根据物质的组成
物质
2.根据组成特点和所具有的性质
3.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转化关系
举例(填空合理即可)
单质→氧化物
C+O2CO2
酸性氧化物→酸
CO2+H2O===H2CO3
酸→盐
HCl+NaOH===NaCl+H2O
碱性氧化物→碱
Na2O+H2O===2NaOH
碱→盐
2NaOH+H2SO4===Na2SO4+2H2O
盐→盐
NaCl+AgNO3===AgCl↓+NaNO3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五水硫酸铜是混合物。 ( )
(2)盐酸是化合物。 ( )
(3)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
(4)相同种类的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 )
[答案] (1)× (2)× (3)× (4)√
2.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的是( )
A.O B.N
C.Na D.C
[答案] C
3.下列物质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SO3 B.CO2
C.CO D.P2O5
C [CO是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从不同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
微观探析:元素的组成与物质分类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
(2)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属于酸式盐。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
(4)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是过氧化物。
(5)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
【典例1】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盐酸
纯碱
石灰石
二氧化碳
氧化铜
B
硫酸
烧碱
纯碱
二氧化硅
氧化钙
C
碳酸
熟石灰
胆矾
一氧化碳
过氧化钠
D
二氧化碳
苛性钠
食盐
三氧化硫
氧化钠
B [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中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不属于碱,盐酸是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石灰石是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C项中一氧化碳属于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钠属于特殊氧化物,与题意不符;D项中二氧化碳不属于酸。]
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干冰、硫酸、烧碱
B.碘酒、冰、盐酸、烧碱
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
D.铜、硫酸钠、醋酸、石灰水
A [B项,碘酒属于混合物;C项,纯碱(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D项,硫酸钠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
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B [A项,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C项,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如Fe2O3;D项,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
1.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2.具体转化示例
(1)金属的化学通性
金属单质
(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氧化物
(3)酸的化学通性
酸
(4)碱的化学通性
碱
(5)盐的化学通性
盐
【典例2】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中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
X
Y
Z
A
CO
CO2
H2CO3
B
Cu
CuO
Cu(OH)2
C
CaO
Ca(OH)2
CaCO3
D
CuO
Cu(OH)2
CuCl2
C [A项,H2CO3不能一步转化成CO;B项,CuO不能一步转化成Cu(OH)2;C项,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CaCO3加热分解生成CaO;D项,CuO不能生成Cu(OH)2,CuCl2不能生成CuO。]
上述B项中Z换成CuCl2,是否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答案] 符合。Cu与氧气生成CuO,CuO与盐酸生成CuCl2,CuCl2与铁或锌等反应生成Cu。
1.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是(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D
2.现有Ca(OH)2、Na2CO3、BaCl2、NaOH、盐酸、稀硫酸六种溶液,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解析] 稀硫酸与4种物质反应,但和盐酸不反应;Na2CO3也与4种物质反应,但和NaOH不反应;Ca(OH)2能与3种物质反应;BaCl2只能与2种物质反应。经上述分析可确定题述六种溶液的位置。
[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钙盐的是( )
A.生石灰 B.熟石灰
C.碳酸钙 D.石灰石
C [生石灰、熟石灰不是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不是纯净物。]
2.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水、过氧化氢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B.H2SO4、HNO3、H2CO3都属于酸
C.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D.NaHSO4、CuSO4和KMnO4都属于盐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H2O)、过氧化氢(H2O2)和干冰(CO2)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H2SO4、HNO3、H2CO3都属于酸,故B正确;烧碱(NaOH)属于碱、纯碱(Na2CO3)属于盐、熟石灰[Ca(OH)2]属于碱,故C错误;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NaHSO4、CuSO4和KMnO4都属于盐,故D正确。]
3.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可称为氧化物
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 [氧化物是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Na2O等,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SO4、KMnO4等,故A项错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而NO、CO等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项错误,C项正确;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D项错误。]
