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年上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试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05-06年上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试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5-11-13 19: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纪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级地理期中试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选一个答案,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右图(图1),回答1—3题。
1、此时,我国降水较多的地区不可能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平原地区
C、西南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2、此时图中最有可能出现锋面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此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瑞士山地降“泥雨”,将雪峰染成咖啡色
B、由中东到日本的油轮在北印度洋海区航行时逆风逆水
C、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葡萄挂满枝架
D、南极长城站终日不见阳光
右图(图2)是某地4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
布图,回答4—5题。
4、若图中①地盛行西北风,②地盛行西南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北半球的气旋,乙地为北半球的反气旋
B、a、b两虚线处可能行成锋面的是a
C、图中处于阴雨地的是③地
D、图中风力较大的是②地
5、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①地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①沙尘暴②台风③春旱④暴雨⑤寒潮⑥伏旱
A、①③ B、④⑤ C、②④ D、①⑥
下图(图3)为两幅经纬网图,据此回答6—9题。
6、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7、一架飞机从①地(当地时间4月
25日10时30分)起飞,经5小时
后到达②地。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A、4月25日15时30分 B、4月24日9时30分
C、4月25日0时30分 D、4月24日15时30分
8、从乙图中量得④地至⑤地距离为2.22cm,那么,乙图比例尺为
1/10000000 B、1/100000000 C、1/2000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千米
9、乙图中的③位于
A、中国 B、美国 C、加拿大 D、俄罗斯
读下面的等值线示意图(图4),据图完成10—12题。
10.a为500米,b为1000米,且地处浙江省境内
A、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
C、降水:甲<乙 D、坡度:甲<乙
11、a为1000百帕,c为990百帕,夏秋季
地处华南某地区
A、甲吹东南风,乙吹西北风
B、风速:甲<乙
C、该气流系统为反气旋 D、该系统带来急风暴雨
12、a为20C,b为50C,c为80C,该图为贵州某地某月等温线图
A.为冬季某月等温线图 B、乙为向阳山坡
C、甲比乙约低500米 D、甲地和乙地宜发展耕作业
下图(图5)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13—14题。
13、此时①处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14、关于①②③④地天气状况的
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温、气压高于②处
B、③处气温的日较差大于④处
C、④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D、②年附近出现沙尘暴天气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图6),据此回答15—18题。


15、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6、上图四种气候类型中,受单一的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若黄赤交角为0o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将不再存在的是
①热带草原气候②地中海气候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图7)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据图分析判断19—20题。
19、该天气现象是
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20、该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反气旋 C、强热带气旋 D、暖锋
下图(图8)是“北半球部分地区
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A、Pa >Pb >PC B、Pa <Pb <PC
C、Pb >PC >Pa D、Pb <PC <Pa
22、当图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
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沙尘暴B、干旱C、泥石流D、暴雪
王教授日记片段:“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根据材料回答23—25题。
23、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可能是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5—9月份 D、12—3月份
24、此时期,该地盛行
A、东南风 B、西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25、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是
A、除霉、增强太阳辐射 B、杀菌、增强红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D、促进小麦生长、增强CO2含量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号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号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下图(图9)所示为西半球,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结合图中提供的其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 ,
B点的太阳高度是 ,C点的太阳
高度是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此时,B点处在 上(晨线或昏线),
这一天,B点的日落时间是 。
(3)此刻北京时间为 时 分,
此时全球以 经线和 经线为
界分属两个日期,并且新的一天范围 (大于或小于)旧的一天范围。
(4)图中B点一直向南到达D点的距离(大于或小于)由B点到D点的图上直线距离,由B点沿图上直线到D点的方向是先向 后向 。
27、图10为“沿1000E经线各纬度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一般来说,气温年较差的纬度分布规律
是 ,
原因是

(2)A、B相比较,平均气温年较差
较大,原因是


(3)900S比900N气温年较差大,主要是因为

(4)我国各地气温年较差的大致分布规律是

班级: 姓名: 学号:
28、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8分)
酷暑高温的2003年夏季是任何一个欧洲人都在谈论的话题,长时间近400C的高温使欧洲大陆陷于干旱。酷暑使莱茵河流域数万条鳗鱼死亡。
2003年入夏以来,长江三角注洲地区出现30~40天的高温酷暑天气。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生活在这全地区的人们经受了酷暑煎熬,使得城市供电、供水不堪重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荒”和“水荒”。
(1)可以造成酷暑高温的天气系统是( )
(2)欧洲有“温带大陆”之称,酷暑高温天气的出现十分反常,造成这一天气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A、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全球气候变暖 B、全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C、北大西洋暖流位置势力增强 D、地中海沿岸森林覆盖率提高
(3)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同纬度的亚平宁半岛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和
,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
(4)此段时间我国南北普便高温的原因是

(5)高温干旱引起的“电荒”反映出电力工业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冲击,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用电紧张局面的重点工程是 。
29.读“某月北纬30°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图”和“沿北纬60°作的某月气温及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见图11),请完成下列问题:(12分) 
A图是_____(1月、7月)的气压分布状况;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___切断而残留在海洋上。此时在高压地区水平方向等温线向________纬凸出;垂直方向等压面向__________空凸出。试说明D2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  
(2)B图是_________(1月、7月)北纬60°气温及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气温最高处在______(经度)附近,形成原因是________;气温最低处在________(经度)附近,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从图中看出,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__。
30、下图(图12)为某同学作的巴西利亚(160S,490W)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图中有一条光线画错了,指出画错的一条光线的序号 。并在图上括号内标注南、北方向。
(2)当②出现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正午过后,该地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
(3)为了采光,该地房屋大门朝向 (南、北)。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保持垂直),该地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在一年中的调整幅度为 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