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辽宁共用自然地理基础高二上册 第2章 第3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辽宁共用自然地理基础高二上册 第2章 第3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0-21 07:27:24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1.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 2.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难点)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重难点)
一、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
(1)主要来源: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
(2)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2.主要外力地貌
地貌作用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流水作用
流水冲刷、下切形成沟谷,强烈侵蚀常形成峡谷
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在山谷口形成冲积扇和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
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风沙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
二、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2.河流堆积地貌
类型
示意图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由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
以谷口为顶点形成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
河漫滩平原
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平原
由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形成
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
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人类对地表的改变
2.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①表现:不同的地形条件,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不同。
②影响举例——我国村落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①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②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
平原
山区
限制因素
较少
较多
线路形态
呈网状分布
呈“之”字形分布
工程造价
较低
较高
③交通线路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④科技因素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1)外力作用仅仅形成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
(2)气候干旱的地方多风力地貌,高纬度地区多冰川地貌。(  )
(3)河流下游以堆积地貌为主,没有侵蚀地貌。(  )
(4)在山区河谷中,为防御洪水,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
(5)山区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
【提示】(1)× 除侵蚀地貌、堆积地貌外还有风化地貌。
(2)√ 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3)× 只要有河水流动的地方,就有侵蚀地貌的存在。
(4)√ (5)√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下图是某旅行社的几幅宣传图片。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____;b.楼兰古城________;
c.天山一号冰川________;d.西北“魔鬼城”________;
e.“鱼米之乡”________;f.“黄土高坡”________。
(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各地貌景观的成因。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①②③的具体名称。
①是冰斗,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提示】(1)a—A b—C c—D d—F e—B f—E
(2)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3)角峰 “U”形谷
[归纳总结]
1.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
典型景观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风蚀洼地、沟谷、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 
流水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
流水溶蚀
形成石林、溶洞及地下暗河、漏斗等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峡湾
高山和高纬度冰川地区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2.沉积作用与地表形态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分布
典型景观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
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冰川沉积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
海浪沉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读“黄土高原”和“埃及狮身人面像”图,完成1~2题。
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1.C 2.B [流水侵蚀塑造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埃及绝大部分国土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区,风化和风蚀作用明显。]
河流地貌的发育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千米。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1)你知道三峡是怎样形成的吗?
(2)三峡地区的地貌是河流地貌中的哪种?
【提示】(1)是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
(2)河流侵蚀地貌。
[归纳总结]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如下图所示: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1)洪积—冲积平原的形成
(2)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3)三角洲的形成
[知识延伸]
瀑布的形成
瀑布主要是河流对软硬不同的岩石产生的差异侵蚀而形成的。瀑布发育的地区,上部较坚硬的岩石不容易遭受侵蚀,下部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在河流的下蚀作用下,瀑布逐渐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源头方向后退,由于侧蚀,瀑布逐渐加宽。
下面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
1.C 2.D [第1题,依据河谷宽度由窄到宽加以判断。第2题,河谷变宽,河流流速降低,沉积作用增强。]
3.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2)题。
(1)图示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思路点拨】
【解析】(1)河流对河岸主要产生侵蚀和堆积作用,对凹岸是侵蚀作用,对凸岸是堆积作用。(2)乙图中T岸侵蚀,P岸堆积,对应甲图中的①③。
【答案】(1)D (2)C
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图的判读
1.河流直道段,根据南、北半球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直道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
2.河流弯道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3.根据聚落和港口分布判别侵蚀岸和堆积岸
堆积岸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地;侵蚀岸河水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据此可判别侵蚀岸和堆积岸。
4.对右面景观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图是北半球的河流,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a地
B.该图是南半球的河流,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地
C.该图是北半球的河流,河流中有沙金,淘金处应在b地
D.该河流左岸侵蚀较严重
C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导致河流左右两岸侵蚀程度不同:北半球河流右岸比左岸侵蚀严重,而南半球恰恰相反。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所以淘金处应在b处。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该河右岸比左岸侵蚀严重,故为北半球。]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图1和图2中哪一个是平原地区聚落,哪一个是山区聚落?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区交通线选址的原则。
(3)图中盘山公路交通线呈“之”字形,分析该交通线采用这种形式的原因。
【提示】(1)图1为山区聚落,图2为平原地区的聚落。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位于河谷低地;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因此人口密集,聚落规模大,且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
(2)在山区,通常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迂回前进的线路坡度较小,利于施工,便于车辆行驶。
[归纳总结]
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突出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等都具有深刻影响,不同地形区自然地理条件不一样,对聚落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聚落分布
原因分析
聚落形态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呈狭长的条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肥沃土壤,适宜聚落发展
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平原
聚落分布最密集区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或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
3.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影响
原因
运输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线路走向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内的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应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最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的影响
线网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高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
飞机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稍有坡度的地方,地质条件要好
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
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较深的地区
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
1.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①太阳 ②夏季风 ③冬季风 ④排水 ⑤河流 ⑥丘陵
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建筑坡状尖顶利于排水
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
