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小学
四年级
学科: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版本:统编版
课题 :第12课到第15课, 语文园地四
课型(新授/复习)
课时:(总计10课时)
教材起始页:P47-60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 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学习并运用想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2??《盘古开天地》 本课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1.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 点,拓展想象说话。2.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中心句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13??《精卫填海》 本课描写了精卫日日夜夜填海的事。重点是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解释重点词语,从而让学生理解意思。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象。
14?《普罗米修斯》本课记叙了普罗米修斯夺取火种的故事。重点是体会 1.引导学生品读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为人类献身的精神。 2.引导学生丰富想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5?《女娲补天》本课写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重点是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1.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习作:《我和?????过一天》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己和神话中的人物一天中的活动。重点是讲解习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1.指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编出的。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塑造人物形象;给词语归类;能用一定的词语来形容人物;读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积累古诗《嫦娥》。重点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词语,描写人物,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官,激发联想和想象。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快乐读书吧本次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是读神话故事书。重点是讲解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1.通过提问、小组合作交流、通过重点词语把过程记录了下来、全班交流。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 阅读能力。
课后反思:
12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
1. 学习课文生字词,会写其中的难写字。
2. 感悟利用“反义词”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 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中心句
4.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
文化。
教学重难点 :感悟利用“反义词”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
生的想像力,进行读写结合。
课前准备 :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趣 —自读(自读体验)
1、导入新课
师:你们认识他们吗?
(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
娃》)
师:他们都有着神奇的本领,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古代中
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3. 展示朗读
4. 朗读评价二、导思 —细读(细读积淀)
1、出示小组字词学习活动指南:
(1)、会认字、会写字人人会拼读、会组词。
(2)、文中画出的词语要求人人会读,并互相交流词义,不懂意
思的词语小组长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
(3)、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语。
2、出示词语:肌肤四肢血液 滋润辽阔 创造 黑暗下降一丈
3、游戏巩固会认字和会写字的拼读组词。
4、着重分析指导“降、创、辽、液、阔、滋”字的书写。
5、再读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小组合作,讨论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 ——”画出中 心句。
(生汇报,屏幕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
了整个宇宙。
6、练习找中心句。 (指出中心句可能出现在开头,结尾或中)
7.大声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
整个宇宙。
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悟 ——品读(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 提名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问题 :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用
横线画出来。
(1) 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2)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
大、神勇 ,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并请一名学生表演,加深理解。
(3)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①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
②引导学生读书发现句中的反义词。
③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a. 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
语的好方法。
b.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
得清楚、明白
(4)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二)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 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 书:顶天蹬地)
(1)学生自读,思考: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在一起,
就怎么做?
(2)学生汇报,观察课文插图,并请一名表演。
(3) 齐读相关句子。
(4) 老师问表演的学生的感受,感悟盘古的辛苦。老师引读 :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十万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百万年过去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三)学习第四段
(1)快速默读,思考:盘古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汇报。
(3)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 “飘动的云 ”“奔流不息的
江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美丽。
(4)师生合作朗读
(5)男生、女生合作朗读
(6)拓展想象,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
知道的?
(7)课件出示,练习说话:
他的( ),变成了( )
他的( ),变成了( )的( )的( )
他的( ),变成了( )的( )。
导练
1、—扩读(扩读升华)
(1)此时此刻,你想对英雄盘古说点什么?
