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2006年无锡市高三地理教学研讨会 地理主观题的
规范性答题江苏省宜兴中学 程韶光 “上半学期以学自然地理为主,重视规律分析和推理,做题目比较轻松;学得也很有感觉。下半学期学了人文地理后,答题总是不到位,经常要扣分。我已经越学越没底了。”
——某学生语 地理主观题的三项规范性答题要求:例题1、(05年杭州一模)
该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有过之而无不及。试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 错解:该地丘陵广布,地形陡峭;因砍伐柴薪破坏植被而致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 其一,这里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造成的损失大;
其二,该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造成的影响大。 例题2、 近年来在每年的夏季,该地区电力供应特别紧张(进入了用电高峰期),试分析自然和社会因素。 错解:该地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紧缺,所以电力供应特别紧张。 参考答案:1、夏季常有伏旱发生,降水量少,发电量减少。 2、夏季空调等的使用,使得生产、生活用电量增加,负荷加大。 例题3、图示为某海域等深线(虚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实线)分布。试问该处洋流可能是 。分析等温线题的规范步骤:
1、温度变化——南北半球
2、温度大小——高低纬
3、等温线弯曲——原因一、析题规范性:地理主观题的三项规范性答题要求: 2005年入冬以来,蒙古国周边地区深厚的冷气团不断分流出冷空气南下。黄海、渤海水温较往年偏高。烟台、威海连续出现强降雪天气,成为当地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降雪过程。下图中为该时间段的气压形势图。读图综合分析该次降雪比往年大的原因。(12分)审题得出关键信息点:
① 北方冷气团深厚
② 黄海、渤海水温偏高
③ 回答的是“比往年大”的原因
④ 区域气压形势图析题规范性的概括性要求: 1、审文——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 一审主题 二审材料 三审题分同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 ◆找“主语”——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 ◆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 ◆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2、审图——即对图象处理过程 近几年地理图象考题的设置和审图要求,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区域分布图概念图原理图景观图流程图联系图统计图不论哪一类图,其审视解题过程一般为: ①看图名定主题 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 ④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罗列①、②、③。同时,地理形象材料表达方式一般有:点、线、面、箭头、数、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地理主观题的三项规范性答题要求: 近年地理主观题格式的两个悄然变化:
1、填空格式的设题逐渐减少,变为叙述格式为主,更注重因果分析。
2、因果分析的题目,答题时一旦“因”发生错误,即使“果”对也不得分。 例题4、(05江苏卷39) 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 该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2分)。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2分);由于地形起伏大,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突发(2分)。如何组织答案?
1、地壳运动与地震、泥石流的关系
2、气候与地震、泥石流的关系
例题5、(04年全国卷36) 图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
例题5、(04年全国卷36) 图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4)该地区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
导致土壤盐碱化 (3分) 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因蒸发旺盛,土壤盐份积累。(6分)
例题5、(04年全国卷36) 图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 湖水水位下降,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地理主观题的三项规范性答题要求:2005年入冬以来,蒙古国周边地区深厚的冷气团不断分流出冷空气南下。黄海、渤海水温较往年偏高。烟台、威海连续出现强降雪天气,成为当地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降雪过程。下图中为该时间段的气压形势图。读图综合分析该次降雪比往年大的原因。 ①湿润水汽——黄海、渤海水温偏高。(第一个得分点)
②上升冷却——山东丘陵成迎风坡。(第二个得分点)
——冷气团强大、低压槽附近。(第三、四个得分点)
组织规范性的概括性要求: 地理主观题的答案组织是否规范,主要取决于组织的模式。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模式有以下几种:◆原因(自然、人为)◆条件(有利、不利)◆影响(正面、负面)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要素(总量、结构)地理主观题的三项规范性答题要求: 近年来,地理主观题的设置有两种类型:
一是以列举表述为主;
二是以原理表述为主。
例题6、 (04年全国卷39题) 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14分) 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或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原料。 最主要因素是丰富的铁、煤资源。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例题7、(01年全国卷) 37.左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l0分)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弱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侵蚀大。 例题8、(03年全国卷36) 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 10°C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西半段呈东北一西南走向。(6分) 东半段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的影响。西半段受太行山地势高,温度低的影响,等值线向南弯曲影响。(10分)答案要点:
①海域水温偏高,空气湿度大,水汽多
②北方冷气团强大,易成降雪天气
③山东丘陵成迎风坡,降雪量大
④地处低压槽附近,雨雪天气多 注意关键字、词的专业性陈述,并且尤要注意突出“比往年大”的陈述。 2005年入冬以来,蒙古国周边地区深厚的冷气团不断分流出冷空气南下。黄海、渤海水温较往年偏高。烟台、威海连续出现强降雪天气,成为当地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降雪过程。下图中为该时间段的气压形势图。读图综合分析该次降雪比往年大的原因。表述规范性的概括性要求: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模式有以下几种: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 地理主观题的三项规范性答题要求:退出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