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5-11-25 16: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期中试卷 2005.11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表格内)
读“长江三峡地区地质的构造图”,据此回答1—6题。
1.三峡大坝工程位于
A.长江中游 B.湖北省与四川省及重庆市的交界处
C.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D.我国中部经济地带
2.图中②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
3.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正确描述是
A.处于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山麓地带有柑橘林分布
C.居聚形态多为团状聚落 D.山中有大量的熊猫栖息
4.三峡大坝建于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关于三峡工程对该段航道影响的不正确叙述是
A.年通过能力成倍增加 B.运输成本成倍降低
C.航道内急流险滩消失,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D.航道里程明显缩短
6.2000年8月—9月,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7000多人迁到沪、浙、粤、苏等省市,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峡移民的基本方针是异地安置 B.三峡移民外迁是自发外迁
C.三峡库区土地容量严重不足 D.迁入区人少地多,生产资料十分充足
2002年7月4日,我国首次利用黄河上人工水库拦蓄的水形成人造洪水,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进行冲沙减淤试验。据此回答7—8题。
7.此次试验所用的水主要来自
A.三峡水库 B.小浪底水库 C.刘家峡水库 D.丹江口水库
8.关于利用人造洪水冲沙减淤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措施是治黄之本 B.人造洪水能冲沙减淤是因为提高了水流速度
C.人造洪水能冲沙减淤是因为抬高了水位 D.人造洪水能减少水土流失
读南昆铁路示意图,完成9—11题。
9.南昆铁路沿线地区不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有
A.峰林 B.冲积扇 C.沙垄 D.钟乳石
10.与南昆线相接的铁路线有
A.成昆线 贵昆线 B.湘黔线 黔桂线 C.昆河线 川黔线 D.黔桂线 黎湛线
11.南昆线的建设对下列经济活动有利的是安市 ①云南磷矿外运 ②贵州煤炭外运
③红水河水能开发 ④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⑤昆明鲜花出口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已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该铁路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据此回答12—14题。
12.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雨量充沛 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优越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13.青藏地区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三江源地区 B.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C.藏北高原和昆仑山南麓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14.规划中的进藏铁路有青藏、滇藏等线路,目前首先兴建青藏铁路原因之一是
A.滇藏铁路要穿越我国地震、泥石流和滑破多地区
B.滇藏铁路线路太长、且沿线地区气候恶劣
C.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达,铁路建设的投资小
D.青藏铁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开发藏北地区的矿产资源
右下图下部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回答15—18题:
15.岛屿名称
A.台湾岛 B.海南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古巴岛
16.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洪涝 B.台风、地震
C.干旱、台风 D.地震、洪涝
17.①、②两条条曲线可能代表的分别是
A.降水、气压 B.降水、光照 C.光照、降水 D.气压、光照
18.有关该岛天气与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地气温低主要是阴雨天气多 B.该岛南部为热带气候
C.甲地不可能有台风影响 D.丙地多降水主要是锋面雨造成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己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19—21题。
19.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20. 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A.AB B.CD C.DE D.AE
21.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是
A.BE B.CE C.AE D.BE
22.我国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A.长江、黄河 B.长江、珠江 C.黑龙江、长江 D.长江、淮河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回答23—25题。
23.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①农产品加工工业区 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③综合农业开发区 ④植物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4.“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城市后备用地 ②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 ③交通更加便捷 ④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浦东有若干面积不等的非城市化块区穿插在城市化块区之间,下列不是这种规划目的的是
A.为市政建设就地提供木材 B.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调节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D.美化城市环境,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
2003年10月28日格林尼治时间11:00在太阳表面发生了“太阳暴”,它只用了19小时就到达地球,给地球造成了很大影响。据此回答26-28题。
26. 太阳表面发生的“太阳暴”,应称为
A. 黑子 B. 日珥 C. 太阳风 D. 耀斑
27. 太阳表面发生的“太阳暴”,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
B. 产生地磁暴导致全球变暖
C. 无线电通信受到干扰
D. 北京地区可以看到极光
28. 这次太阳表面发生“太阳暴” 到达地球的北京时间是
A. 28日3:00 B. 28日14:00
C. 29日3:00 D. 29日14:00
读右图,AB为晨昏线,CD为任意经线。完成29-32小题
29. AB与CD所成的夹角α,最大值可能是:
A. 0° B. 23°26' C. 66°34' D. 90°
30. 当α角最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圣地亚哥温和多雨
B. 太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C.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D. 此时我国长江流域,可能正值梅雨季节
31. 当A点和B点同时见到日出时,都不可能的日期是
A. 3月21日和6月22日
B. 3月21日和9月23日
C. 6月22日和12月22日
D. 9月23日和12月22日
32. 当α值最小,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华北地区将进入冬小麦的播种时期
B. 我国自南向北逐渐进入雨季
C. 热带草原气候区都将迎来生机盎然的好时期
D. 地球公转将逐渐接近远日点
2004年夏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达40多天,高温范围极广,浙、闽、赣、湘、鄂、桂等省的许多城市的最高气温刷新了50年、100年历史新记录。八月中旬,随着一股冷空气从北方南下,暂时缓解了这种高温天气。回答33-34题:
33.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形成原因是
准静止锋长期控制该范围,从而造成湿热的高温天气
受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造成天气晴朗高温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导致大范围普遍高温
受台风影响,从西太平洋带来大量湿热的空气形成高温天气
34.八月中旬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将对我国天气造成的影响是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我国东部带来降雨降温天气
C.给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D.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右图为一大尺度等温线分布图。读后完成35-37题
35.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
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七月等温线分布
D.南半球一月等温线分布
36.如果a>b,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 )
A.南半球正值隆冬季节 B.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C.亚洲低压势力强盛 D.巴西高原上一片葱绿
37.若aA.图示为大陆西岸地区 B.图示为大洋西岸地区
C.阴影部分为海洋 D.非阴影部分为陆地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38-40题:
38、海水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a>d>c>b B、d>a>c>b
C、b>a>d>c D、c>d>b>a
39、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a>d>c>b B、d>a>c>b
C、b>a>d>c D、c>d>b>a
40.若a点冬季表层海水盐度为3.3%,夏季为2.8%,则最主要的原因是
A、蒸发量 B、降水量 C、河水的注入 D、海水结冰与消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
41.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图中反映的是北半球的 日(节气)光照示意图。此日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选择填空)(2分)。
A.地球处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
B.由波斯湾驶往马六甲海峡的船舶顺风顺水
C.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进入汛期
D.非洲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2)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图中A点在北京的 方向,B点在昼长大约为 小时。
(4)此时北京时间为 (日期和时间),再过 (时间),全球日期相同。
42.读图 “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反映了我国哪个时期的气压分布状况 (选择填空)。(2分)
A.隆冬季节 B.冬春之交
C.春末夏初 D.秋末冬初
(2)图中锋面在图示地区较长时间徘徊。此时,北京处于 (高/低)气压中心,天气状况为 。
(3)今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分析说明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43.读右 “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此图反映的是 (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分布状况。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 (选择填空)(2分)。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
图中C、D、E、F四处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方向突出,在乙处海域向 (南、北)突出,主要是甲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2分)