练习说话,感悟英雄无私奉献的品质。
(2)学生怀着敬佩之情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作业
(1)、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复述课文给家人听。
(2)、课外阅读《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板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蹬地伟大 奉献 化作万物 中心句
课后反思:
13 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
1、在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
读基础上,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小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2、学生能借助 “小卡片” ,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的内
容,形成自己的感受。
3、借助温馨点击,学生能感受到神话故事精卫鸟的精神魅力,
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
4、借助活动广角,让学生读诗,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
生展开想象力讲故事。
学习重点:
1、按照小古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2、了解精卫事迹的同时,感悟她不屈不挠的精神魅力。
学习准备:
老师需要广泛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好课件
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
1、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
事可多了。现在,我来考考你,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
生说。
师: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
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
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
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出示课件:让我告诉 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
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二、初读《精卫填海》,了解神话故事。
1、自由朗读,读准确。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 20页,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
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
生僻字的读音。( 3 分钟左右)
师:同学们,读完了吗?你读了几遍?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
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我们现在的话,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生谈,难读,生字多)
师: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
谁来试一试?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 2 名学生即可)
2、教读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能把几千年前的古文读下来,老
师发现读这些句子时我们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下面,老师读 一遍,大家感受一下。
师配乐范读,生注意倾听。教师领读两遍。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
同学们,现在,你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读的时候,注
意停顿和节奏,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学生自由练习,评价激励:同学们,你们已经读得很有味道
了。
4、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师:如果能够对照文中的注释,粗知这段话的大意,再去读的
时候,就会能读出古文的意思了。
同学们借助注释,默读思考。读不懂得地方和小组内的同学交
流一下。也可以问老师。( 3 分钟)
同学们,你们能读懂吗?老师考考大家,文中写的精卫鸟什么
样子?
配乐齐读。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的朗读真是韵味十足啊!老师就奖励大
家看段动画片吧!(播放《精卫填海》动画)
三、温馨点击,了解精卫的精神
过渡: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好的一个神话故事,那么古人是
想用这个神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1、自读“温馨点击” ,了解精卫精神。
师:我们课本 21 页的“温馨点击”中的话一定会给你更多的启
发。
生自由朗读 2 分钟,然后交流。3、小结过渡:同学们,你看,我们通过阅读温馨点击,对精卫
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从精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问
题)
生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四、活动广角
1、结合课文图画,读一读这首诗,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故事
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同学们讲的真好,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你
听,作为对你们的奖励!师讲故事。老师讲的怎么样 ?
2、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片,大家观察图片,试着说一说这些神
话故事的名字。
五、作业;
1、把今天的古文读给家长听一听。有兴趣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
下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古文版神话故事读一读。
2、课下读一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在单元结束时我们召开故
事会,看看谁知道的神话故事多,谁讲的最精彩!
课后反思:
14、《普罗米修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火种、敬佩、违抗、驱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惩罚”的意思
2、学习概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3、学习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强化朗读,培养语感。
2、培养学生探究性读书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习的阅读兴趣
2、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去不挠的斗争精神。
难点:体会人物的心情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结构,初步感知课文
一、创设情境、揭题
1、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师:刚才我们聊了我国古代的一些动人的神话故事,被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度——希腊,同样也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让我们一起呼唤英雄的名字——普罗米修斯
板书:普罗米修斯(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序号。
(2)、文中出现了哪些天神的名字?请你画出来读一读。
(3)、说说在普罗米修斯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
课件出示:
(1)、音: 鹫鹰 阿波罗 太阳神
宙斯 众神之王 普罗米修斯
赫拉克勒斯 大力神 火神
(2)、形:焰 、佩、 膝、
(3)、义:联系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惩罚”的意思。
(3)、文中出现了哪些天神的名字,谁来说一说?这些名字比较难叫,我们一起来呼唤他们的名字。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谁?(普罗米修斯)那么谁来说一说普罗米修斯与这些天神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主要内容: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了火种,众神之王宙斯得知后,给了他最严厉的惩罚,但普罗米修斯并不屈服。后来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3、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1)、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2)、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盗取火种
经过:受到惩罚
结果:重获自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探究课文内容,了解普罗米修斯的勇敢、献身精神。
一、精读课文
走进画面,感受普罗米修斯的痛苦经历,(5—8)自然段
师: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触犯了众神之王宙斯,被宙斯用铁链锁在高加索山上,并处以最严厉的处罚,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看看普罗米修斯到底遭受了怎样的惩罚?仔细读5—8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画一画,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
品味词句体会“惩罚”之“残酷”
1、铁环锁崖
课件出示句子: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1)、这段话中那个词最让你感到震撼?
