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0 20: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走向近代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催化剂
世界市场的推动者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3课)
文艺复兴(第14课)

新航路的开辟(第15课)
殖民掠夺(第16课)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上
思想上
人被发现
世界被发现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文艺复兴运动
第14课
中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5世纪—15世纪,欧洲基督教盛行和罗马天主教会主宰一切。教会利用至高无上的地位,控制科学,政治,经济,垄断文化,他们认为,凡与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无用的。为了维护神学的权威,教会把一切敢于公开反对和置疑神权的学说或人视为异端,疯狂的消灭和摧残。
  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中世纪,没有自由、没有个人幸福、没有理想,人们成为上帝忠实的奴仆(欧洲当时95%以上是文盲)。14到15世纪,就有5万人以上被投河或烧死。
  
文化落后,思想愚昧
1、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富裕的新兴资产阶级对教会的禁欲苦行主义日益不满,渴望冲破束缚。
14世纪意大利
新生的资产阶级产生
要求冲破封建束缚
思想领域出现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

新兴资产阶级

传统封建势力

以人为中心
以神为中心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反映出了人们提倡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当时流行的人本主义思潮。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
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禁欲苦行 追求现实幸福
压抑人性 张扬人性
麻木顺从 追求自由
愚昧迷信 追求理性、科学
神权至上 人性至上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 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3、方式
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继承中有创新
这个名称(指文艺复兴)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恩格斯
4.实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4、先驱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英国
意大利
意大利
《神曲》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类别
文学
美术
戏剧
前期
后期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①.但丁
但丁(1265年-1321年),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终成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身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因抵制教皇插手内政,遭到教皇迫害,被判终身流放,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他乡。
①.但丁
(1)地位:
(2)代表作: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学三杰”
《神曲》
长篇诗作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地狱篇 炼狱篇 天堂篇
赞颂人的伟大
揭露教会的贪腐
②.达˙芬奇
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著名画家学,还被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诗人等。他广泛涉猎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②.达˙芬奇
代表作: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题材——表达现实人物内在情感
②.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作品特点
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美术三杰”
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③.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英格兰中部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后因家道中落,辍学从商。成年后到伦敦谋生,主要在剧院打杂,偶尔也临时客串剧中的小角色。耳濡目染加上自身努力好学,积累了不少戏剧知识,后来,他致力于改变就剧本,并尝试写作。
一生共创作了37个剧本,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③.莎士比亚
代表作: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悲剧《哈姆雷特》代表莎士比亚的最高戏剧成就,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同《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赞美人、肯定人——人文主义
5.影响:
恩格斯:
“这是一次人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①促进人们思想的大解放;②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一、兴起:
1.时间:14世纪
2.根本原因:
3.最早的国家:
二、扩展:

三、指导(核心)思想:
四、方式:
五、内容: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人文主义
1.反对教会“神权至上”
2.提倡人文主义
意大利
15/16世纪,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继承中有创新
六、性质(实质):

七、代表人物及作品






八、历史意义


①促进人们思想的大解放;②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文学: 但丁(意) 《神曲》 文艺复兴的先驱
美术: 达芬奇(意)《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戏剧:莎士比亚(英)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随堂练习
1.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神学文化的复兴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在经历了中世纪漫漫长夜之后,欧洲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这一“曙光”最早出现在( )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意大利
D
D

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3.14世纪,意大利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是( )
A.唯物主义 B.人文主义
C.现实主义 D.启蒙主义
2.14世纪前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强大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规定,于是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这段材料放映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 B.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C.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内容 D.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随堂练习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