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新知探究(一) 离子键[学考层级]新知探究(二) 电子式[学考层级]新知探究(三) 共价键[学考层级]新知探究(四) 离子键与共价键、离子[选考层级]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酸、非金属的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实例一般不破坏共价键一定破坏离子键熔化时破坏
的作用力熔融态不导电,溶于水有的导电(如硫酸),有的不导电(如蔗糖)熔融态或水溶液导电导电性一般较低,少部分
很高(如SiO2)较高熔、沸点共价键离子键粒子间的作用原子阴、阳离子构成粒子原子间以共用电子
对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定义新知探究(五) 电子式的书写[选考层级]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谢课件38张PPT。新知探究(一) 化学键[学考层级]共价键离子键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存在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条件原子阴、阳离子成键粒子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成键方式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概念新知探究(二)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学考层级]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较化学键弱得多,较分子间作用力稍强很弱较强作用力强弱分子间(HF、H2O、NH3)分子间分子内作用力范围某些具有强极性键的氢化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物质分子间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概念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如熔、沸点:H2O>H2S,HF> HCl,NH3>PH3①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如F2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1.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现象是( )
A.HCl极易溶于水
B.液态HCl不能导电
C.H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D.HCl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析:选B 液态HCl不能导电说明没有游离态的离子存在,故H原子和Cl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应是共价键,因此HCl为共价化合物。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没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中可以有离子键
D.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解析:选C 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化合物中只能有共价键。
3.下列物质中,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MgCl2 B.N2
C.HCl D.Na2O2
解析:选D Na2O2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4.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
C.由不同种非金属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一定只含极性键
D.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选A 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稀有气体单质分子(如氖)不存在化学键,B项错误;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2O2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项错误;氢氧化钠含共价键,但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沸点却依次升高
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NCl3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D.NaHSO4溶于水时发生NaHSO4===Na++H++SO,此时破坏的只有离子键
解析:选C HF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高;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形成的;NaHSO4溶于水时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H2S、H2Te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化学键的断裂,也有化学键的形成
C.碘单质升华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D.KClO3分解生成KCl和O2的过程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解析:选A 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S、H2Te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Te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S,所以H2Te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2S,因此分子间作用力大小顺序为H2O>H2Te>H2S,A错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B正确;碘是分子晶体,碘单质升华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C正确;KClO3分解生成KCl和O2的过程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K+与ClO形成的离子键、Cl—O共价键)和形成(K+与Cl-形成的离子键、O===O共价键),D正确。
7.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氢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
B.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就是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致
C.氢原子和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原子(F、O、N)形成的共价键,称为氢键
D.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相应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解析:选D 氢键存在于H和非金属性很强的原子F、O、N之间,不属于化学键,大多存在于相应分子间,少数也存在分子内,氢键的存在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8.下列变化中:①I2升华,②烧碱溶于水,③NaCl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
解析:I2升华,O2溶于水时,I2和O2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并未发生化学键的破坏;NaOH、NaCl、Na2O2、HCl溶于水时,均发生了化学键的破坏,但NaOH溶于水时H—O共价键未被破坏,Na2O2溶于水时O中的非极性键却被破坏。
答案:①⑤ ②③ ④ ⑥
9.侯氏制碱法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NH3+CO2+H2O+NaCl===NH4Cl+NaHCO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______________。
(2)写出以下物质的电子式:
NH3__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NaCl__________________,NH4Cl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以下分子的结构式:
NH3_____________,H2O_____________。
(4)指出以下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
NH3__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NaCl__________________,NH4Cl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共价键的实质是形成共用电子对
D.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通过化学键形成形形色色的物质
E.发生化学反应,一定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F.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的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
解析: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H4Cl、Na2O2、NaOH中都含有共价键。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既有静电引力也有静电斥力。
答案:(1)不是
(4)极性键 极性键 离子键 极性键和离子键
(5)AE
10.已知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Y的-2价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则:
①Y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②Y与X形成的化合物X2Y2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
③用电子式的形式表示X与Z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Y元素不可能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A.H2YO3 B.YO3
C.YCl4 D.ZY
解析:X、Y、Z为短周期元素,则X为氢元素。Y的-2价阴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Y原子有8个电子,是氧元素,Z为硫元素。若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Y只有2个电子层,是碳元素,最高正价为+4价。
答案:(1)①二 ⅥA ②共价键
(2)B
B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B.水分子间既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存在氢键
C.氢键是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学键
D.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解析:选B 可燃冰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但CH4与H2O之间不存在氢键,A错误;水分子间除了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分子间的氢键,B正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C错误; H2O比H2S稳定是因为O—H键键能大于S—H键键能,而与氢键无关,D错误。
2.有五个系列同族元素的物质,101.3 kPa时测定它们的沸点(℃)如表所示:
①
He -268.8
(a) -249.5
Ar -185.8
Kr 151.7
②
F2-187.0
Cl2-33.6
(b) 58.7
I2 184.0
③
(c) 19.4
HCl -84.0
HBr -67.0
HI -35.3
④
H2O 100.0
H2S -60.0
(d) -42.0
H2Te -1.8
⑤
CH4-161.0
SiH4 -112.0
GeH4-90.0
(e) -52.0
对应表中内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c代表的化学物质中均含化学键
B.系列②物质均有氧化性;系列③物质对应水溶液均是强酸
C.系列④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2O>H2S>H2Se>H2Te
D.表中物质HF和H2O,由于氢键的影响,其分子特别稳定
解析:选C 由表中信息知,a为Ne,b为Br2,c为HF,d为H2Se,e为SnH4。a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A错误;HF为弱酸,B错误;由元素周期律知,C正确;氢键只影响化合物的熔、沸点,不影响其稳定性,D错误。
3.(1)请用下列四种物质的序号填空:①O2 ②NH4NO3 ③K2O2 ④NH3
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
(2)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190 ℃(2.02×105 Pa),但在180 ℃就开始升华。氯化铝是______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该结论的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a~g 七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和f B.b和g
C.d和g D.b和e