(死死地锁)
(2)、此时被锁住的是什么?读出你的感受。被锁住的是他的自由。—-是啊,铁环牢牢地锁住他的自由使得他不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把你心中的那份震撼。用朗读表达出来。
(3)、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此时他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个个日日夜夜啊!透过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在烈日炎炎下,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忍受着炙热太阳烘烤他的肌肤,他只能忍受着干渴的煎熬,你呢,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又听到了什么?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用你手中的笔记录被死死锁住的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吧!(小练笔)
出示句式训练:
在凛冽的寒风中,———————————————。
在暴雨抽打时,————————————————。
在漫漫长夜下,————————————————————。
……
(4)、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住了,可锁不住的是什么?(自由的心,为人类造福的信念,对宙斯的不屈服……)
(5)、是啊尽管要忍受着凛冽寒风的阵阵刺痛,普罗米修斯没有向宙斯屈服,尽管暴雨抽打苦不堪言,漫漫长夜孤独难耐可普罗米修斯依然不向宙斯屈服。
2、鹫鹰啄食
过渡:英雄的坚强不屈使得宙斯更加气急败坏,于是更加严厉的惩罚又降临在普罗米修斯的身上,你看到了吗?
(1)、(课件出示:“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出来了。这样,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了。
(1)、同学们,看到了吗?(出示图片)那只凶恶的鹫鹰在怎样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你呢,你看到了什么?(生说)
(3)平时你一不小心擦破了皮,割破了手指,或者出了点血,你是什么感受?(疼痛)
是啊,破点皮就让我们疼痛不已,更何况是附在肉体里的肝脏呢?鹫鹰那尖利的嘴巴每啄一下都是锥心的痛啊!而现在它啄开肚子,啄完整个肝脏,这可要啄一百下甚至一千下,这尖利的嘴巴就像一把刺刀一刀一刀地剜着普罗米修斯的心脏。
(4)、可是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仍然没有向宙斯屈服。我们仍就能够听到他忍着剧痛所发出的呐喊——他摇摇头,坚定地回答(生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5)同学们这锥心的痛仅仅只有一次吗?(不是的,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有重新长起来了。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A、师:是啊!忍了一天的折磨,到了晚上他的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原以为痛苦就此过去,没想到我们又看到那可怕的一幕:
(生读):一只凶恶的鹫鹰,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他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B、师:一下、两下、三下、……那钻心的疼痛再一次遍布他的全身,几乎让他晕厥过去。
课件出示句式训练:
一天、两天过去了鹫鹰在( )
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鹫鹰在( )
一年、十年过去了鹫鹰还在( )
……
C、地狱般的折磨每天都会经历一次,永远没有尽头,怎是一个“痛”字了得?
(6)、同学们,看着承受无限痛苦的英雄,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为他分担一点伤痛吧!(读):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有重新长起来了,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8)、 可是尽管要忍受鹫鹰啄食的痛苦,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9) 同学们听到了吗?不管宙斯如何恐吓普罗米修斯他始终——(生读):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过渡:同学们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坚持下去,不向宙斯屈服呢?此时他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他想到了人类没有火,失去火种时的悲惨生活。)
二、没有火的人间是一片怎样的情景?文中有介绍吗?
1、学习第一部分
(1)、课件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
(2)、师:我看到了没有火人类只能(茹毛饮血,吃生的食物)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句式训练:没有火人类只能( )
没有火人类只能( )
没有火人类只能( )
……
(3)、小结:当普罗米修斯想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想到如果失去火种,人类又将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时,他勇敢地面对宙斯的恐吓,他摇摇头,坚定地回答(生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是的,尽管要忍受铁环锁崖,风吹雨打的痛苦,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他的心里又想到了什么?——(人类有了火之后的幸福生活。)
(4)、师:有了火,人间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找出文中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教师引导:是的,有了火人们开始用它——驱寒取暖
有了火人们开始用它——
有了火人们开始用它——
(5)、师:火使人类发生的改变仅仅是这些吗? (不是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省略号)
(6)、此时,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俯视人间,他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生说)
三、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一)、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普罗休斯是一个怎样的神?
1、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感动的语句。
2、小组代表谈感动的语句,并说明原因
3、老师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之处,进行情景设置和适当的引导。
A、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B、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
C、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
D、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善良的神,当她看到人类生吃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他很同情人类,就决定为人类盗取火种。
E、普罗米修斯是个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都敬佩他。
(二)、小结:
1、通过读书、讨论交流,我相信普罗米修斯一定给每位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正义、善良、勇敢、无畏是真正的英雄,他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火种,更是精神上的火种,他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
2、普罗米修斯是大家应该记住的神话故事,当然我们今天学习普罗米修斯,也是为了打开一扇门,打开一扇通往古希腊神话世界的门,那里还有许多“神”的动人故事,同学们课外去读一读吧!
