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地理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1-3题。
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A.11月 B.3月 C.6月 D.9月
2.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28° B.42° C.48° D.62°
3.考察船到达B地时,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550千米B.1100千米 C.2330千米 D.4660千米
世界上某海岸景观: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海湾常深入内陆且崖壁陡峻。据此回答4~6题。
4.以上海岸景观分布在
A.中国东部 B.智利中部 C.挪威西部 D.印度西部
5.下列关于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中,与以上海岸的成因相同的是
A.东中西三大地形区纵向排列 B.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布
C.疆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 D.中央大平原北部湖泊星罗棋布
6.该海岸地带最适宜的经济活动是
A.渔业 B.盐业 C.牧业 D.农业
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7~10题。
7.图示海峡
A.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
8.下列关于图中A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有结冰现象 B.含沙量大,水能丰富
C.有冬汛 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9.甲国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 B.磷酸盐 C.黄金 D.铝土矿
10.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
A.棉花 B.天然橡胶 C.椰枣 D.油橄榄
一艘货船从A港沿图示路线到B港。据此回答11~14题。
11.该货船装载的是某食用货品,该货品最可能是
A.咖啡.K B.香蕉 C.大米 D.牛肉
12.该货船经过了
A.德雷克海峡 B.卡特加特海峡C.麦哲伦海峡 D.巽他海峡
13.该货船经过图中海峡时,当地居民说C岛南部群岛上的动物视力退化严重,出
现了白内障羊、盲兔、盲鸟、盲鱼等怪现象。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赤潮危害 D.酸雨污染
14.当B地天气干燥时,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春旱 B.洪涝 C.台风 D.寒潮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纬线,MN-~N为海洋。据此回答15~17题。
15.N东侧陆地的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北高南低
1 6.紧邻M西侧的城市是
A.上海 B.旧金山 C.汕头 D.开罗
17.M以西沿海最主要的降水类型是
A.台风雨B.锋面雨 C.地形雨D对流雨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8~21题。
18.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19.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0.若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最能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A.梯田景观 B.瀑布景观 C.沙滩景观D.丘陵景观
21.该区域需要改良的土壤为
A.黑土 B.黑钙土 C.红壤 D.黄土
右图是某地区某种人文景观的分布图。据此回答22~25题。
22.这张图的标题可能是
A.乳畜带分布图 B.石油工业区分布图
C.城镇分布图 D.种族严重冲突地区分布图
23.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此类景观多分布于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崎岖山区 D.复杂的丘陵地区
24.影响图中景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开发时间的长短 B.宗教与军事
C.气候与河流 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25.下列与该景观所在国家无关的地理事物是
A.大片棉田 B.东南信风 c.大片绿洲 D.旱涝灾害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6.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14分)
(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 )(1分)
A.低矮的山地 B.凹陷的洼地
C.低缓的平原 D.宽敞的高原
(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6分)
(3)图中B、C两处锋面中,实际存在的是 锋面,说明判断的理由。(7分)
27.读世界某著名海峡附近区域图,回答问题。(9分)
若塔伊兹某日于世界标准时间14时30分日落,说明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
规律。(3分)
说出图中海峡的名称,并简述其地理意义。(3分)
分析图中A海域海水盐度高的原因。(3分)
28.读“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读图,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铁路线各段的名称及起止点。(6分)
对比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西两端气候类型及其特点。(4分)
分析图中60。经线所穿过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3分)
29.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国位于黄海与 海之间,其首都是 。(2分)
(2)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2万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3)乙国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十分发达,试分析其原因。(3分)
与乙国相比,丙国在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3分)
(5)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土壤pH值最低的是 地,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
原因。(4分)
成都市2007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D 2。D 3.B 4.C 5。D 6。A 7.A 8。C 9。B 10。D 11。D 12.C
13。B 14.D 15.A 16.C 17.B 18.C 19.C 20.B 21。C 22。C 23.A 24.C 25。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4分)
(1)A(1分)
(2)从风向上看。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2分);从风速上看,甲地等压线
稀疏,风力小,风速慢,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风速快(2分);从性质上
看,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2分)。
(3)B(1分) B锋面位于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南北两
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3分);而C锋面位于高压脊上,丽高压脊附
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3分)。
27。(9分)
(1)北半球昼短夜长(1分);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由南向北昼逐渐缩短,夜
逐渐增长)(1分);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1分)o
(2)曼德海峡(1分);是沟通阿拉伯海与红海(地中海与阿拉伯海或印度洋)的海
上要道(1分);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通道(1分)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小于蒸发量(1分);几乎没有淡水河流汇
入(1分);海区封闭度高,与外界海水交换量少(1分)。
28.(13分)
(1)陇海线(连云港一兰州)(2分);兰新线(兰州一乌鲁木齐)(2分);北疆线
(乌鲁木齐一阿拉山口)(2分)
(2)东端为温带季风气候(1分),该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1分);西
端为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该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多雨(1分)。
(3)该湖泊(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流沿岸工业、农业、生活
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1分);植被破坏、气候变化使降水减少(1分);
气候变干,蒸发旺盛(1分)。
29.(14分)
(1)日本(1分) 首尔(1分)
(2)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地热资源和天然温泉(2分)。
(3)①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为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提供有利条件);②温带大
陆架海域广阔;③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地处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渔业资源丰富);④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大,市场需求量大(共3分,任答3
点给分)。
(4)国土面积广大(1分);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1分);人口数量众多,人
口素质较低(1分)。
(5)C(1分) 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1分);加上该地区工业发
达,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1分);导致该地区酸雨污染
严重,土壤酸化程度高,pH值低(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