4.下列物质中,与酸、碱、盐均能反应的物质是( )
A.K2O B.CaCO3
C.Na2CO3 D.CO2
C [K2O不能与碱和盐反应,A不符合题意;CaCO3不能与碱和盐反应,B不符合题意;CO2不能与酸反应,D不符合题意。]
5.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纯碱,②盐酸,③稀硫酸,④氯化钙溶液,⑤烧碱,⑥二氧化碳,⑦氧化铁,⑧氢氧化铁。按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无氧酸与钠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溶性碱与无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盐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性氧化物与可溶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氧酸与不溶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盐酸是无氧酸,纯碱是钠盐,碱有可溶性的烧碱和不溶性的氢氧化铁,硫酸是含氧酸,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 (1)2HCl+Na2CO3===2NaCl+H2O+CO2↑
(2)NaOH+HCl===NaCl+H2O
(3)CaCl2+Na2CO3===2NaCl+CaCO3↓
(4)CO2+2NaOH===Na2CO3+H2O
(5)3H2SO4+2Fe(OH)3===Fe2(SO4)3+6H2O
课件45张PPT。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时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多种元素一种化合游离混合物 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碱酸碱式盐正盐酸式盐酸碱从不同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 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 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2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目标与素养: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其种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宏观辨识)2.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聚沉等性质,了解胶体的性质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社会价值)
一、分散系
胶体一定是液体状态吗?胶体一定是无色的吗?
【提示】 都不一定。胶体除了液溶胶还有气溶胶和固溶胶;胶体不一定无色,如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的。
二、胶体
1.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2)聚沉
(3)电泳
2.胶体的净化
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胶体、浊液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 )
(2)NaCl溶液、水、泥浆、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 )
(3)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
(4)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 )
[答案] (1)× (2)× (3)× (4)×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NaCl溶液 B.Fe(OH)3胶体
C.盐酸 D.碘酒
[答案] B
3.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热或搅拌可能使胶体发生聚沉
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透过滤纸
C.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
D.电泳实验说明了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B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
溶液、 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分散质微粒直径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
100 nm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多数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微观探析:从胶体微粒的大小认识胶体的性质
(1)由于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它对可见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2)胶体微粒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能较强地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由于带有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因而胶体具有相对稳定性,且胶体具有电泳现象。
(3)由于胶体微粒带有同种电荷,当加入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时,胶体会发生聚沉;加热或搅拌胶体,胶体微粒吸附的离子受到影响,胶体也会聚沉。
【典例】 把一瓶Fe(OH)3胶体分成四份,分别进行以下操作,所述现象不正确的是( )
A.直接过滤,没得到滤渣
B.用一束光照射,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C.加入过量盐酸处理后,再用一束光照射,仍有光亮的“通路”
D.长时间加热后再过滤,有滤渣
C [A、B均正确;C选项向Fe(OH)3胶体中加过量盐酸,Fe(OH)3与盐酸反应:Fe(OH)3+3HCl===FeCl3+3H2O,得到FeCl3溶液,已不是胶体,故无丁达尔效应,错误;D选项将Fe(OH)3胶体长时间加热,胶体被破坏,有Fe(OH)3沉淀生成,正确。]
上述C项中加入过量盐酸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答案] 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形成棕黄色溶液。Fe(OH)3胶体中加入盐酸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加入过量盐酸沉淀溶解。
1.下列关于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
B.氢氧化铝胶体与氯化铝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后者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较大
C.纳米(10-9~ 10-7 m)级的氧化铁与水组成的分散系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
D.氯化钠易溶于水,所以氯化钠一定不能制成胶体
C [氯化钠易溶于水,但在酒精中溶解度小,NaCl与酒精可形成胶体,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现象