3、读一首《普罗米修斯》的诗
普罗米修斯赞歌
(英)雪莱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是谁?甘愿触犯天规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送来光和热,送来人类新的纪元!????????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身躯,????????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 坚强 博爱 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四、作业布置:
1、回家给父母复述《普罗米修斯》
2、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我们以前了解的不多,读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神,普罗米修斯、众生之王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这几位神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请写一篇《评价众神》的习作。
五、板书设计:
14、 普罗米修斯
起因:盗取火种
经过:受到惩罚
结果:重获自由
普罗米修斯:正义、善良、勇敢、不畏强暴、意志坚定、具有献身精神,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课后反思: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投影。 2、生字词卡片。 3、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2、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 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12女娲补天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 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 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 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从她原以为……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 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十、作业。 1、回答课后第二题。 2、阅读课外神话故事。 板书 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 灭火 人们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课后反思:
习 作
课题 :我和 过一天?
课型 习作?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2.学会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讲解习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教学难点 学会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神话和童话故事吗?你喜欢其中的哪些人物呢?
请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人物形象。
2.今天,就有许多人物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出示课件2)(多媒体出示孙悟空、哪吒、嫦娥、后羿)
3.今天,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一天,你会选择谁?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我和 过一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一天”吧。
新课教学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3)
神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编出的。
1.确定人物,大胆想象。
(板书:我和 过一天)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怎样过一天)
三、讨论交流,创编故事。
1.选定人物、地点。
(1)师:如果让你和书中的某位人物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呢?为什么要选他?你们会一起去哪里呢?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要选的人物、地点和原因。
(3)教师相机进行指导:(出示课件4)
主角——你想写的人物
配角——2到3个(动植物都行)
地点——任意地方
2.确定故事主题。
(1)回顾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说说这些课文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
(2)师:我们编的故事,不能只图热闹,仅仅写一个打打闹闹的场面,而要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想一想,你写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板书。
(4)教师适时适度进行推荐:善良、勤劳、分享、爱学习、别骄傲等。
3.讨论故事情节。
(1)引导学生思考:要想使编出来的故事生动有趣,吸引别人,有什么方法呢?(出示课件5)
(2)老师这里有一组大家熟悉的人物和三件事,大家想一想这三件事分别会跟哪个人物有关?
(3)课件分别出示人物:猪八戒、加菲猫、哆啦A梦 三件事:斗胖虎、拔牙记、减肥记。(出示课件6)
(4)学生介绍人物做的事情及原因。
(5)为什么这样选择?
预设:
猪八戒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但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嘴巴甜,力气大,知错必改;加菲猫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只猫,它贪吃又懒惰,整天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就无所事事了;哆啦A梦是一只来自未来世界的机器猫,用自己神奇的百宝袋和各种奇妙的道具帮助主人大雄解决各种困难。
(6)师小结:说得非常有道理。故事情节的创编必须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那么,假如给你个机会当编剧,让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来写,你觉得应该写哪些内容?需要写清哪些内容?请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7)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8)师相机小结:虽然刚才大家说的内容不一样,但老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板书:去哪里?做什么?结果怎样?也就是要讲清故事的开始、经过和结果,并设计一两个有起伏或惊险的场面,故事才会更吸引人。
(9)指导:(出示课件7)
①大家认为这三个部分的重点在哪里?(做什么?)
②现在,我们就以“猪八戒拔牙”为例,来重点探讨猪八戒是怎样拔牙的。同学们,这个题目中的最关键词是什么?(拔)那么,你认为猪八戒的这颗牙拔了几次呢?
(指名回答后随机点评:我们中国人最喜欢“三”字,所谓“一二不过三”,像四大名著中比比皆是,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这样写,故事情节才能波澜起伏,富有味道。)
③想想看,猪八戒拔牙为什么一次、两次不成功,到第三次才成功呢?你和猪八戒每次分别去哪里拔牙?为什么安排他去那些地方?在那些地方,你们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想到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10)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学习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吧!提醒大家注意:这个故事中安排的其他人物只能做配角,猪八戒才是主角哟。
(11)大家讨论得很热烈。那我们就赶紧来交流吧!大家选择其中一次拔牙过程来说说吧。(再次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引导:你安排猪八戒去哪里拔牙?为什么安排他去哪里?你们在那里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想到了什么?结果怎样?)
