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3.1光世界巡行
一、单选题
1.下面哪一组中的物体都是光源( )
A.?太阳和月亮??B.?太阳和地球???C.?月亮和萤火虫???D.?太阳和萤火虫
2.白天天晴时,我们在校园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光的折射形成的???????????
C.?光的反射形成的???????D.?以上答案都不对
3.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5.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太阳?????B.?萤火虫???C.?LED灯????D.?月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D.?任何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
7.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月亮????B.?太阳????C.?发光的电灯?????D.?点燃的蜡烛
8.一个人沿路走近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二、填空题
9.期末复习过程中,小明回忆梳理了有关“波”的知识,列出了如下的比较表,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只填序号)。
波的种类 声波 光波
传播速度 ①声波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②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l08m/s
传播介质 ③声波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 ④光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应用举例 ⑤超声波用于粉碎结石 ⑥激光掘进引导方向
10.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在太阳、月亮、烛焰、电影屏幕、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
11.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
12.观看远处燃放的烟花,当火药在空中引爆后,五彩缤纷的烟花和清脆的爆炸声给节日带来更多的喜庆气氛。但人们总是先________(选填“看到烟花”或“听到爆炸声”),这是因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3.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在人造地球卫星测控、大地测量等方面.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现在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月、地之间的距离,精度可以达到±10cm.已知一束激光从激光测距仪发出并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53s反射回来,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四、实验探究题
14.小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根据作图判断,蜡烛AB通过小孔成的是立________(选填“正”或“倒”),像,________(选填“虚”或“实”);若蜡烛以B为固定点,AB向纸外顺时针转动时,像做________?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若蜡烛AB向左逐渐远离小孔,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5.小婷学习了光现象的知识后,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她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甲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针孔相机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
(2)小婷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乙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图丙中的________。
(3)小婷把针孔相机远离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窗外景物,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________(改变/不变),说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影响/不影响)像的形状。
五、综合题
16.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②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③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
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太阳、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所以太阳、萤火虫是光源;
月亮自身不能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地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故选D.
【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自身不能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据此分析答题.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大树上的树叶很多,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实际上就是小孔成像,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也就是一些圆形的光斑.像的形状和太阳一样,而且是倒立的实像.
故选:A.
【分析】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林,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3.【答案】B
【解析】【分析】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视角变大,观察的范围变大.故选B
4.【答案】B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
【解答】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太阳、萤火虫、LED灯本身能发光,是光源.月亮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月亮,是因为月亮能够反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故ABC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6.【答案】C
【解析】【解答】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A错;
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错;
自身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D错;
一定要记住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故选C。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点燃的蜡烛、太阳、发光的电灯本身能发光,是自然光源.月亮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月亮,是因为月亮能够反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故选A.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一个人沿路走近某一盏路灯,路灯发出的射向人头顶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越来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来越短,当人到达路灯的下方时,人在地面上的影子变成一个圆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当灯光与人头的夹角变大时,影子在变短.
二、填空题
9.【答案】①
【解析】【解答】解:
①声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固体传声最快,气体最慢,因此该说法不正确;
②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该说法正确;
③声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说法正确;
④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该说法正确;
⑤声波能传递能量,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该说法正确;
⑥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可以利用激光引导方向,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①。
【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10.【答案】3×108;太阳、烛焰
【解析】【解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近似为3×108 m/s,是最快的速度;光源是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电影屏幕不能发光;钻石看起来很亮,也是反射的其它光;只有太阳、烛焰本身能够发光,是光源.
故答案为:3×108;太阳、烛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光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光源是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11.【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
【解析】【解答】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队伍排直的时候,该同学就会挡住前面所有同学射向自己眼中的光;
发生雷电时,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的缘故.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和速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在空气中,光速约是3×108m/s、声速约是340m/s.
12.【答案】看到烟花;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解析】【解答】烟花和爆炸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烟花是以光的速度传播的,而爆炸声是以声音的速度传播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的多,所以光和声音传播相同的距离,光用时比声音短的多.所以人们总是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爆炸声.
故答案为:看到烟花;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在空气中,光速约是3×108m/s、声速约是340m/s.
三、解答题
13.【答案】解:由题意可知
光速v=3×108m/s,
到月球所有时间t=×2.53s=1.265s
∵v=?,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s=vt=3×108 m/s×1.265s=3.795×108 m=3.795×105km;
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3.795×105km.
【解析】【分析】激光传到月球的时间是激光总传播时间的一半,已知光速,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四、实验探究题
14.【答案】(1)解:如图所示:
(2)倒;实;顺时针;变小
【解析】【解答】(1)A点发出的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会在光屏上成像A′,B点发出的光经过小孔沿直线传播会在光屏上成像B′,如上图所示;(2)小孔成像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知,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应在同一平面内,所以AB向纸外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顺时针转动;物体远离小孔时,像将会变小。
故答案为:(1)略(2)倒;实;顺时针;变小
【分析】本题考查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
15.【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
(2)A
(3)变小
(4)不变;不影响
【解析】【解答】(1)沿直线传播的光经过小孔后在后面的薄膜上成像,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物体上部发出或反射的光经小孔后射到薄膜的下部,物体下部发出或反射的光经小孔后射到薄膜的上部,左面的光线射到右面,所成像上下和左右均相反.所以看到国旗的像应为A图.
(3)小华把针孔相机远离旗杆顶上的国旗,国旗与小孔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所以成的像变小.
(4)孔的形状不同,但所成的像相同,所以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窗外景物,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不变,说明小孔的形状不影响像的形状.
故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A;(3)变大;(4)不变;不影响.
【分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与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决定.
五、综合题
16.【答案】(1)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光源越多,形成的影子越淡,四周都有光源,就不会形成影子
(2)医院外科手术室用的无影灯
(3)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解析】【解答】(1)小明明白了不透明物体周围的光源越多,影子越不明显直至消失;(2)为防止做手术时出现影子影响手术的进行,手术室内用无影灯;(3)本题经历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归纳出结论的过程。
【分析】物理学上任何问题的研究,要遵循提出问题、设计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