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37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37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20 21: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小学
四年级
学科:语文
上册
第六单元
版本:人教版
课题:从第18课到第20课,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课型:新授
课时:10课时
教材起始页:P73-92
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会认的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文本的学习,走进作者,感受作者童年的乐趣,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四、课时安排:
《牛和鹅》?????? 2课时
《一只墨囊的大老虎》? 2课时
《陀螺》???????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课后反思:
18、牛和鹅?
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3、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1. 本课描写了“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重点是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2、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
板书:牛(生自由说)
(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看法?(生自由答)
板书:鹅(牛字稍小,鹅字稍大)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
(板书:和)??
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
师: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 ?
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 ?
2.出示重点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甚至??故意??扑打??忙乱??大概 助威 昏乱 欺负??无缘无故??摇摇摆摆
3.指名读词语,然后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
1.请学生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
2.交流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
(1-4)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也不同。
第二部分:
(5-12)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金奎叔帮我们把鹅赶走了。
第三部分:
(13-15)我们着金奎叔的话,改变了对牛和鹅的态度。
四、当堂练习,指导反馈
1.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加以指导。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课文中我和金奎叔对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鹅对金奎叔和我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潜心默读课文4-11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在书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一)抓住“我”与?“鹅”的不同态度?
1、相信同学们在认真品读课文后,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在那难忘的经历中,我对鹅抱有怎样的态度呢?(怕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A.我怕鹅:?
1、可是当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到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我害怕的心理?? 抓住“远远的”、“绕个大圈子”体会我生怕碰到鹅。?
2、 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
抓住“马上就不响了”“贴着”“悄悄地”“很害怕”“怕”等词语体会,我们怕被鹅发现的心理。?
3、不知谁大喊了一声,大家就急急逃跑。这使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抓住“急急逃跑”“吓得腿也软了”等词语体会我被鹅追赶时惊慌失措的样子。?
4、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A、抓住“掉”“脱”体会我的狼狈;
B、通过我的想法和我的哭叫,尤其是两个感叹号来感受我被鹅拉住后那种极度恐惧的心理。?
5、小结:在鹅前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用一、两个词来形容我的丑态。(极度恐惧、胆小如鼠、狼狈不堪、惊慌失措??)?
6、过渡:那么鹅到底对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令我害怕呢?
B.鹅不怕我?
1.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此时,你眼前出现了一些怎样的鹅?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抓住表示鹅动作、神态、声音的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鹅”的神气活现,目中无人。?
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3.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况且还有别的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引导学生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抓住“追、赶、张、咬、拉、拖、啄、扑打”等动词及“吭吭、啪嗒啪嗒”两个拟声词来体会鹅的嚣张气焰。? 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它。(目中无人、傲慢、嚣张)?
C.一找原因? ?
过渡:在我们看来,鹅并不大,但为什么胆子这么大,我们又这样惧怕他呢??
师引:原来大家都说??媒体出示第1、2自然段:?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2、从这两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们对这句话的确信吗?(深信不疑??)?
?3、我为什么会“深信不疑”(因为大家都说,我们都很相信)?
(二)抓住“金奎叔”与?“鹅”的不同态度?
过渡:但有一个人却不相信大家说的话,他就是——金奎叔。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看,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呢?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A.金奎叔不怕鹅?
1、他飞快地走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
2、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引导学生抓住金奎叔的动作与前文我的害怕进行比较,来体会在金奎叔的眼里,鹅就是一种小动物,根本不需要害怕。?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金奎叔对待鹅的态度吗??
B.鹅怕金奎叔?
过渡: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媒体出示:? 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到池里,逃命了。???这时,你看到一只怎样的鹅?(落荒而逃??)? 鹅在“我”和金奎叔前面完全不同的形象,是为什么?对鹅眼看人小,这种做法金奎叔是怎样的看的?(引出金奎叔的话)?
C、二找原因,进行对比:?
过渡:为什么金奎叔不怕鹅呢?
?1、媒体先出示:?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1)读这一句话,你读出了金奎叔怎样的态度?金奎叔为什么不在乎鹅怎么看人的?? 再出示: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2、认真读读这两段话,想想金奎叔说的话和大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从这不同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我之所以怕鹅,是因为我很相信大家的话,没有自己去思考?
2、金奎叔不相信大家的话,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
3、小结:我们不用去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要从事实出发,正确地看待问题。? 过渡:所以说,鹅有什么可怕的!