44.读“海南岛环状开发剖面图”,分析回答(10分)
(海南岛果菜上市时间表)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蔬菜
西瓜
菠萝
香蕉
芒果
荔枝
(1)甲地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该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是
(2)乙地带最适宜发展 农业,依据表可知,该地发展
优势明显,这样可充分利用 ;在能源方面,这里可大力开发 。
(3)丙地开发的有利条件是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较好, 等,该地既是
开发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前进基地。
(4)丁处属于 海,该地的能源优势是 。
45.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11分):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 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 市、C处的 盆地、D处的 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 (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 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2分)
(4) “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2分)
5、读图13并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贺兰山下果园“城”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条件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该地区温差大、高光照、病虫害少,种植作物用药次数少,甚至不用化学农药。
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一起完成。他们引进法国优质葡萄品种、意大利的设备,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生产葡萄酒,现已开始销往欧洲、香港等地区。
基地的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自宁夏贫困县的农民。他们既学到了劳动技能,又迅速脱贫,走上了富裕之路。
(1)2002年3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
(2)图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什么?(从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

(3)Q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附近地区的温度 (高或低),这主要是因为

(4)试分析Q地区发展葡萄种植业的主要有利因素。
(5)如果Q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A
B
D
D
C
B
B
C
A
B
B
D
A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
B
B
B
C
D
D
B
D
A
A
D
C
D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D
B
A
B
B
C
D
B
A
A
C
二、综合题 60分
41.(9分)
(1)夏至(1分) B(2分)(2)南半球(或赤道以南)(1分) 23°26′N,100°W(1分)
(3)西南(1分) 6(1分)
(4)6月23(或22)日2点40分(答案不全不得分)(1分)17小时20分(1分)
42.(8分)
(1)C(2分) (2) 高(1分) 睛朗(少雨)(1分)
(3)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原因主要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停留时间较长(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1分),导致降水量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1分)
南方广大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南方地区长时间停留(1分),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下,天气睛朗,降水稀少,形成炎热干燥的高温天气(1分)
43.(11分)
(1)北(1分) D(2分)
(2)附近是暖流与寒流交汇处,温差大(1分)D(1分)
(3)南(1分) 北(1分) 加那利寒流(1分) 北大西洋暖流(1分)
甲海域受寒流影响,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1分);
乙海域受暖流影响,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温(1分)
44. (10分)
(1)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热带山区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结合
(2)热带 热带水果、蔬菜、花卉 光热条件 水能、沼气、风能
(3)城市集中 促进内陆资源 (4)南海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45.(11分)(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川渝(四川) (2)河西走廊 山西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4)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有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36、(11分)(1)凌汛1分 (2)流量减小,流速缓慢;含沙量增大;有结冰期;凌汛(2分)
(3)高;背风坡或地形阻挡(2分)
(4)廉价劳动力;病虫害少;引黄灌溉;冬季气温适宜葡萄越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管理模式 温差大、高光照;有利于葡萄的糖份积累,提高葡萄的品质;4分
(5) 土壤盐碱(渍)化;加重下游缺水或断流2分
高三地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非选题(共60分)
41、(9分)(1) 、 (2) 、 (2分)
(3) (4) 、
42、(8分)(1) (2分) (2) 、
(3)
(4分)
43、(11分)(1) (2分)(2) 、
(3) 、 、 、
甲影响
乙影响
44.(10分)(1)
(2) 、 、 、
(3) 、 、(4) 、
45.(11分)(1)图中A 自治区, B 市、C 盆地
D 盆地、E 盆地
(2) 、
(3) (2分)
(4) (2分)
46.(11分)(1) (2) (2分)
(3) 、
(4)
(4分)
(5)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