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设计
微山县实验小学 张元芬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词语,指导书写“匠”字。
2.学习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段的内容的阅读方法,并读出句段的意思和情味。
3.学习通过对比读来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美观”写具体写清楚的,体会表达的精妙,并学习借助思维工具学习运用。
4.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激发自豪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段的内容的阅读方法,并读出句段的意思和情味。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对比读来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美观”写具体写清楚的。
课前准备:
师生课前搜集“赵州桥”资料,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赵州桥》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初识赵州桥
1.由匠字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追根溯源,理解匠字含义。
2.介绍现代大国工匠 陈行行 ,引出课题。
二、检查预习,游戏导学
学生自读词语
检查读词情况:通过词语骰子游戏,助学激趣。
三、读思结合,立足段的理解,让思维可视化。
(一)教读,以第一自然段为例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1)他读准了吗(2)划出中心句,圈出关键词
2交流汇报,感受赵州桥的了不起,读出它的世界闻名
3出示由今到古的桥梁图片,体会1400年的久远,再次读出赵州桥的伟大。
总结学习方法:读内容、画句子、圈词语、品文章读感受。
(二)学习自读,实现思维方法迁移
1.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己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并画出中心句,圈出关键词。
2.交流汇报,随机板书关键词。
四、导图助学 让阅读伴随高阶思维
(一)交谈品味赵州桥的雄伟
1.指名朗读,指导学生通过数字读出赵州桥的雄伟
2.了解赵州桥的这种设计及其好处,借助图片理解创举的含义,指导学生读出自豪感。
(二)对比阅读,导图助学
1.仔细品读(有的……有的……还有的……)比较这三句话的相同点,发现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读出图案的多
2.比较这三句话的不同点,感受每一句话所描写的龙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和简练。
3.助学工具,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
4、整体回顾课文内容,介绍赵州桥。
五、拓展延伸,传承精神
由古到今,感受一座座的桥梁所传递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