(引读)“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三)“我”态度的转变:
1、出示第12自然段
红色显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2、再读读这句话,这就是作者听了金奎叔的话以后,悟出的道理。那么他仅仅是对鹅的态度转变了吗?(不,对牛的态度也变了。)?
3、如果把这一句话放牛身上: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实在比它弱呀!?
4、小结:听了金奎叔的话,我对于牛和鹅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我明白了不要站在牛和鹅的角度去看待人,而应该站在事实的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聪明的人往往会从生活中的小事悟出大道理,而这些道理总是指引着他的人生道路。作者任大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信请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为什么小时候金奎叔的话他还会记得呢??
5、完成练习? ???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他告诉了我————。?
四、深化主旨,拓展延伸?
1、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明白了对待生活中的事物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就这一篇课文来说,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从金奎叔的话我明白了————。?
从劝诫鹅的角度,我会对鹅说?—————。
从告诫牛的角度,我会对牛说————。
板书?????????????????????? ??????????????????????????牛??????和?????鹅????????????????????????????
我???????????金奎叔???????????????????????????
? 怕鹅??????????不怕鹅??????????????????????????
鹅欺??????????鹅逃??????????????????????????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
?
????
教后反思: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目标:?
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 准备课件
导入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
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 师:老虎有什么本领? (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 诉大家呢?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 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 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 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囊、级、露、角、羡、殷、豁、撇、霉、亏、哄、拙、砸” “囊”应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角”是多音字,在“三角”中读“jiǎo”,在“角色”中读“jué”;“豁”应读一声,不要读成四声。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念、级、段、俩、练、裤、改、逃、亏、挖、堂、砸、锅” 指导书写:“念、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中间宽一些;“级、段、俩、练、裤、改、挖、砸、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段”的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很多,易错的笔顺和易读错写错的字都很多,而且每个字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字笔顺和重要笔画都要强调,需要多花点时间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巩固所得
1.熟读课文。
2.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3.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4.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具 准备课件
一、复习字词,掌握内容
1.听写词语。 班级一段兄妹俩排练连衣裤 改变亏得挖了哄堂大笑砸锅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学文打下基础。】
二、细读课文,体会心理
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
3.再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完表格。 “我”的心情原因 期待表演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 充满自信 紧张、狼狈
4.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三、创设情境,仿写心理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后悔快乐激动兴奋得意美滋滋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四、变换题目,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引导学生说:“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事情发展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有感而发。】
四、作业  
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
板书设计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期待 自信 紧张 不明白 教后反思:???
??
20、陀螺
教学目标:
1.会认“钉、旋”等12个生字,会写“否、旋”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旋转、溃败、自豪”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感悟文章主旨。
3.通过诵读和比较语句,品析和学习文中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
教学重点: 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品析和学习文中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它给你带来了那些欢乐?今天我们随着高洪波老师看看他童年时喜欢玩什么?
板书课题:陀螺(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诗刊》主编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等,散文集《捕鼠记》《悄悄话》,评论集《说给缚斯的情话》等儿童诗《我想》、散文集《悄悄话》分别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
1.读课文,梳理生字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 ?
2.检查反馈。 ? ?
(1)课件出示生字词,接龙读。 冰嘎儿( gā ) 头晃齿豁( huō ) 憨态可掬( jū )   角锥( zhuī ) 镟床( xuàn ) 挑衅( xìn )
(2)重点指导“豁、衅”的读音。
3.概括文章的内容。 ??
这篇文章写了关于陀螺的哪些内容?请找出来,并按文章的思路将它们排序: ( ⑤⑦⑥③⑧ )
① “我”自己做的陀螺很特别
②“我”做了一个很漂亮的陀螺   
③ 胜利的陀螺让“我”自豪
④介绍了陀螺的历史典故
⑤ 介绍了“冰嘎儿”的制作与玩法
⑥“我”过生日,叔叔送了“我”一个陀螺   
⑦ “我”削制陀螺的经历
⑧“我”获得了欢乐,也得到了感悟。
三、自主学习。 ? ?
1.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批注。 ? ?
2.积累好词佳句。 ? ?
3.学生交流反馈。 ? ?
4.思考:“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四、当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 ?)气? ?xuán(??)转? ?
yù(? ??)料   kuì(? ?)败 chè(? ?? ?)底? ?陶zuì(? ??)? ?荣yù(? ?)? ? 自háo(? ?? ?)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旋(xuán xuàn)转? ???铁钉(dīng dìng)? ?士兵(bīn bīng)??挑衅(xìn xìng) 3.给下面的字加上合适的偏旁再组词。
尤 ______ (? ?? ? )??丁 ______ (? ?? ? )??贵______ (? ?? ?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 ?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内容,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什么问题吗? ? ?
