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与太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们对太阳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本课引导他们更进一步认识太阳是怎样赠与我们巨大的能量的,我们应该怎样珍惜使用能源。第一,分析煤带给我们的信息。煤的形成经过了漫长年代复杂的变化,这个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也无法用实验重现的。这里探究煤成因的活动,是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研究煤成因的过程,一个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有了这个基础,进行下一个活动就容易了。第二,认识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通过现代技术运用,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和研讨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认识它们与太阳能的联系。从而了解我们使用的能量大多最终来自太阳。第三,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使学生了解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怎样节约能源,了解一些新能源的知识。
【学情分析】
《能量与太阳》是六上能量单元第八课时,学生对身边的能量已有一定了解,同时理解能量在不停转化,万物变化就是能量转化的结果,另外学生们对太阳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本课引导他们更进一步认识太阳是怎样赠与我们巨大的能量的,我们应该怎样珍惜使用能源。同时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将利用IPAD进行网络信息查询及信息处理,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也是科学学习的本质,即科学素养的培养。
【设计思路】?
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经过漫长年代复杂的变化,这个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也无法用实验重现的。探究其成因的活动,是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研究煤成因的过程,是一个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定位在知识传授,而是学生学习科学学习的另一方法,让学生利用IPAD学习资料收集,主动建构科学概念的理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了解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正在开发新的能源。
非典型性实验课:科学思维方法上,建模型;
过程与方法:
体验在科学探究中根据运用想象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重要性。并能将自己分析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学习科学资料查阅法,通过网络资料查阅获取证据。
科学信息处理,学生学会信息如何采集、归类、排序及汇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珍惜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IPAD学习资料收集,主动建构科学概念的理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
对PAD查找的信息的提炼、概括,并进行信息处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煤块、煤的化石、能源储量资料及相关多媒体资料、每2人一台IPAD、IPAD投屏服务器、投屏软件:课堂
【教学过程】
长时探究、分析煤的信息
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能量的世界里,那你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能量吗?
提问:那么多的能量,其中有一种能量和我们每天紧密接触,我们都很难离开它了,是什么?
提问:电能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看一张图。你获得什么信息?
总结:是的,电能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用到现今最常用的三大能源,他们分别是煤、石油、天然气。今天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其中一种能源。
提示:从1号同学抽屉里,拿出托盘。
提问:以前见过吗?那我们要仔细观察一下?看看煤具有什么特征。
汇报: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板书:植物痕迹、层状、黑色、较硬
展示:老师昨天也对煤进行了观察,请看照片。煤还具有什么特征。
提问:根据这些特征,猜猜煤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这样猜测)
验证猜测、查找证据
提问:这是我们的猜测,那如何来验证呢?
说明:不可能在课堂实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科学学习方法,资料查阅法,和科学探究法一样,这也是学科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要求:接下来,以2人小组为单位,利用IPAD,收集证据资料,证明我们的猜测。
要求如下:投影展示
1. 为猜测寻找多方面相关证据。
2. 提炼概括,并将关键词或句写在记录条中。
3. 和同桌交流后,全班汇报,形式如下:
我通过什么网站,了解到什么,从而证明了什么。
汇报:有同学找到证据了吗?请同学们将你们的证据要点贴到黑板上来。并按要求来说一说,你的证据。
有重复吗?
提问:那么多的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办?(归类、排序)请同学们根据信息小组讨论,来说说煤形成的过程。
提问:看看我们查阅的资料,和我们的发现,有什么关联?
总结:煤的特点就是资料真实性的证据。
视频:谢谢同学们的证据,老师也做了资料查阅,请看视频
总结:现在我们基本确定煤是植物形成的。 板书:植物形成的
提问:同学们,了解了煤的形成,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两大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是怎么形成的?PPT
的确,根据大量证据证明,来自于远古低等生物。 板书:低等生物
能量来源于太阳
讨论:煤石油天然气,具有这么大的能量,被人们广泛使用,那这些能量最终来自哪里呢?请四人小组讨论?ppt三幅图
总结:是的,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储存起来,最后被埋地下,变成了煤。
提问:再来看看我们身边的还有哪些能源?这些能量又来自哪里呢?
总结:的确,地球上绝大部分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板书:所以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能量与太阳。
四、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
1. 展示:让我们来看一张表,三大能源能量巨大,但按照现在使用的速度,还能使用几年呢?
2. 提问:为什么会用完?这些能源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能源。
3. 提问:看完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4. 提问:节约能源,那作为我们学生,哪些点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5. 资料查询:有关新能源,现在使用情况又如何呢?同样,请通过PAD,去收集新能源的使用情况,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能量与太阳
煤 植物痕迹、较硬、黑色、层状 植物形成 来源于太阳
石油、天然气 低等生物形成 不可再生能源
节约能源 开发新能源
【教学反思】
《能量与太阳》是《能量》单元中最后一课的教学,在总结前段时间的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情感态度,教师直接讲授的道理学生都懂,但未必能深入的体会道理,只有让学生自己从能源的来源、能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源的紧缺、新能源的开发等环节的安排上体会出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才是最深刻的思考。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从单元整体教学去思考本堂课的教学,这是单元收尾课,在学生脑海里应留下能量相互转化的核心概念。
本堂课不简单停留在知识目标,煤的形成上,更多的是学习一种科学资料查阅法,即学习一种科学学习方法,这才是科学的本质。
本堂课还要注重学生的信息处理,但学生收集了大量证据后,信息的归类、排序也成为本堂课的一个重点。
科学学习,绝不是仅仅学习科学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科学思维,科学素养,让我们为了孩子成长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