B.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最好方法是渗析
C.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其胶粒带有正电荷
D.FeCl3溶液可用于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是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好方法是采用丁达尔现象,分离二者的方法是渗析;FeCl3溶液止血原因是使血液胶体聚沉。]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液体
C.混合物 D.化合物
C [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均是混合物。]
[教师备选]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乳浊液 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
[答案] C
2.除去蛋清中混有的少量Cl-的方法是( )
A.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B.过滤
C.电泳 D.渗析
D [胶体微粒的直径为1~100 nm,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却能透过半透膜,因此除去胶体中的Cl-应采用渗析的方法。]
3.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具有相同的微粒直径 D.都不能稳定存在
A [由于二者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均小于滤纸孔隙,故二者均能透过滤纸,A正确;FeCl3溶液呈棕黄色,B不正确;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二者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C不正确;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稳定性均较好,D不正确。]
4.关于胶体,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判断一种分散系,只需观察其外观即可
B.Fe(OH)3胶体能发生电泳,故Fe(OH)3胶体带电
C.制豆腐、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均与胶体性质无关
D.分离溶液和胶体可用渗析的方法
D [不同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是观察其外观即可判断的,故A说法错误;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故B说法错误;制豆腐和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均应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故C说法错误;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均能透过滤纸,应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D说法正确。]
5.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
②将乙慢慢加入丙中,先出现浑浊,后液体变清。
(1)则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
(2)若要由Fe(OH)3胶体得到Fe(OH)3沉淀,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乙无丁达尔现象,说明乙不是胶体;乙应是NaOH溶液,乙加入丙中,先出现浑浊,后液体变清,说明丙可与NaOH反应,则丙是硅酸胶体,甲是Fe(OH)3胶体,若要由Fe(OH)3胶体得到Fe(OH)3沉淀可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OH溶液。
[答案] (1)Fe(OH)3胶体 NaOH溶液 硅酸胶体
(2)向Fe(OH)3胶体中慢慢加入NaOH溶液
课件34张PPT。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课时2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100 nm一种(或几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里被分散1 nm100 nm光亮的通路胶体溶液散射加可溶性盐沉淀带电离子定向移动比表面积大渗析半透膜半透膜溶液、 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1.想一想:Ba(OH)2(固体)、CuSO4(固体)、纯H2SO4(液态)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种物质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
A.75%的酒精溶液 B.氯化钠
C.稀盐酸 D.泥浆
B [题干中所列物质均属于纯净物,只有B项中的氯化钠为纯净物,其余选项中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2.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C2O3)。下列物质与C2O3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
A.KOH、Mg(OH)2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C [C2O3属于氧化物,A项中两种物质均为碱,B项中两种物质均为酸,C项中两种物质均为氧化物,D项中两种物质均为盐。]
3.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D [只含一种元素,则一定不是化合物。如果只有一种单质,如H2,则此物质为纯净物;如果不止一种单质,如O2和O3混合或金刚石和石墨混合,虽然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
4.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B [涉及的反应有: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HCl+NaOH===NaCl+H2O、2NaOH+CO2===Na2CO3+H2O(复分解反应),CaO+CO2===CaCO3(化合反应)。]
5.体操运动员比赛前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白色的粉末——碳酸镁,以下有关碳酸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含有3种元素 ②所含元素均处于游离态
③属于氧化物 ④属于盐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碳酸镁(MgCO3)由C、O、Mg三种元素组成,三种元素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MgCO3属于盐类。]
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 B.Fe→Cu
C.Cu→Cu(OH)2 D.CaCl2→CaCO3
C [A中Na2CO3NaOH;B中FeCu;C中CuCuOCuSO4Cu(OH)2;D中CaCl2CaCO3。]
7.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做检验硫酸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C [BaCl2属于盐类,在实验室中应摆放在盐类物质区域。]
8.复分解反应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