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A [从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看出,该聚落面向太阳,夏季风影响明显,应是建在丘陵南坡地带,多地形雨,降水丰富,为了有利于雨水下泄,其聚落建筑坡状尖顶;为了便于出行,其聚落位置临近交通便利的河流附近;从图中看出该聚落多植被覆盖,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读下图,回答2~3题。
2.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资源
3.为发展a城镇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b港口城市的公路。图中最合理的选线方案是(  )
A.①线路 B.②线路
C.③线路 D.④线路
2.C 3.D [第2题,由图可知,a地区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故制约该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3题,山区修建公路的原则是尽量避开陡坡,并尽量顾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四条线路相比,④线路沿线的地势起伏较小,且经过较多城镇,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交通的需求。]
读图,回答1~3题。
漓江山水  黄土塬  新月形沙丘 风蚀蘑菇
1.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图所示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3.③地的景观在我国哪些地区较为典型(  )
A.西南石灰岩广布地区
B.华南湿润、半湿润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1.D 2.A 3.D [第1题,读图可知,①为漓江山水,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②为黄土地貌,主要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③为沙丘地貌,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④为风蚀蘑菇,主要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第2题,图②为黄土塬,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黄土表面的千沟万壑主要是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3题,③为新月形沙丘,主要是受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
4.下图中①②两地貌类型与密西西比河不同河段对应正确的是(  )
A.①—a ②—b B.①—b ②—d
C.①—a ②—c D.①—c ②—d
A [从图中可知,①为“V”型谷,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②为山前洪(冲)积扇,多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a位于密西西比河上游山区,易形成“V”型谷;b位于密西西比河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处,易形成洪(冲)积扇。]
读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完成5~6题。
5.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搬运 B.海浪堆积
C.流水堆积 D.洋流搬运
6.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台湾岛
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
5.C 6.C [第5题,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而形成的。第6题,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而黄土高原的沟壑、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台湾岛是大陆岛,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河流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回答7~8题。
7.在图中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 B.堆积
C.侵蚀 D.风化
8.如果在图示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适合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B 8.C [第7题,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和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自西向东流,①④为凹岸,易被侵蚀;②③为凸岸,泥沙易堆积。故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第8题,港口码头一般位于港阔水深的地方,①④为凹岸,易被侵蚀,河水较深且少泥沙淤积。]
9.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形成最早的可能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形条件来分析,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导致这种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图中的图例进行判读,找出A、B、C、D四地之间的地形特征,然后结合地形、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第(1)题,早期形成城市主要靠自然条件(地形、河流),A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其他城市则没有这种条件。第(2)题,图中可见B、D之间有山脉。第(3)题,影响交通线路密度的自然条件是地形、河流。
[答案] (1)A 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山地地形的限制
(3)东侧 东侧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而西侧沙漠广布,且有山脉阻隔
课件79张PPT。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堆积冰川海浪重力风化搬运沙丘沟谷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蚀蘑菇峡谷小冲积扇大三角洲平坦梯田坡地分布 低稠密稀疏多网之降低山谷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河流地貌的发育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321456789321456789321456789321456789321456789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时分层作业(六)
(建议用时:45分钟)
[基础达标练]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地貌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a B.裂谷—b
C.瀑布—c D.沙丘—d
2.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a B.b
C.c D.d
1.A 2.B [第1题,由图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为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溶洞是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沉积地貌。第2题,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今年国庆期间,一游客到大理—丽江旅游。据此回答3~4题。
3.到丽江玉龙雪山时看到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的山顶(角峰),形成这一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板块碰撞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断裂上升
4.到虎跳峡时,导游介绍的金沙江峡谷成因中,正确的是(  )
A.地壳断裂,冰川侵蚀
B.地壳断裂,流水下切
C.地壳张裂形成谷地
D.地块断裂陷落,形成谷地
3.B 4.B [第3题,角峰是冰川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形态。第4题,金沙江峡谷是地壳断裂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的。]
龙里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读图回答5~6题。
龙里高山草原地貌特征示意图
5.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6.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
5.D 6.D [第5题,根据图文信息,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等为喀斯特地貌,应位于我国云贵高原。第6题,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主要为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回答7~8题。
7.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
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
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
8.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
C.八卦洲受侵蚀,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
7.D 8.B [第7题,在长江下游,由于河道展宽,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下来,后出露江面,形成八卦洲。第8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水流向右偏转,故右岸(即南岸)冲刷严重,而左岸(北岸)流速较为缓慢,泥沙淤积,故八卦洲最终可能将与北岸相连。]
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挟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B C D
【解析】 该题考查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分布。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冲积扇,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丙图中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甲图中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答案】(1)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B A (3)C (4)B
[能力提升练]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10~12题。
10.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12.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
A.河流输沙量增大 B.湖泊面积减小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降水强度变大
10.A 11.D 12.C [第10题,读图,根据图例,比较1880~1945年的沙洲0米线位置,①处看不到1945年的沙洲0米线,说明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A对。②③④三处1945年沙洲0米线范围比1880年扩大,说明堆积速率大,B、C、D错。第11题,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河口沙洲面积不断拓宽,河口变窄,河道可能变深,A错。沙洲向海洋推进,海水侵蚀作用小于河流堆积作用,B错。北航道泥沙淤积多,航行条件比南航道差,C错。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D对。第12题,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小,C对。]
1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2)分析影响图示中铁路选址的原则。
(3)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4)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________,分析其区位优势。
[解析] 第(1)题,A处为口袋形洼地且在此建水库可使水顺流至甲镇。第(2)题,图中铁路线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第(3)题,聚落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第(4)题,从地形、交通、水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 (1)A处。水库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且水可以顺流至甲镇;在B处建水库可能淹没甲镇。
(2)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丘陵山区,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聚落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
(4)甲 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