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东南亚[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8-03-08 09: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说教材
说学法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的实施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依据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前刚学习过日本的区域地理知识,已初步懂
得了一些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思路。因此,学习东
南亚也要充分利用地图,通过读图、描图建立空间概
念,获取感性认识。
(2)学法指导
本课在课堂主要通过读图、观察、分析、对比、综合
等步骤让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完成本课知识的记忆、
吸收。如“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
的方法:
①列表分析比较法: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水文比较
②综合归纳法:“十字路口”的重要性
③“一分为二”的观点:沿岸城市分布的利与弊
1、学习“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难在地名繁多,且枯燥难记,学生空间观念弱,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等方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化繁为易,突破重难点。
2、对“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的学习,通过读图认识东南亚处在连两洲、通两洋的“十字路口”,再读图分析东南亚在世界海运中的重要地位及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特点,最后学生朗读课文,教师以板书总结知识。
3、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采取描图、析图 “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并列表对比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水文、经济。
我国是东亚的一个国家,我国邻近的地区
有东南亚、南亚、中亚等,我们以东南亚
为案例学习我国邻近的区域地理。对它的
学习及掌握方法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
后面世界区域地理知识学习。本课所学习
一些方法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奠定基础。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记住东南亚包括的两大地区和11个国家。
②记住东南亚的临海、主要海峡,理解其
位置的重要性。
③知道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特点
④ 中南半岛城市分布及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
① 通过读图、描图,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列表对比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水文特
征,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学习地理知识能力。
③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并且
分析讨论城市分布在沿岸的利与弊。
(3)德育目标
① 培养“一分为二地评价地理事物”的观点。
②使学生树立“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人类要
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的人地观。
3、教学重、难点分析及依据
(1)重点:
① “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通过读图、描图提高
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启发引导学生分
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运、战略的重要性)
②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通过读图分析得出城市分
布规律,以此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分析能力)
(2)难点:
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用比较法学习区域, 是学
习区域地理较好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河流上、下游
地形、水文等比较)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研究性学习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东南亚范围东南亚政区东南亚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特点城市分布特点纬度位置:处北温带海陆位置:岛国海上运输、
对外经济联系等中 国南 海中 南 半 岛马  来  群  岛东南亚范围东南亚政区越 南老 挝缅甸泰 国柬埔
寨马 来 西 亚印 度 尼 西 亚菲 律 宾新加坡文莱东帝汶中国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中 南 半 岛马 来 群 岛1、内陆国: 2、临海国: 3、群岛国: 4、与中国接
壤的国家越 南老 挝泰 国菲 律 宾缅 甸柬埔寨马 来 西 亚印 度 尼 西 亚新加坡文莱东帝汶中 国东南亚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东南亚处在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1)欧洲、非洲 ( 2 ) 连接印度洋东南亚太平洋的海上通道郑和下西
洋的航线日本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总结: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牵动着各国的贸易经络。中南半岛南北纵列分布山河相间河流走向:由北向南河流走向: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
河流分段 上游 下游
两岸地形
河水特征
影响经济
高山高原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水流湍急水流缓慢
泥沙沉积水力丰富
便于发电便于航运、
灌溉说出流经中南半岛河流的名称:由东向西: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湄公河
三角洲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中 国澜沧江怒江河内万象金边曼谷仰光找出中南半岛大城市 : 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位置上有相似性:城市分布的原因:河流沿岸或河口附近 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灌
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想一想,城市分布在河流
沿岸有没有弊端:1、河流水患会对城市造成损失2、城市工业废水3、过量取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