D [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以是盐和水、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其中易分解的酸又生成氧化物和水,如H2CO3可分解成CO2和H2O。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可知,不可能生成单质。]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且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是( )
A.Na2O B.Na2O2
C.Na D.CuO
B [Na2O、CuO均是碱性氧化物,A、D不能选;Na是单质,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C不能选;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还有氧气,所以选B。]
[教师备选] 现有①液态氧、②氢硫酸、③食盐水、④纯碱、⑤氢氧化钾、⑥空气,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盐:③④ B.混合物:②③⑥
C.纯净物:④⑤⑥ D.碱:④⑤
B [食盐水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空气属于混合物,C项错误;纯碱(Na2CO3)属于盐类,D项错误。]
10.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两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石灰的类别,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答案,如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2)生石灰吸水并能和水反应;(3)生石灰能和酸、酸性氧化物(CO2)、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4)由于生石灰吸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生石灰反应完毕,则固体不再具有干燥作用。
[答案] (1)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答案合理均正确)
(2)CaO+H2O===Ca(OH)2
(3)与酸的反应:CaO+2HCl===CaCl2+H2O
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CaO+CO2===CaCO3
(4)不能,因为生石灰全部变为Ca(OH)2后,小纸袋中的物质就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
1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1)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__
③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2)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HNO3(或H2SO4) 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或K2SO4等)
(2)2NaOH+CO2(少)===Na2CO3+H2O
(3)2H2O22H2O+O2↑
(4)盐酸 大理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可证明是CO2气体
12.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甲
BaCl2
Fe
Cu(NO3)2
乙
Fe2O3
K2SO4
H2SO4
丙
Mg
NaOH
MgCl2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_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该物质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H2SO4与第Ⅰ组物质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Fe2O3+3H2SO4===Fe2(SO4)3+3H2O、Mg+H2SO4===MgSO4+H2↑。
[答案] (1)Ⅰ H2SO4 (2)Ⅱ NaOH 2NaOH+Cu(NO3)2===Cu(OH)2↓+2NaNO3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MgCl2===Mg(OH)2↓+2NaCl
[等级过关练]
13.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D [由于碳元素的单质是固体,因此不可能存在碳单质,可以存在氧单质。]
14.在Zn、ZnO、ZnCO3、盐酸、CuCl2和CaCl2溶液六种物质中,每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的方法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D [单质锌可以和盐酸、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氧化锌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碳酸锌可以和盐酸、CaCl2反应生成氯化锌,共有5种反应。]
15.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①中甲乙、乙丙、丙丁、丁甲之间都不反应;②中甲乙、乙丙、丁甲之间不反应;③④均符合题意。③中2CO+O22CO2,CO+CuOCu+CO2,C+2CuO2Cu+CO2↑,C+O2CO2,2C+O22CO;④中Fe+CuCl2===FeCl2+Cu,Zn+CuCl2===ZnCl2+Cu,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2HCl+CuO===CuCl2+H2O。]
16.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________。
A.CaCO3 B.CaO
C.Ca(OH)2 D.Na2CO3
(2)请写出上述制备流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仍以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外一种制碳酸钙的方案,仿照上述流程写出你的制备流程图。
你所设计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食醋、澄清石灰水等来验证牙膏中含有碳酸钙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3)根据所给转化流程知,可以充分利用第一步反应产生的CO2,将其用于碱生成盐的反应,即CO2+Ca(OH)2===CaCO3↓+H2O;其优点是CO2得到充分利用,节省原料等。
[答案] (1)AD
(2)①CaCO3CaO+CO2↑(分解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CO2得到充分利用,节省原料等
(4)用食醋和牙膏反应,并把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课时分层作业(八)
(建议用时:25分钟)
[合格基础练]
1.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微粒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A [胶体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浊液分散质微粒既不能透过滤纸,又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分散质微粒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
