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共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21 12: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这是一条连接欧亚的长路,见证了两千年历史的沧桑之变
多种文化在此交汇,无数活剧在这里上演
这条路走过多少胡商贩客,驿马戍卒
这条路又走过多少弘法僧侣,求道信徒
这是这个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道路,独一无二的道路
这就是丝绸之路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 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葱岭
西汉初年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听说匈奴击败大月氏,曾以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酒器,大月氏逃向西方后,一直图谋复仇,急于寻找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东晋 法显《佛国记》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第一次 第二次
任务(目的)
出发时间
成果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前119年
张骞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进行汇报,使汉朝了解西域的情况
汉与西域互派使节,交往日益频繁,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西域社会的发展
自主学习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长安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26年
班固《汉书》:
“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
翦伯赞《内蒙访古》:
他是一位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我们应该学习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报效祖国。
七嘴八舌话张骞
1877年, 德国地质 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 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长安
河西走廊
新疆地区
中亚、南亚、西亚
欧洲
长安
欧洲
丝 绸 之 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今新疆地区)
中亚
西亚
南亚
在丝绸之路上行走的有哪些人 交流的有哪些内容?
西域
苜蓿mùxu
佛教
良种马
葡萄
石榴
核桃
胡琴
舞蹈
西来
丝绸
凿井技术
造纸术
漆器
铁器
东去
物产
手工业产品
文化艺术
技术
文化艺术交流之路
外交之路
商贸之路
技术交流之路
中原
作用: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孟加拉湾
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
穿过马六甲海峡
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在马来西亚发掘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现了汉代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丝绸之路沟通欧亚大陆,将世界几大文明联系在起,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对比秦汉两朝疆域,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公元前60年
颁行汉朝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意义:
1.西汉:
时间:
职责: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东汉明帝时,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他得到西域各国的信任,长期留守西域。
班超在西域时派部下 出使 。到达安息后受阻,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他的儿子_______再次出使西域。
甘英
大秦
班勇
2、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背景:
目的:
结果:
“丝路”魅力贯古今

21世纪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
结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
今日丝路之我见
丝绸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行走在丝路上的“人”赋予这条古道丰富的精神,你认为丝路精神有哪些呢?
友好往来、合作交流
不畏艰险、开拓创新
忠于信仰,
肩负使命
宗教宽容,
文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