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说课件[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水资源说课件[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6-12-12 09: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二地理说案


永安六中 罗志聪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1、水是宝贵的资源;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对前面所学中国的气候、河流和湖泊等知识的深化和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为后面学习中国的工农业发展和分区地理奠定基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3、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教学难点
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依据:永安的水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对水资源问题体验不深,水资源的忧患意识不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有一定难度。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本课主要采用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网络教学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和网络学习法。
(课前准备)
根据附表中提供的项目(见说课案第4页),让学生和家人一起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对家庭用水情况做出评价,并制定一份家庭节水计划。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动机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积极探究精神,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新课导入)
用新闻时事导入新课—叙以谈判的焦点不是戈兰高地,而是水源。以色列同意归还全部戈兰,但坚持不让叙利亚染指加利利湖。
设计意图:用国际时事导入新课,既可引出水资源危机问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这部分的教学分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1、提问:我们生活的“水球”,为什么会闹水荒?展示“世界水资源状况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幅图能帮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展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资料、以及“干裂的土地”、“取水不易”、“缺水的草原”等图片。
设计意图:这些资料和图片能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我国是个贫水国家。能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这部分的教学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识,既起到复习巩固之效,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投影思考题,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每4人为一小组):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学生讨论和发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一过程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
3、展示“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示意图”和“三峡水利枢纽模型图”,学生讨论建设这两项跨世纪大型工程的作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地图的能力。让学生了解这两项跨世纪大型工程,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这部分的教学分三步进行:
1、用漫画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发言。教师再用录像补充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录像中令人触目惊心的水污染画面,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水污染的巨大危害,使学生认识到浪费和水污染是造成我国缺水的重要原因,节约用水比调水更重要,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实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举办课堂小型辩论赛。正方:水资源会枯竭;反方:水资源不会枯竭。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参与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3、让学生利用网络教室里的电脑,上网查找有关家庭节水的信息资料,并结合学生的家庭用水调查,展开讨论、积极发言,为家庭节水支招。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构建开放式的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拓宽学习空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到达“授人以渔”的最终目的,并能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
(课堂小结)
利用知识结构式的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我想通过这样知识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牢固清晰的知识网络。
(课外探究)
展示“中国节水标志”,让学生理解节水标志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个节水标志,并将自己设计的节水标志张贴在家里水槽前的墙壁上,提醒家人注意节约用水。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设计节水标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节水的现实意义,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