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7 斜面的作用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7 斜面的作用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21 14: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斜面的作用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是否省力,斜面省力作用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以及与物体间接触面摩擦力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省力作用与坡度大小等的关系。
◆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斜面是否可以省力;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控制实验中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因素,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认识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变形斜面(螺旋)、刀刃等。
三.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 1.5米的斜面、桶装水、测力计、“小水桶”、三角形纸片、螺丝钉、斧头、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三种尺寸的斜面各4块、“小水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
1、老师这儿有瓶桶装水,挺重的,想把它给搬到讲桌上去,哪位同学帮我给搬上去一下好吗?(叫一位力气大的男生)谢谢你。觉得重不重?那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这位同学省力一些呢?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可以用木板铺成斜面,再把水桶滚上去)(出示课题“斜面”)
师:那行,请这位同学再来试试,看看这次能不能省力些。(采访学生)
师:看来有了这个斜面的帮忙真是省力了。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1、提出问题,设计实验
实际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刚刚那位大力士体验了一把这种机械的作用可以省力,不过我们科学上还得有更多的实验数据来说明才行,对吧?那如何来做实验呢?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这样的一些器材:斜面,用这个代替桶装水,测力计。请同学们讨论1分钟,然后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2、学生汇报交流如何设计实验
(1)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
(2)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
3、学生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实验我们已经设计好了,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才能让实验更加准确有效?(ppt显示)
(1)测力计的使用
①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 (教师必要时可以演示)
②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
③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
(2)实验应多次测量。
实验完成请每组组长将数据填写在这张表格内。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10分钟)
2、学生汇报,并产生新的发现。
分析数据,学生发现每个组的省力有些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分析发现,每个组斜面的长度不一样,从而导致坡度不相同。坡度越小越省力。
(四)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践
1、认识变形的斜面
师:我们认识了斜面的作用,那在生活中斜面这种简单机械除了搬重物还会有哪些应用呢?组内互相说说,请组长汇报。(1分钟)
如果有学生说到螺丝钉,可以让学生看老师准备的螺丝钉,它也用到了斜面原理。斜面在哪儿?是不是?(用缠绕螺丝钉的斜面进行展示)也就是说我们把螺丝钉往木头里面拧的时候,之所以没那么费力是什么在起作用?思考一下,同样长的一根螺丝钉,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呢?还是越少越省力?用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展示两根螺丝钉的螺纹。
2、师:除了这些,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运用斜面作用的例子。
首先让学生看斧头。指出斧头的斜面在哪儿,起什么作用?
那你们还能举些例子吗?
(如果学生说完了,老师再展示一些图片)比如(1)引桥(2)刀具(3)立交桥(4)比较陡的楼梯(5)盘山公路(6)骑自行车上比较陡的斜坡(思考怎么骑会省力些?)
(五)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的收获。
2、课后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再去找找人们利用斜面的地方,下节课给大家说一说,好吗?
五.板书设计:
斜面的作用
斜面可以省力
省力与斜面坡度有关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