2.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的原理是(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B [高压电除尘是利用了胶体电泳的原理。]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过滤 B.渗析
C.定容 D.丁达尔现象
C [过滤、渗析均是利用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丁达尔现象为胶粒对光线进行散射的结果。]
4.对胶体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电解质可使某种胶体聚沉,这是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的缘故
B.胶体粒子在直流电场中做定向移动,这是胶体粒子选择性吸附离子而带电荷的缘故
C.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粒子对光散射的缘故
D.由于胶体粒子带电荷,所以胶体这种分散系不是电中性的
D [胶体是电中性的。]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黄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 [A选项属于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聚沉;B选项是土壤胶粒遇海水中的电解质发生聚沉;C选项是蛋白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选项是一个化学反应:Fe3++3OH-===Fe(OH)3↓,此时生成的Fe(OH)3是沉淀而不是胶体。]
[教师备选]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B [半透膜完好无损,说明半透膜袋内的淀粉胶体没有透过半透膜,只是Na+和SO透过半透膜而进入烧杯内,因此只要证明烧杯内没有淀粉,则就说明半透膜完好无损。]
6.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A.蒸发结晶 B.过滤
C.降温结晶 D.渗析
在下列横线上用上面方法的对应字母填写恰当的分离或提纯方法。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用________。
(2)除去蛋白质胶体中混有的(NH4)2SO4,用________。
(3)分离KN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用________。
[解析] (1)分离溶液和浊液时用过滤的方法。
(2)分离溶液和胶体时用渗析法。
(3)分离易溶盐的混合物时,利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采用降温结晶。
[答案] (1)B (2)D (3)C
7.已知:淀粉溶液遇碘水变蓝色。淀粉溶于水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把淀粉和NaCl溶液装入半透膜袋,浸入蒸馏水中渗析。试完成下列问题:
(1)证明淀粉未通过半透膜而Cl-已通过半透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淀粉与NaCl溶液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淀粉分子在水中形成胶粒,根据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分析回答。
[答案] (1)取渗析后蒸馏水中的少许液体,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Cl-已通过半透膜;再加少量碘水,若不变蓝,则证明淀粉未通过半透膜
(2)将半透膜袋再浸入另一份蒸馏水中,一会后取出半透膜袋向蒸馏水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淀粉与NaCl已完全分离
8.从一种澄清的Fe(OH)3胶体中取出四份,每份5 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向1号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向2号试管中滴加(NH4)2SO4溶液,将3号试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将4号试管留作对比试样,观察各试管内的现象。结果是1号、2号、3号试管内都出现了红褐色的沉淀,4号试管内未发生新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2号试管内的红褐色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
(2)若向3号试管内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4号试管内慢慢滴加稀硫酸溶液,并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硫酸过量为止。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问题(1)时要注意Fe(OH)3胶体中的主要成分[H2O和Fe(OH)3];回答问题(3)时要注意分析Na2SO4、(NH4)2SO4、H2SO4在化学组成上的共性(含SO)和H2SO4的酸性(含H+)。
[答案] (1)Fe(OH)3 氢氧化铁
(2)红褐色沉淀溶解,形成了棕黄色的澄清液体
(3)先产生红褐色的沉淀,后来该沉淀又溶解了,溶液变为澄清
[等级过关练]
9.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③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④向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⑤医院里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 ⑥FeCl3溶液和小苏打溶液混合会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⑦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A.①②④⑦ B.②④⑥⑦
C.②⑥ D.①③④⑤⑦
C [①烟尘属于胶体,直流电除尘是利用的胶体的电泳性质;②植物油倒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不是胶体;③蛋白质的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④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发生胶体的聚沉;⑤血液属于胶体,透析是利用胶体的性质;⑥氯化铁和小苏打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气体,与胶体无关;⑦墨水属于胶体,不同牌子的墨水中胶体粒子可能带有不同的电荷而聚沉。]
10.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现象利用了胶体的一种性质,称为________。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能使胶体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丁同学利用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的正确操作是丙同学的操作。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检验其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因此通电后,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区靠近,导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带有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
[答案] (1)丙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 (3)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