(12)小结:看来,不管写哪一次,都要写清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去哪里——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四、组织材料。
1.想想你想和谁过一天?你了解他们的特点吗?按要求准备。(出示课件8)
要求:
(1)你会选择谁。
(2)说一说你们会一起去那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五、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一天里发生的故事。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和神话(童话)里面的人物过一天,首先应简要介绍人物的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它拟人化;详细介绍你们之间一天里发生的故事。(出示课件9)
(板书设计:略写人物的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它拟人化;详写你们之间一天里发生的故事)
六、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出示课件10)
1.自由习作,写出初稿。
2.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教师点拨,指出学生的不足与长处。
3.选择典型的文章,集体讨论修改。
4.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四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四》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四个板 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方 法,感受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识字加油站”让学生认识一些花卉,丰富词汇量。“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学词语让学生回忆自己了解的人物或故事;另一部分意在通过句子让学生能找出故事中哪些句子的描述最神奇,进一步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背诵古诗《嫦娥》,了解古诗的意思。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比较感兴趣,所以“识字加油站”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读,然后适当点拨。
教学建议:
教学时,“日积月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
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停顿;再讲一讲,教师简要讲一讲大概的诗意,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读出感情,但是不要求所有学生知晓诗意;最后背一背,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教师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
2.发现句子的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达方式的多样,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3.认读积累古诗,拓展运用。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中人物对话,对照课文进行练习,加深对神话文本特点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好习惯。
2.学习自主识字。
3.加强对古诗词的积累,丰富知识储备。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神话文本的特点。难点
感受神话故事中句子的神奇。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花的名称。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自由读文中出现的三段话,想想这组对话的大概意思是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说说获取了什么信息?
3.同桌、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
4.联系自己平时阅读的情况,把好的读书经验向同学们介绍。
4.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关神话故事。
二、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语。
2同桌之间互相读。
3.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
4.齐读。
5.理解词语意思,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1.自由读文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语,集体正音。
3.再读词语,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4.全班交流。
5.总结:流传千古的成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把这些词语背下来,多日积月累些词语。
(二)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
1.老师范读,领读。
2.学生齐读。
3.同桌交流、讨论这三个句子神奇的地方。
4.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推行代表在全班汇报。
5.学生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6.指名谈谈从课外书中读到的感到神奇的句子。四、日积月累
1.各自轻声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课后反思:
快乐读书吧 很久很久以前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是如何解释世界的起源、人类的产生等问题的。
2.了解我国关于神话的典籍的主要内容、作者情况、历史地位等。
3.了解世界其他地区有关神话的典籍,把握其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有关神话的典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出示神话中的图片,引出主题。
导读: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神和英雄如何生活?面对这一个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就在神话中寻求答案。这些神话原先只是口口相传,后来经过整理,被记录在典籍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典籍中的神话,探究其中的奥秘。