多媒体出示问题:“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请同学们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或段落。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① 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②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③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④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⑤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 ?
1.指名读。 ? ?
2.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 ?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文章中心事件是什么?为什么前面却花大量篇幅写与陀螺相关的其它事呢?
2.文章哪几段是作者斗陀螺之后的感悟?找出来后齐读这几段文字。
3.作者说:陀螺赠与了我极大的快乐和由衷的自豪,你知道这“快乐”是什么?“我”为什么自豪?
4.从斗陀螺的经历中作者学到了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句话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四、合作探讨,各抒己见。
1.本文写的是作者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想一想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什么? 作者念念不忘的是真挚鲜明的情感,是天真单纯的童趣,是成长的感悟。
2.说说本文的写作特点。 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使文章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 ? ?
①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
②准确恰当的动作描写。 ? ?
③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五、课后作业。
请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试着写写自己童年时候的一种玩具,写出玩这种玩具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20、陀螺
说——做——得——斗——悟 陀? ? 陀? ? 陀? ? 陀? ?
螺? ? 螺? ? 螺? ? 螺 (玩中学——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安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别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具有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别人的话。
2.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3.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巧设情境,提出安慰
师:同学们,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今天一站到这讲台上,我的心跳就加快了,手心直冒汗,刚才还差点绊了一跤……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
(学生:1.问原因? ?2.来安慰)
师:谢谢你的关心。看着你们一双双真诚的眼睛,我感到很亲切。谢谢大家,现在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真是“良言一句暖三冬”呀!这些亲切、温暖又诚挚的话,不仅仅让我勇气倍增,重拾信心,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你们的善良和爱心。其实,刚才大家跟老师说的那番话,就是“安慰”。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口语交际——“安慰”。
(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当遇到这些事的时候,有谁接受过别人的安慰?说一说别人是怎样安慰你的?(学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有被人安慰过的时候。那你们觉得被安慰过之后,心理有什么变化吗?(学生回答)
二 、创设情境,学会安慰   
师:是呀,安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爱的播洒。它能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沐浴到阳光和雨露。现在来看一幅画面(出示图片)   
师:看明白了吗?谁来说说莉莉为什么不开心。   
师:假如你是莉莉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安慰她呢?请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   
假设A:我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师:你这是在鼓励她(师板书:真诚鼓励)   
假设B:莉莉,你不要哭了,谁都有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没关系的。   
师:你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这样莉莉心里就会舒服一些。(师板书:表示理解)  ??
假设:莉莉,没关系,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就一定能考到100分。   
师:你也是在鼓励她,可是,莉莉试卷上的这道题还是不会做,怎么办?  
假设:莉莉,我告诉你这道题怎么做,我教你吧!   
师:你的帮助会使莉莉更快的从失败中走出来(师板书:主动帮助)   
师:如果你只是看到她在哭,那你知道她为什么哭吗?这时候你会……(询问莉莉为什么会哭)   
师:是啊!要知道她为什么哭才能安慰她,(师板书:问清原因)   
师:其实,所有的语言和帮助都出自于我们对莉莉的同情和关心。 所有这些安慰的语言、行动都来自于我们对莉莉的真诚,只有真诚,才会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
(板书大括号,快乐你我)    
师:谁来表演? 师:谁来评一评他们的表演怎么样?
师生总结,明了方法 根据同学们的表演,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安慰别人。首先要问清原因,要了解对方烦心的是什么,然后再想出不要烦心的理由。以此来劝对方。然后要真诚鼓励,表示理解,最后还要主动的提出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选定情境,实战练习。   
四 、师:我替莉莉感谢大家,相信莉莉一定能从失败中勇敢地走出来,下次争取更好的成绩。 ? ? 接下来我们回到咱们的班集体中来吧!
1.看,浩浩的小龟死了……谁来安慰他?
2.看,这是宋光泽的一段话……谁来安慰他?
五、选定情境,实战练习。??
在学校看到同学烦恼时,我们能安慰他,如果在家里有长辈不开心了,你能让他们快乐起来吗? ? ?