②d和g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_______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
解析:(1)O2只含共价键,NH4NO3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K2O2含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NH3只含共价键。(2)XY2型离子化合物,通常X为+2价,Y为-1价,故Y可能是F-或Cl-,结合“XY2中共有38个电子”可推出XY2为CaF2。(3)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可根据在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能导电加以证明。(4)①a~g 七种元素分别是H、Na、Mg、C、N、P、Cl,其中Na的金属性最强,Cl的非金属性最强,二者最易形成离子键。②d与g元素形成的分子是四氯化碳,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答案:(1)②
(2)
(3)共价化合物 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4)①B ②是
4.某融雪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 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解析:(1)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中含54 mol电子,则1 mol X、Y的离子含18 mol e-,可推出其化学式应为CaCl2,即X为Ca,Y为Cl。(2)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其为He或C或S或Kr,又因D与Y相邻,则D为S,He、Kr与D不能形成分子,则E为C,C与S形成的分子为CS2。
答案:(1)CaCl2 离子键
(2) S===C===S 极性共价键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离子键与共价键
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
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选B
2.(2018·北京学考)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3.有X、Y、Z、W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10、11、1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和W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Z和W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Y和Z不能形成化合物
D.Y分子中存在共价键
解析:选D 根据原子序数可得X、Y、Z、W分别为C、Ne、Na、Cl。A项,C和Cl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Cl4;B项,Na和Cl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C项,Ne和Na不能形成化合物;D项,Ne为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共价键。
4.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Al2O3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 B.易溶于水
C.熔化时能导电 D.有较高的熔点
解析:选C 离子化合物是强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能够导电。
5.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某单质固体能导电,该单质一定是金属
B.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某化合物固态不导电,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很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某纯净物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解析:选C 石墨能导电,但石墨是非金属,A错误;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NH3不是电解质,B错误;Ne常温、常压下为气体,但分子中不含共价键,D错误。
6.在下列分子结构中,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N2 B.PCl3
C.BF3 D.CO2
解析:选C 共价键的实质是成键双方的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A项中电子式为?N??N?,两个N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项P、Cl皆为8电子稳定结构;C项B为6电子,F为8电子稳定结构;D项中C、O皆为8电子稳定结构。
7.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
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①a和c ②a和f ③d和g ④b和g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b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和f、b和g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氯气、白磷、臭氧等都含有非极性键
B.化合物过氧化氢、硫酸、甲烷中都含有极性键
C.二氧化碳、三氧化硫、过氧化钠中都含有共价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解析:选D 非金属单质(除稀有气体)都含有非极性键,故A正确;H2O2的结构式为H—O—O—H,过氧化氢、硫酸、甲烷中都含有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O2、SO3属于共价化合物,Na2O2中含有O,O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和Na2O2,故D错误。
9.(2018·宁夏学考)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表中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甲
乙
丙
元素符号
①
Cl
O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
③
周期
三
④
二
族
⑤
ⅦA
ⅥA
(1)写出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④的周期:________;⑤的族:______________。
(2)甲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________性(填“酸”或“碱”),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甲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与乙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甲单质与丙的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的质子数是11,元素符号是Na,位于第三周期第ⅠA族;Cl的质子数是1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O的质子数是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溶液呈碱性;乙元素(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4,二者发生中和反应。(3)甲与乙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NaCl,其电子式为。(4)Na单质与丙的氢化物(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答案:(1)Na 三 ⅠA
(2)碱 HClO4 NaOH+HClO4===NaClO4+H2O
(3)
(4)2Na+2H2O===2NaOH+H2↑
10.(2018·山东学考)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A、C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液体,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与C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B、C中,原子半径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A、C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常用于制备C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知,A、B、C、D、E分别是H、C、O、S、Cl元素。(1)A的单质是H2,其电子式为H?H ;B的原子序数是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2)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C大于O;S、Cl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H2S和 HCl,因为Cl的非金属性比S强,故 HCl更稳定。(3)H、O 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H2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答案:(1)H?H 二 ⅣA (2)C HCl
(3)2H2O22H2O+O2↑
B级—选考等级考试增分练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AlCl3 B.H2O
C.SiCl4 D.PCl5
解析:选C 分子中原子最外层是否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该中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二是该原子在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在分子中的原子如果满足二者之和为8,则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选项中Al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错误;B选项中H原子最外层为2个电子,错误;D选项中P原子最外层超过8个电子,错误。
2.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或者离子不可能是( )
A.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B.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D.可形成双核离子或者四核离子
解析:选C 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X可能为H、Li、Na;短周期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可能为O、S。X、Y可形成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H2O,A正确;X、Y形成的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为H2O2,B正确;X、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能为Na2O、Na2O2、Na2S等,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C错误;X、Y形成的双核离子为OH-,形成的四核离子为H3O+,D正确。
3.氮化钠(Na3N)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r(Na+)__________r(N3-)(填“>”“=”或“<”)。
答案:(1)
4.A、B、D、E、F、G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F同主族,E、G同主族。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且F+与E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由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BE和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F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G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D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E、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键类型),属于________化合物。
(5)B的最高价是________,由A、B组成的化合物中,含A量最高的物质的结构式是________。
解析:A、F同主族,且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但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则为第ⅠA族元素,且A为氢元素,F为钠元素。F+与E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E为氧元素,B、D两元素位于氢和氧之间,且B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则B为碳元素,D为氮元素,因E(氧)、G同主族,故G为硫元素。
答案:(1)三 Ⅰ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