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17)碳、金刚石,石墨
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导电 B. 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
C. 金刚石和石墨都很名贵 D. 金刚石和石墨的外观很相似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吸附是化学变化
C. 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化为人造金刚石,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D. 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答案:C
3、右图是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碳原子结构不同
B.石墨含有杂质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碳元素化合价不同
答案:C
4、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答案:B
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短路,这是因为石墨( )
A. 质软 B. 耐高温 C. 具有导电性 D. 具有润滑性
答案C
6、从C+ 2CuO 2Cu + CO2↑的化学反应中,获得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C具有还原性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D.CuO发生了还原反应
答案B
7、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如右图所示,这些字虽年久日深仍不变色,因为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答案A
8、从去年开始,我市中考统一采用无纸化阅卷,要求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择题答案标号涂黑,2B铅笔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铅 B.石墨 C.金刚石 D.二氧化锰
答案B
9、用墨书写的字或绘的画能保存多年不褪色,是由于常温下碳(???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具有还原性 D.具有氧化性
答案A
10、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美国化学杂志》报道,中国科学家陈乾旺等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
(1)上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 + 4Na xR + C(金刚石),则x、R分别为( )
A.2,Na2CO3 B.4,NaCO3 C.2,Na2O2 D.1,Na2CO3
金刚石怕火吗?为什么?
。
(3)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和水相比谁更宝贵? 。
理由是 。
答案:(1)A (2)怕。原因是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具有可以燃烧的性质。 (3)水。原因是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
12.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中有_____________生成,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_______色的铜,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1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___,再撤掉____________。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C+2CuO2Cu+CO2↑
(2)亮红 木炭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金属铜
(3)使酒精灯的火焰集中,使被加热部位的温度更高
(4)把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酒精灯
1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观察以下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宏观看以上四种物质都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
(2)石墨可以导电,金刚石不能,从微观看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的排列方式不同;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木炭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前面三种属于______物,木炭属于___物。
答案:碳???碳原子?纯净??混合
14、碳是组成物质的重要元素。
①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属于?????(6)??????性质。
②木炭具有可燃性,它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7)????。
③木炭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请在??内填入配平后的系数。
(8)
答案(6)化学(7)木炭燃烧,产生白光(8)1? 2? 3? 2
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①石墨????②干冰????③活性炭?????④金刚石???⑤炭黑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填序号,下同)?
(2)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3)能吸附有毒气体,常用于防毒面具中作吸附剂的是??????;
(4)可用来作电极的是????????????。
答案②?④?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