师:看大屏幕。叔叔创业失败??妈妈因为孩子成绩下降不开心爷爷因为家人没有团聚难过,自由选择表演安慰。 师:表演得怎么样?有比较才能有发现。我们在找组同学表演看看。
六、关心热线:拨通家长电话,送去安慰。
七、总结发言   
师:今天我看到的不仅是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并且感受到的是一股股爱的暖流与来自于大家内心的一份自信。安慰,那是夏季的阵阵凉风,能拂去人们心头的炎热;安慰,那是冬日的红红炉火,能温暖人们冰冷的心窝;安慰,那是黑夜的甜美歌谣,能排解人们胸中的孤寂…… 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他人难过、焦虑、忧郁、恐慌时,让我们送去一个微笑,一次拥抱,一声理解,一句鼓励,一封简洁的邮件,一块小小的纸巾……只要是真诚的,就一定会把快乐带给他们。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收获一份浓浓的快乐。
教后反思:
习作7
教学目标
1.记一次游戏习作,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游戏的乐趣,激发习作兴趣。
2.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 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把活动的过程写以及自己当时的心情清楚。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把游戏写清楚。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审清题意   
这是一次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训练。 写作的范围是“一次”,写作的内容是“游戏”。但文题对进行什么游戏、参加游戏的时间、地点、哪些人等都没做任何限制,因此,写作时还要具体拟个题目。例如:“记一次丢手绢。”   
二、确定重点   
写清楚活动过程的各个发展变化的环节,尤其是有趣的环节要具体、细致地写,同时还要把参与活动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写清楚,但不可面面俱到,要抓住人物典型的反映写。   
三、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通过记叙一次有趣的游戏,是为了突出游戏给人带来的快乐。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这个游戏可以是传统游戏,也可以是个新游戏;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如果自己发明一个游戏,就跟好了。   
(1)初选写作对象。把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充分摆出来,通过比较、分析,挑选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有意义的游戏作为写作对象,同时拟出文章的标题。   
(2)再选写作要点、事例。选好了,就要仔细回忆这次游戏的具体过程,用笔一一列出来,根据中心决定取舍,把与中心有关的内容作为写作要点。   
(3)精选写作重点。写作要点确定之后,就要考虑将其中最能表达中心的精彩情节作为重点材料来详写,同时安排详写的层次。   
四、指导说话   
口述指导。想一想,回答:   
(1)你亲自参加过和观看过的游戏中,比如,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等等,对哪些最感兴趣?这些活动中哪次给你的印象最深?(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表述,初步确定写作的对象。)   
(2)这次游戏前,你做过哪些准备?在游戏中,你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游戏结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教师可适当提示,力求让学生将有趣的情节说得清楚、明白、完整,指导学生确定写作重点。)   
(3)这次活动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要结合实际谈,不可过于牵强。帮助学生确定中心思想。)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指导写作   
(1)按事情的发展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游戏的过程,注意记叙的顺序。   
(2)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抓住重点写具体。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是写好游戏的一个主要方法。所谓“面”是指一定场合下的特定情景,包括人物、事件及人物的感受、周围的环境。所谓“点”指的是重点,是具有典型性的人、事及景物。点面结合,就是在写作时,能围绕中心,将游戏写的详略得当。作为一次“有趣的”游戏,其全过程中总有精彩的部分,因此,写好精彩部分,写好精彩部分中参与者和观众中的主要人物,则是写好本篇习作的关键。应该说,写游戏,没有写好其重点部分就算不上一篇好的习作。
(3)写出游戏参加者或观看者的心情,以增强习作的感染力,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二、自改、同桌互改,誊写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读书方法。
2.认识几种蔬菜名称,知道碰钉子等词语的意思,学会用动作来描写心情。
3.积累八个字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读书方法。
2.认识几种蔬菜名称,知道“碰钉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 难点:
1.用动作来描写心情。
2.积累八个字的成语。
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六,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就像《牛和鹅》文章故事性强,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以及“我”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告诉我们,《陀螺》主要讲了。
2.理解运用
(1)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读书方法。
①画出相应的词语, ②写出自己的批语; ③读完再批注,再读再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认识几种蔬菜,抄写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字。(板书:认识蔬菜)
(3)说说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些词语,造句。 (板书:说说词义) 师总结:通过练习,认识几种蔬菜,理解词语的意思。
3.写写动作。(板书:写写动作)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到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鹤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画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4.日积月累。(板书:日积月累) 学生读读背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词语含义,积累运用到写作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边读书边做批注,认识了一些蔬菜,知道了“碰钉子”等词语什么意思,怎样用,学会了用动作来描写心情,还积累了一些八字的成语。收获不少呀!
?
教后反思:
参与备课人简评:
参与备课人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