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十一月调研考试高三地理试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年十一月调研考试高三地理试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12-04 20: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年十一月调研考试高三地理试题
总分110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计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该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下图。测量日期:2005年12月22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点58分时角β最小,为46052/;A为量角器中心点的阴影,AB上PA。据此完成1~2题。
1.P点的地理坐标是
A、105030/E, 23026/S
B、105030/E, 23026/N
C、1200E, 23026/S
D、1200E, 23026/N
2.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是
A、正东 B、东偏北 C、东偏南 D、正南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回答3~5题。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4.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5.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
读“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回答6-7题。
6.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A.北半球 夏季 B.北半球 冬季 C.南半球 冬季 D.南半球 夏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在10℃以下 B.P处在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 D.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下图,并回答8-10题。
8.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9.臭氧层位于
A.对流层顶部
B.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
C.平流层中
D.高层大气中
10.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右图是某沿海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2题。
11.A、B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A处筑港的自然条件优于B,判读C处盐度最大值出现的月份为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12.该处沿海地区常受盐潮的影响,盐潮使海水倒灌,造成水资源紧张,盐潮影响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图,回答13-15题。
13.九州一帕劳海岭
A.位于亚欧板块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14.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附近
15.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
A.1400千米 B.1200千米 C.1000千米 D.800千米
右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某校学生在此交流,途径①—④时发现,②地森林生长最旺盛,请分析原因可能是
A.因地势较低,热量远优于其他三地
B.因处于山脊,地势高,光照条件最好
C.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因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
17.③地森林比①地长势较好的原因可能是
A.③地日照较强,太阳辐射收入多于①地
B.③地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比①地好
C.③地气温较①地高,且日变化大
D.③地降水较多,水源比①地充足
18.④地植被遭到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大力发展畜牧业 B.种植茶树,大力发展经济林木
C.修造梯田,大力发展耕作业 D.营造混交林,大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并最终把首钢系统全部迁出北京的方案。结合下图,回答19-20题。
19.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压缩企业用地规模,平抑北京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
B.降低生产性耗水,彻底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C.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北京城区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D.减少生产中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0.首钢将新址选在曹妃甸,考虑的有利区位因素是
A.更加方便钢材出口 B.进一步降低劳动力费用
C.新址周围环境清新优美 D.接近原料产地,海运便利
21.读图,某地区①、②、③、④、⑤、⑥6座城镇规模相当,现须在其中两座设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设在

A.①③ B.②⑤ C.③⑥ D.②④
右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海域盐度最低的是
A、a B、b C、c D、d
23.图中b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不包括
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B、有海底上升流
C、处于大陆架浅海
D、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
24.右面是太湖边缘某处表层水温日变化图,9日与10日的两条水温日变化曲线有较大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误差
B、10日有台风影响
C、9日受寒潮影响
D、9日是阴天,10日是晴天
25.下面统计表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lO
11
12
气温(℃)
22.5
20.1
18.5
16.2
14.6
1 2.3
11.4
13.4
14.7
15.3
17.8
20.1
水量(mm)
8
5
10
50
78
91
98
51
49
40
25
14
A.①城市 B.②城市 C.③城市 D.④城市
二、综合题(26~30题,共50分)
26.分析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曲线P表示一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20℃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陆地上此等温线是向P1还是P2方向弯曲,判断后请用实线描绘,并说明理由 。
(2)阴影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 ,为减缓其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3)图示地区所在国商业和贸易中心主要分布在 地区,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区位因素是 。
27.下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回答:(10分)
(1)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种植方式( )
A.轮作 B.轮牧 C.间作 C.休耕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地域类型的优点是 。
(4)两农场用作饲料的农作物是 。
(5)两农场中降水尤其称少的是 ,判断理由 。
(6)两农场中,比较接近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判断理由 。
28.下图是一幅“雷达式统计图”,该图反映两种工业结构模式(模式Ⅰ模式Ⅱ)。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依据图中信息在空白圆圈中,用所给图例绘制模式Ⅱ的产业结构扇形统计图。我国发展此种模式的优势条件是 。
(2)试分析图中模式I反映出的工业生产投入的特点: 。
(3)结合中国国情和图中两种工业结构模式,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我国应形成什么样的工业结构? 。
29.图13是“中国某地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图示,读图回答:(9分)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__ 。
(2)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原因是 。该地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_____ ,其自然原因是_____ 。
(3)近十几年来,该地区的干旱有加重的趋势,人文原因是____ 。
30.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我国某一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年6月22日,测得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为81°26’。该地该日昼长为14小时20分,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5时50分。以下是该小组草绘的本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该地的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_______时间。
(2)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在我国方兴未艾,若在该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使热水器的效率最高,则热水器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间夹角的调节范围是从__ 到__ 最佳。
下表是该兴趣小组在对该地城市农产品价格及农事活动调查中得出的数据。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
3
2
l
生产成本(元/kg)
2.5
2
O.8
0.4
运费率(元/kg·km)
O.5
O.3
O.01
O.01
单位面积产量(kg)
20
15
4
10
(3)该地位于我国的_______省。根据所给资料信息,在距离城市1km处的土地上,从经济效益考虑,较适宜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当距离城市超过30千米时,当地种植______、________经济效益最高。
(4)该地农民能大量种植甘蔗,但调查小组发现:在同一纬度的其他地区,均没有甘蔗种
植。请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该地发展甘蔗种植的优势区位是 。
2006年十一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B
D
D
C
A
B
C
A
B
B
C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C
D
B
C
B
D
B
综合题:26—30题,共50分。
26题(10分)(1)P2弯曲(图略)(2分) 南半球一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1分)
(2)淡水不足 跨流域调水 (2分)
(3)东南沿海 气候适宜,人口城市较多;开发较早,交通便利。 (5分)
27题(10分)(1)C (1分) (2)A (1分)
(3)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规模、数量、农产品种类,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1分)
(4)牧草和紫花苜蓿(1分)
(5)A(1分) A农场有引水渠,须引水灌溉。(2分)
(6)B(1分) B农场的全年收入以乳酪产品、牛肉为主,接近人口稠密区,乳畜产品供应市场便利。(2分)
28题(10分)(1)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 (2分) 图见下(2分)
(2)需要简单劳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少,知识技术要求高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大;劳动力数量在布局中的作用减弱,劳动力素质在布局中的作用增强 (2分)
(3)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压力大,所以要重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同时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跨越式发展;针对我国人均资源少的国情,还要发展省资源、省能源的企业 ,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结构模式。(4分)
29题(9分)(1)华北地区(1分) (2)气温回升快 (1分) 冬末春初 (1分)
大风、干旱,临近沙源地,植被覆盖少 (3分)(3) 农业、工业、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3分)
30题(11分)(1)1小时(1分) (2) 8°34 (1分) 55°26′(1分)
(3) 四川 (1分) 花卉 (1分) 蔬菜(1分) 甘蔗(1分) 水稻(1分)
(4)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盆地地形,夏季气温比我国同纬度其他地方高;受冬季风影响小,生长期长。(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