2.引导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的中国神话典籍及其主要内容。
明确:中国古代神话多而杂乱,散见于《山海经》《神异经》《列仙传》《搜神记》《东游记》等典籍中。透过那些零星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的行为、斗争,我们大略可以看到当时的人的行为和斗争。
二、理解内容,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读读教材中“你读过这本书吗”这部分内容,并进行探究。
过渡:同学们,“你读过这本书吗”这部分给出了两个推荐书目——《山海经》和《中国古代神话》,你们知道这两本书吗?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
2.引导学生说出两本书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明确:《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志怪的古籍,大体是由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作者不详。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献记载。
《中国古代神话》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作者是袁珂。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夋、帝喾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鲧和禹治理洪水,远国异人,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碎的中国神话做了最全面、完整、通俗的讲述。
3.简单总结前面所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神话的兴趣。
小结:同学们,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神话,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它们的神话,这些神话也记录了它们民族的历史,表现了它们民族的人民的抗争和奋斗。现在让我们放眼世界,一起欣赏欣赏其他地区的神话,进而探索更多的有关神话的奥秘。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信你可以读更多”这部分中的文字,并探究给出的《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明确: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祇的故事和英雄的传说组成,而本书则根据这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挑选了三十多个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把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中的英雄们分为七大体系,讲述了众神之争、神祇的活动以及半神英雄们的传奇经历。《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文明源头的窗口。、
三、拓展阅读,欣赏故事
1.教师出示以上几本书中的经典神话,引导学生阅读、鉴赏。
示例: (一)黄帝擒蚩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译文:蚩尤发兵攻打黄帝,黄帝于是下令让应龙在冀州的平原上应战。应龙积攒水,蚩尤请来风伯雨师,降下很大的风雨。黄帝就下令让名叫魃的天女迎战,雨停止了,于是杀了蚩尤。
(二)鲧和禹治理洪水(节选)
禹治理洪水,曾经三次到桐柏山(在河南省桐柏县西南),可是那地方总是刮大风,打大雷,石头啸叫,树木哀号,使治水的工程简直没法施展。禹知道是妖物作怪,发了怒,便召集天下群神来叫他们想办法除妖,有一些神不大愿意出力,禹便把他们拘囚起来,其余的这才合力在淮水和涡水之间擒获了一个叫无支祈的水怪。这怪善于应对言语,形状像猿猴,额头高,鼻梁低,白脑袋,青身子,牙齿雪亮,眼睛闪耀出金光,力量大过九头象,颈脖子伸出来有百尺长,但他的身躯却伶俐轻便,虽然被擒获了,他还在那里横蹦竖跳,没一刻安宁。禹拿他没法,便叫天神童律去制服他,童律制服不住,又叫乌木由去,乌木由也不行,最后庚辰制服住了无支祈。他用大铁索锁在水怪的脖颈上,鼻孔里又穿上了金铃,镇压在如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的龟山足下,禹的治水工作这才顺利地进行下去,淮水从此才能够顺利地流入海中。
(三)安提戈涅(节选)
克瑞翁转身对着安提戈涅。“听呀,你!”他粗暴地说道,“你望着地上的人,他所控告你的罪名,你是承认,还是否认?”
安提戈涅抬起了头,面对面地望着他。“我做了这事,”她安详地说道,“我并不想否认这事。”
“那么,朋友,你是脱离了一件重责了,你去吧!”克瑞翁对卫士说道,卫士就飞奔而去。然后他以恶狠狠的声调向安提戈涅说道:“现在,你告诉我,只要回答一句话:你究竟知道不知道,我曾对公众布告过,不许人去葬了前面的尸体的事么?”
“是的,我知道的,”安提戈涅说道,“这已是大众俱知的事了,我为何不知?”
“然而你难道竟敢违抗着那个命令么?”国王严峻地问道。
“不错的,”安提戈涅答道,“为的是,这命令并不是宙斯加之于我身上的,也不是与尼脱神道们同在着的‘正义’在人类中定下了的这种法律。我也没有想到,你的命令乃有那么严重的性质;一个凡人乃能不顾及天神们的没有写下且不能违抗的命令。因为这命令并不是今天或昨天的,乃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没有人知道这些命令从什么时候起才为人所知。我并不因惧怕任何人之故而破坏了上天的法律,俾受天罚。是的,因为我知道……我很明白……我总有一天要死的,即使你不判决我死刑。如果我在我天年告终之前死去,我却以此为得。因为像我这样百忧俱集于一身的人,死了岂不比活着更好么?所以,在我看来,这个运命的来临,是并不可悲的;但如果让我的母亲的儿子暴露不葬,这才是苦楚无涯的事。我现在什么也不感得。如果由你的判断中,以为我做得愚蠢,那我乃是一个偶然的愚人,可以以愚蠢之罪,弹劾着我。”
2.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听过或看过的其他神话故事,与同学分享。
四、课堂回顾,总结点评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同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在学习前面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了一些记录神话的典籍,通过这些神话典籍,我们更系统、更全面地感受了神话的魅力。神话故事不仅是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典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积累,不断丰富文化知识。
课堂上,同学们都能做到积极回答问题,发表见解,很不错,尤其是 。
课后反思:
参与备课人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