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l、答卷前将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卷,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显示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1—2题:
1980年
2002年
铁路营运里程(万千米)
5.33
7.19
铁路客运量(亿人)
9.22
10.56
铁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
1383
4969
公路营运里程(亿人)
88.33
176.52
公路客运量(亿人)
22.28
111.63
公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
730
7806
注: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
1、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比较
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当 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
C、铁路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 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
2、1980—2002年间,我国铁路交通
A、在客运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B、单位营运里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
C、与公路交通相比,客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
D、与公路交通相比,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3—5题。
3.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
无关的因素是( )
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
4.B处7月份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5.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 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
右图3为我国某种工业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6一7题。
6.该种工业部门可能是下列的:
A.煤炭工业 B.家具制造业
C.制糖工业 D.瓶装饮料工业
7.该种工业布局选择属于:
A.动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市场指向型 D.技术指向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基于这个地理特点,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但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障碍。回答8—10题。
8.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9.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
A.800~1000米之间 B.1800~2000米之间
C.2800~3000米之间 D.3800~4000米之间
10.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
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
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
右图3是沿我国一条经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后回答:
11、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的一、二、三阶梯
B、B地区降水量西多东少
C、资源匮乏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D、A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棉花等
下图5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图中线表示铁路线,完成12一13题:
12、与图中省(区)甲、乙、丙、丁简称相对应的一项是
A、陕、豫、黔、川 B、皖、辽、贵、蜀
C、皖、豫、湘、滇 D、赣、辽、湘、云
13、对图中四条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路线①是我国通过省会城市最多的一条铁路
B、铁路线②只经过了我国两个商品粮基地
C、铁路线⑧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
D、铁路线④是我国新修建的南昆铁路
某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A、B、C、D四地,根据图6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14—17题:
14、AB间铁路线的名称为
A、陇海线 B、贵昆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15、学生们发现A城与B城主要的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16、他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的要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地方性风 D、人类活动
17、D地区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应当注重发展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
读图,完成18-19题。
18.2002年3月17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
这主要是因为 (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19.图中Q处附近山地可能是 ( )
A.天山 B.太行山
C.六盘山 D.贺兰山
读右图2我国东部等高线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A地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A、柑橘 B、水稻 C、毛竹 D、橡胶
21、本地发展立体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
A、光热资源 B、土地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现代化农业设备
22、本区农业资源开发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
A、光热水不足 B、人均耕地少
C、生物品种少 D、生态脆弱
图7为某种灾害天气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
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种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24、丁地受该气象灾害影响小的原因是
A、受地形的影响 B、受暖流的影响
C、受海洋的影响 D、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5—27题。
25.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气、石油
26.A地形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是
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沙漠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回答28—29题。
28、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
A.a B.b C.c D.d
29、当地牧民把牛羊赶到H处草场放牧时,可能看到( )
A.兰新线上奔驰的火车 B.农民收摘长绒棉
C.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D.处于汛期的塔里木河
30、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雪线低于北坡 B.雪线南坡降水小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 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第I卷(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读图9“我国西部某省区图”,分析回答:(13分)
(1)写出地理事物名称(3分)
邻国: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山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盆地:④____________,湖泊③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修造的坎儿井,主要有利于( )1分
A、调节大气的水汽 B、增加降水量 C、减少地下径流 D、减少蒸发量
(3)塔里木盆地_________(矿产)资源丰富。其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准噶尔盆地的降水略多于塔里木盆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近些年来,该区域土地荒漠化较严重,其主要人为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2、读图lO“我国某区域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及气候资料图”,分析回答(9分):
(1)A山脉南侧一月气温是________;北侧一月气温约________,年降水量约为______mm。据此判断,A山脉是我国南北方地理界线,北侧自然带为________带,南侧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
(2)C地区冬半年东北部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 _;
西南部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 。
(3)根据地形、地势及气候资料,B地形区是________,C地形区是________。
33.读我国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每空1分)
(1)为了解决我国某些地区资源和生产力配置不合理状况,近年来,正在(或计划)实施的重大工程有图中的 ① 、 ②是 等 。
(2)图中③是 山脉,山脉西侧的省是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对该 山脉东侧的省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旱涝灾害和 。
(3)图中沿110°E自北往南地表表层物质颗粒越来越细,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
(4)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今后区域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B、大面积种草,发展畜牧业
C、植树种草,发展林木业 D、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34.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位于甲省的大型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修建C工程的首要目标是____________(1分)。该工程是否能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1分),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位于甲省的我国农业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______(1分),简述其建立的有利条件 。(2分)
丁省(市)位于__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1分),该地形区的突出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简述丁省(市)政府所在地夏季气温特别高的原因。 (2分)
横贯乙、丙两省的我国铁路东西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我国东部降水地区差异较大,为弥补不足国家正在该区域实施的工程起止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分)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卷
请把选择题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题 (共4小题,40分)
31.读图9“我国西部某省区图”,分析回答:(12分)
(1)写出地理事物名称(6分)
邻国: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山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盆地:④____________,湖泊③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修造的坎儿井,主要有利于( )1分
A、调节大气的水汽 B、增加降水量 C、减少地下径流 D、减少蒸发量
(3)塔里木盆地_________(矿产)资源丰富。其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准噶尔盆地的降水略多于塔里木盆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近些年来,该区域土地荒漠化较严重,其主要人为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2、读图lO“我国某区域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及气候资料图”,分析回答(9分)
1)A山脉南侧一月气温是________;北侧一月气温约________,年降水量约为______mm。据此判断,A山脉是我国南北方地理界线,北侧自然带为________带,南侧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
(2)C地区冬半年东北部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 _;
西南部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 。
(3)根据地形、地势及气候资料,B地形区是________,C地形区是________。
33.读我国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为了解决我国某些地区资源和生产力配置不合理状况,近年来,正在(或计划)实施的重大工程有图中的 ① 、 ②是 等 。
(2)图中③是 山脉,山脉西侧的省是我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对该 山脉东侧的省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旱涝灾害和 。
(3)图中沿110°E自北往南地表表层物质颗粒越来越细,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
(4)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今后区域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的方向
是 (写字母)
34.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甲省的大型水电站或水利枢纽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修建C工程的首要目标是____________(1分)。该工程是否能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 (1分),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位于甲省的我国农业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______(1分),简述其建立的有利条件 。(分)
丁省(市)位于__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1分),该地形区的突出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简述丁省(市)政府所在地夏季气温特别高的原因。
(分)
横贯乙、丙两省的我国铁路东西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我国东部降水地区差异较大,为弥补不足国家正在该区域实施的工程起止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5 B B D D B 6-10 C B D B B 11-15 B C D D C
16-20 B C A D B 21-25 B D A A B 26-30 B D B A B
31、(1)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天山 昆仑山 吐鲁番 罗布泊
(2)D
(3)石油 晴天多,光照资源丰富、砂性土壤,利于棉花根系伸展、有高山冰雪融水。
(4)西部山地缺口利于西风进入,带来较多的降水
(5)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