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自然界的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物体在形状、运动状态以及其他肉眼不能察觉的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在物理学中,物体间的这样相互作用抽象为一个概念:力。
新知导入
必
修
1
浙江省
金华市
。。。。。。
【研究课题】
●什么是力呢?
【思考讨论】
新知讲解
守门员接住球
运动员用头顶球
运动员一脚将球踢出
●用手压尺子,尺子变弯
●用手拉弹簧,弹簧变长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什么原因使物体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力】
●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作用效果: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使物体形变
●
单位:牛(N)
●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5N
1N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动一动】
绳下端悬挂着一重为10N的小球
●
1、2两组做绳对球拉力的示意图
●
3、4两组做球重力的示意图
熟了的苹果总是向地面下落
【重力】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大小:
G=mg;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
●密度均匀,形状规则,重心在几何中心
●密度均匀,形状不规则,
●密度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用悬挂法
悬挂法原理:二力平衡时,绳子拉力与重力处在同一直线上,重心必然在这条直线上。
用悬挂法
钢管
圆环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重心问题】
●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电磁相互作用: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与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
10-15m。
●弱相互作用: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大小
(1)、G=mg
(2)、用弹簧秤测量
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5、作用点(重心)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
则的物体,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跟质量分布及物体的形状都有关。
注意: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
能在物体之外。
重力
2、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练习1、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
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形状规则的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课堂练习
练习2、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
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
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
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课堂练习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练习3、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A
B
C
D
A
B
C
D
把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薄板绕C点缓慢转动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拓展提高
拓展提高
在对重力的本质还没有认清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重心就有了比较复杂的应用。我国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距今约5000年的尖底陶器,如图所示。这种陶器瓶口小腹大,有两耳在瓶腰偏下的地方,底尖。若用两根绳子系住两耳吊起瓶子,就能从井中取水。试分析人们是怎样利用尖底陶瓶在井中取水的。
作业布置
1、认真复习本节内容.
2、作业本第一节
3、书本课后第2、3题(写练习本上上交)
G1
G2
G3
Gi
Gi+1
Gn
G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